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美元首會面后,一個可笑的陰謀論出現(xiàn)了)
俄美兩國元首于上周末就俄烏沖突停火舉行會談,可謂眾說紛紜。盡管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認為他的政治手腕和魅力令他與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的會談取得很大的進展,但他的政敵卻認為他對于普京過于軟弱,有損美國的面子。
對此,一貫持支持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立場的美國福克斯新聞(Fox News),專門刊登了一篇為特朗普辯解的文章。
然而,這篇文章的角度卻格外的奇葩與荒誕……
因為這篇文章居然宣稱,特朗普在阿拉斯加邀請普京會面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解決烏克蘭的問題,而是為了“對付中國”。
圖為文章截圖
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拉特娜(Tanvi Ratna)。根據(jù)福克斯新聞的介紹,她是一個政治分析專家,且在地緣政治、經(jīng)濟和科技領域有著10多年的經(jīng)驗。但美國谷歌搜索引擎的檢索結果卻將她標記為了“網(wǎng)紅”。
而從她這篇文章的論述來看,她確實給人一種更像是“網(wǎng)紅”而非專家的觀感。因為她的核心邏輯與美國網(wǎng)絡上的右翼陰謀論如出一轍,即認為俄烏沖突是“全球化主義者”拖垮美國的陰謀,是歐洲在利用烏克蘭吸美國的血,而特朗普則“深謀遠慮”,清楚烏克蘭并不是美國的責任,中國才是美國的挑戰(zhàn),所以他才和普京見面,要讓美國的外交政策回到“現(xiàn)實”上來。
拉特娜還宣稱,俄羅斯是因為被西方孤立和制裁才依賴中國的,所以只要特朗普能給俄羅斯足夠的好處,就能將俄羅斯從中國身邊撬開。
拉特娜被標記為了“網(wǎng)紅”
但尷尬的是,美國乃至西方許多正規(guī)的地緣政治智庫和專家學者——以及一些常年在西方媒體上炒作“中國陰謀論”的媒體人,都認為這種覺得美國可以靠利益去分化中俄關系的想法,是一廂情愿的,沒有可行性。因為中俄關系本身的互補性很強,并不是美國給點利益就能動搖的。而且美國差不多4年一變的政策和政府,完全沒有去推進這種想法的持續(xù)性。美國《大西洋月刊》今年5月的一篇文章還認為,這種想法低估了俄羅斯的實力,一旦真這么搞,反而讓美國在地緣政治上處在更尷尬的位置上,并讓中俄關系變得更緊密。
而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的學者何瑞恩(Ryan Haas)在今年3月的一次訪談中表示,這個“特朗普與俄羅斯交好是為了分化中俄”的話術,可能是因為美國政府里一些人無法理解特朗普這么做的邏輯,但又要去支持他,所以才搞出來這么一個看似合理的說辭。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這篇宣稱特朗普與普京會面是為了“對付中國”的文章,拉特娜還曾在今年4月的一篇文章中稱贊特朗普當時對全球眾多國家施加的、極具爭議的“對等關稅”,是一個深思熟慮的大戰(zhàn)略……
但這個“大戰(zhàn)略”到底給美國帶來了什么,全世界都已經(jīng)看到了。
延伸閱讀
為什么只對印度出重拳?魯比奧:制裁中國可能會推高全球能源價格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以“印度購買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加征的關稅已成為兩國關系“一觸即炸的火藥桶”。而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當?shù)貢r間8月17日解釋為何放過其他直接、間接購買俄油的國家卻獨制裁印度的回答,讓一些印度網(wǎng)友直呼美國“虛偽”“雙標”。
當?shù)貢r間8月17日,被美國??怂剐侣劸W(wǎng)問及為何不制裁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和天然氣的歐洲時,魯比奧回答稱:“我不確定是否會直接對歐洲實施制裁,顯然,二級制裁會產(chǎn)生影響”。
雖然??怂剐侣劸W(wǎng)的提問主要聚焦歐洲,但魯比奧刻意拿中國來回答,稱假設要追查俄羅斯賣給中國的石油,就會發(fā)現(xiàn)中國購買的大部分俄羅斯原油被煉化后又賣回全球市場。如果美國對中國實施進一步制裁,“可能會推高全球能源價格,或者在缺乏供應的情況下尋找替代來源”。
魯比奧稱,一些歐洲國家已表達過不安。他透露,在美國參議院討論的法案中,曾提出對中國和印度征收100%關稅,但一些歐洲國家私下就此事向美國傳達了擔憂。
“我不想在這個問題上與歐洲人針鋒相對?!濒敱葕W說道。
當?shù)貢r間8月17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接受美國福克斯新聞網(wǎng)采訪(視頻截圖)
在相關新聞下方的評論區(qū),一位網(wǎng)友嘲諷道,“這就是美國對待他們的朋友的方式”,“這種虛偽和無恥的雙重標準,才是定義美國的東西”。另一位印度網(wǎng)友尖銳地指出,美國是不敢制裁中國,因為如果真這么做,“中美之間的工業(yè)供應鏈將受到重大打擊,對美國經(jīng)濟的傷害遠大于中國”。
自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印度大幅增加了對俄羅斯石油的采購。如今,俄羅斯已成為印度的主要石油供應商,占印度總供應的約35%,而此前這一比例還不到1%。據(jù)悉,印度每天從俄羅斯進口超過200萬桶原油。
印度是目前美國以“購買俄羅斯石油”這一理由制裁的唯一對象。特朗普本月早些時候,以印度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進口俄羅斯石油”為由,對印度輸美產(chǎn)品額外征收25%的關稅,直接將美國對印度總體關稅稅率拉高至50%。
印度外交部迅速發(fā)聲明回懟稱,特朗普的行政令“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unfair,unjustified,unreasonable)?!拔覀兊倪M口是基于市場因素,總體目標是確保印度14億人民的能源安全。因此,美國選擇對印度征收額外關稅,而其他幾個國家也是為了自身國家利益而采取的行動,這極其不幸。”聲明補充稱,“印度將采取一切必要行動,保護國家利益”。
印度《第一郵報》網(wǎng)站8月18日指出,魯比奧清楚的知道印度與俄羅斯的能源貿(mào)易已成為印美關系的“一個惱怒點”,也理解印度能源需求龐大,但他仍用“雙重標準”來批評印度,指責印度用購買俄油“支持俄羅斯的戰(zhàn)爭機器”。
“這使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關系跌至近十年來的最低點?!泵绹度A盛頓郵報》本月初報道稱,在特朗普宣布額外再加征25%的關稅后,莫迪政府開始反擊。分析人士表示,莫迪不大可能切斷與俄羅斯的貿(mào)易,美國期待“印度徹底燒毀與俄羅斯的關系是愚蠢”,所以只能放棄與美國的關系。
報道指出,印度與俄羅斯的關系是建立在“信任和情感之上的”,而與美國的關系是“相互懷疑”。在皮尤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一項調(diào)查中,超過一半的印度年輕受訪者表示他們對俄羅斯持好感,而對美國持相同看法的比例只有17%。
近期,由于美國關稅,印度國內(nèi)的反美情緒開始抬頭。路透社當?shù)貢r間8月11日報道稱,從麥當勞、可口可樂到亞馬遜和蘋果,美國跨國公司在印度正面臨抵制呼聲。莫迪的支持者以及相關商業(yè)團體呼吁消費者轉(zhuǎn)向本土產(chǎn)品,以抗議美國關稅。部分印度企業(yè)家還借機倡導“印度制造”,并呼吁像中國那樣打造自己的社交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