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guān)聯(lián)
本文資料來源:《稱命書》
圖片均源自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本文純屬虛構(gòu),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唐初名相徐茂公,世人皆知他輔佐李世民平定天下,運(yùn)籌帷幄決勝千里,卻少有人知他精通術(shù)數(shù),能測人壽元。相傳他手中有一本《稱命書》,只需問人幾個問題,便能算出此人陽壽幾何。
這本《稱命書》到底是何來歷?徐茂公又是如何用它來推算壽命的?更讓人不解的是,這位功勛卓著的開國元勛,為何要在臨終之際,才將這部秘傳授予門人?
史書記載,徐茂公活了八十一歲,在那個年代已是高壽。他臨終前召集門生,說要傳下一套"稱命之法"。門生們以為師父要傳授什么玄妙的道術(shù),可徐茂公卻說:"此法不測鬼神,不算福禍,只論壽元。人之壽數(shù),雖有天定,卻也有跡可循。"
那么,這"跡"又在何處?徐茂公所說的"稱命",究竟稱的是什么?
![]()
唐高宗上元二年,徐茂公已是八十高齡。這位跟隨李世民南征北戰(zhàn)、位列凌煙閣功臣的老臣,此時正臥病在床。他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便讓人召集門下弟子,說有要事相告。
門生們趕到徐府時,只見老先生正靠在床榻上,雖然面色蒼白,精神卻還不錯。徐茂公示意他們坐下,然后緩緩開口:"你們跟了我這么多年,我這一生所學(xué),也都傳給你們了。兵法、謀略、陰陽、術(shù)數(shù),你們各有所長。可唯獨(dú)有一樣,我一直沒有傳。"
"師父說的可是那本《稱命書》?"大弟子問道。
徐茂公點點頭:"正是此書。這本書是我年輕時游歷江湖,從一位隱士那里得來的。那隱士告訴我,此書能測人壽元,但不可輕易示人,更不可用來謀利。我拿到這本書后,研究了幾十年,驗證過無數(shù)人,發(fā)現(xiàn)確實靈驗無比。"
"既然如此神奇,師父為何不早點傳下來?"二弟子不解地問。
"因為這本書太過兇險。"徐茂公嘆了口氣,"你們想想,若是人人都知道自己還能活多久,這世界會變成什么樣子?那些知道自己壽短的人,必然心生絕望,或是自暴自棄,或是做出極端之事。而那些知道自己壽長的人,又會心生驕縱,肆意妄為。"
弟子們聽了,都覺得有理??蛇€是有人問:"那師父現(xiàn)在為何又要傳下來?"
"因為我看出來了,你們幾個都是心性純正之人,不會用這套方法去害人。"徐茂公說,"而且,這世上確實有些人,需要知道自己的壽數(shù)。比如身患重病的人,若是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日,便能好好安排后事,不留遺憾;又比如修道之人,若是知道自己還有多長時間,便能更加精進(jìn)修行,不負(fù)此生。"
"那這《稱命書》,到底是如何測算壽命的?"弟子們急切地問。
徐茂公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讓人把一個木盒子拿過來。打開盒子,里面放著一本泛黃的古書,封面上寫著三個字:《稱命書》。
"這本書,是前朝一位道士所著,據(jù)說他修道多年,悟出了測算壽命的法門。"徐茂公翻開書頁,"書中記載,人的壽命長短,取決于三樣?xùn)|西:精、氣、神。精足者壽長,氣順者壽延,神旺者壽久。這三樣若是都好,便能活到天年;若是有一樣不好,便會折壽;若是三樣都不好,恐怕活不過半百。"
"可是師父,這精氣神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要如何測算?"三弟子問。
"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有跡可循。"徐茂公說,"書中記載了一套'三觀九問'之法,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結(jié)合他的生活習(xí)慣,便能大致推算出他的精氣神如何,從而判斷他的壽數(shù)。"
"三觀九問?"弟子們異口同聲地問。
"三觀,就是觀其形、觀其色、觀其態(tài)。"徐茂公說,"觀形,就是看這個人的體型是否勻稱,骨架是否堅實,肌肉是否緊致。體型勻稱者,說明他飲食有節(jié),不暴飲暴食;骨架堅實者,說明他先天稟賦好,根基牢固;肌肉緊致者,說明他經(jīng)?;顒樱瑲庋魍?。這三樣都好的人,精必足,壽必長。"
弟子們連連點頭,徐茂公又接著說:"觀色,就是看這個人的面色是否紅潤,眼神是否明亮,聲音是否洪亮。面色紅潤者,說明他氣血充盈;眼神明亮者,說明他精神飽滿;聲音洪亮者,說明他中氣十足。這三樣都好的人,氣必順,壽必延。"
"那觀態(tài)呢?"
"觀態(tài),就是看這個人的舉止是否從容,步伐是否穩(wěn)健,神情是否安詳。"徐茂公說,"舉止從容者,說明他心中有定力;步伐穩(wěn)健者,說明他身體協(xié)調(diào);神情安詳者,說明他內(nèi)心平和。這三樣都好的人,神必旺,壽必久。"
![]()
"這三觀都看完了,再問九問。"徐茂公翻開書頁,指著上面的內(nèi)容說,"第一問,問其飲食。問他平日吃什么,吃多少,有沒有偏食,有沒有暴飲暴食。飲食有節(jié)者,脾胃必健,脾胃健則后天之本固,自然壽長。"
"第二問,問其起居。問他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睡眠質(zhì)量如何。起居有常者,陰陽調(diào)和,氣血流暢,自然壽延。"
"第三問,問其情志。問他平日是喜是怒,是憂是思。情志平和者,五臟安寧,不生疾病,自然壽久。"
"第四問,問其勞作。問他平日是否操勞過度,是否久坐不動。勞逸適度者,筋骨強(qiáng)健,氣血充盈,自然壽長。"
"第五問,問其嗜好。問他是否嗜酒好色,是否貪食厚味。嗜好有度者,欲望不過,精氣不泄,自然壽延。"
"第六問,問其病史。問他從小到大得過什么病,病得重不重,現(xiàn)在還有沒有病根。病史簡單者,說明體質(zhì)好,根基牢,自然壽久。"
"第七問,問其家族。問他父母祖輩都活了多大歲數(shù),家族中有沒有長壽之人。家族長壽者,說明稟賦好,先天足,自然壽長。"
"第八問,問其居處。問他住在什么地方,是山清水秀還是煙塵污濁。居處清幽者,環(huán)境養(yǎng)人,身心俱安,自然壽延。"
"第九問,問其心態(tài)。問他對生死如何看待,對未來是否擔(dān)憂。心態(tài)平和者,不為生死所累,順應(yīng)自然,自然壽久。"
徐茂公說完這九問,停下來喝了口水,然后說:"這三觀九問看似簡單,實則大有玄機(jī)。每一觀、每一問,都要仔細(xì)揣摩,不可草率。而且,還要根據(jù)不同的人,靈活運(yùn)用,不可生搬硬套。"
"那師父,問完這九問之后,如何推算壽數(shù)?"大弟子問。
"書中有一套換算的方法。"徐茂公翻到書的后半部分,"根據(jù)三觀的結(jié)果,給這個人打分。形、色、態(tài)各占三十分,滿分九十分。然后根據(jù)九問的結(jié)果,每一問也打分,每問十分,滿分九十分。最后把兩個分?jǐn)?shù)加起來,總分一百八十分。"
"得分在一百六十分以上的,可活八十歲以上;得分在一百四十到一百六十分的,可活七十到八十歲;得分在一百二十到一百四十分的,可活六十到七十歲;得分在一百分到一百二十分的,可活五十到六十歲;得分在一百分以下的,恐怕活不過五十歲。"
弟子們聽得目瞪口呆,沒想到測算壽命還能這么精確。可二弟子卻提出了疑問:"師父,這套方法雖然精妙,但也太死板了。人的命運(yùn)千變?nèi)f化,豈能用分?jǐn)?shù)來衡量?"
"你說得對。"徐茂公贊許地點點頭,"這套方法只是一個參考,不能完全照搬。我這幾十年來,用這套方法給很多人算過壽數(shù),發(fā)現(xiàn)雖然大致準(zhǔn)確,但也有偏差。有的人按照這套方法算出來應(yīng)該短壽,可實際上卻活了很久;也有的人算出來應(yīng)該長壽,卻英年早逝。"
"這是為何?"
"因為命運(yùn)是可以改變的。"徐茂公說,"這套方法算出來的,只是這個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如果一直保持下去,他能活多久。但人的狀態(tài)是會變化的。有的人本來身體不好,可他后來注意養(yǎng)生,改變習(xí)慣,身體就慢慢好起來了,壽數(shù)自然也就延長了。反過來,有的人本來身體很好,可他后來縱欲無度,糟蹋身體,壽數(shù)自然也就縮短了。"
弟子們恍然大悟,原來這套方法測的不是天定的壽數(shù),而是當(dāng)下的狀態(tài)。徐茂公見他們明白了,又接著說:"我當(dāng)年給李二爺算過壽數(shù),按照他那時候的狀態(tài),本來可以活到七十歲??伤髞聿賱趪?,日夜憂慮,又晚年縱欲,最后只活了五十二歲。"
"那師父您自己呢?您算過自己的壽數(shù)嗎?"三弟子問。
徐茂公笑了:"當(dāng)然算過。我三十歲那年,給自己算了一次,算出來可以活到六十歲。可我后來注重養(yǎng)生,少欲寡求,心態(tài)平和,現(xiàn)在都八十了,還能跟你們說話。"
弟子們聽到這里,心中既驚訝又欽佩。師父用這套方法給自己延壽二十年,這套"稱命書"果然神奇??伤麄冞€想知道更多細(xì)節(jié)——這套方法的核心秘訣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像師父一樣,用這套方法給自己延壽?
就在這時,徐茂公突然咳嗽起來,咳得很厲害,臉色都變得潮紅。弟子們趕緊上前扶著他,給他順氣。好不容易緩過來,徐茂公喘著粗氣說:"我這身體,是真的不行了。你們可知道,我為什么挑這個時候傳你們這套方法?"
弟子們搖頭。
![]()
"因為我想讓你們親眼看看,一個人在生命的最后階段,精氣神是如何變化的。"徐茂公說,"你們現(xiàn)在給我用這套'三觀九問'之法,看看能算出我還能活多久。"
弟子們面面相覷,誰也不敢動手。給師父算壽數(shù),這不是觸霉頭嗎?可徐茂公卻堅持要他們算:"不用怕,我自己心里有數(shù)。我就是要你們通過給我算,真正掌握這套方法的精髓。"
大弟子硬著頭皮上前,開始仔細(xì)觀察師父。觀形,師父雖然瘦了,但骨架還算堅實,只是肌肉已經(jīng)松弛,不如從前緊致。觀色,師父面色蒼白,眼神雖然還算明亮,但已經(jīng)有些渾濁,聲音也變得沙啞。觀態(tài),師父躺在床上,舉止已經(jīng)不能從容,步伐更是談不上穩(wěn)健,只有神情還算安詳。
然后他又問了九問。問完之后,大弟子心里大致有了個數(shù),可他不敢說出來。徐茂公卻催促道:"說,不用顧忌。"
"師父,按照三觀九問的打分,您現(xiàn)在的得分大概在……"大弟子猶豫了一下,"六十分左右。"
徐茂公點點頭:"不錯,我自己算的也差不多。按照書中的換算方法,這個分?jǐn)?shù)意味著什么?"
大弟子沉默了,他不忍心說出那個答案??尚烀珔s替他說了:"意味著時日無多,最多不過三個月。"
弟子們聽了,都忍不住落淚。徐茂公卻擺擺手:"哭什么?人固有一死,我能活到八十歲,已經(jīng)很滿足了。我現(xiàn)在要告訴你們的,是這套方法最核心的秘訣——"
他停頓了一下,弟子們都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徐茂公看著他們,緩緩說出了那句守了一輩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