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未露面的加拿大籍華裔演員、金馬影后林嘉欣,突然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宣布離婚。
按理說,金馬影史上唯一“大三元”影后,美貌演技才華運氣咖位樣樣在線,離婚應該會引起一番熱議,但她的熱度竟不如十八線小藝人。
有些媒體報道標題甚至用“知名女星宣布離婚”,連名字都不帶提的?,F(xiàn)在的年輕人,對這個名字也很陌生,看到照片才覺臉熟。
很多人替她可惜,畢竟林嘉欣曾是香港電影的禮物,被港媒稱為“張曼玉接班人”。長相甜美,鮮活生動,有天賦夠努力。
網(wǎng)民重提“小三風波”,覺得是她自斷大好前程。其實,林嘉欣一路走來都沒有討好大眾,忠于自己內(nèi)心多過在乎旁人眼光,因此才對可以輕易證偽的流言不作解釋。
大概“甜姐兒”才是大眾對她最大的誤解吧,林嘉欣本人,不太乖,還很佛。今時今日的風輕云淡,也許恰好是她的心之所向,以至于很多人一時忘了她。
大眾總是善忘,但沒關(guān)系,作品即永恒,林嘉欣是手抓多部經(jīng)典的影后級演員。
她是初登電影銀幕就驚艷時光的女人,將一個17歲女中學生的青春、早熟、叛逆、性感、不羈演繹得令人驚嘆——一句“林耀國,我要罰你留堂”,多么誘人。哪怕同臺演出的是張學友和梅艷芳,林嘉欣也沒有被比下去。
▲《男人四十》
許鞍華的劇本向來是挑演員的,文學性高,而導演本人不太會調(diào)教演員,必須是天生戲感強的演員才接得住。林嘉欣就屬于有戲感的女演員,年紀輕輕一出現(xiàn)在鏡頭前就靈氣逼人,一顰一笑都是生命力。
憑借《男人四十》里的胡彩藍,林嘉欣一炮而紅,一口氣拿下金馬獎和金像獎的最佳新人和最佳女配角,人們記住了這個甜美可人的女孩。
▲《男人四十》
人們常說,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但林嘉欣的個性,并不像她看起來的那么柔和溫順,她的演藝事業(yè)也并非一帆風順。
如果不是《男人四十》的機會,林嘉欣可能就不在演藝圈發(fā)展了。
她在加拿大出生長大,15歲回中國臺灣意外被音樂人張洪量發(fā)掘,以青春玉女歌手出道。當時的臺灣樂壇競爭激烈,林嘉欣并不喜歡唱歌,公司為了讓她快速走紅,安排她拍泳裝寫真。
她接受不了,又無法拒絕,選擇胡吃海塞把自己吃胖。張洪量覺得林嘉欣不聽話,一雪藏就是數(shù)年。其間她不甘心,曾經(jīng)回臺灣拍攝電視劇,但同樣被迫叫停。
當《男人四十》的監(jiān)制爾冬升邀請她參加試鏡的時候,林嘉欣是抱著最后賭一次的心態(tài)的。她跟自己說,如果試鏡不成功,就回加拿大繼續(xù)念書。這一次,她賭對了,《男人四十》成了她事業(yè)的轉(zhuǎn)機。
▲《男人四十》
拍《男人四十》時的林嘉欣,就像一張白紙,沒有任何演戲經(jīng)驗。對她來說,演胡彩藍就好像過日常生活一樣,不需要應用任何技巧,渾然天成。像她這樣的天賦型選手,遇到合適的機會,就會被看見。
《男人四十》之后,她像搭上了云霄飛車,女主角的片約一部接一部,連年在電影獎項上提名影后。
林嘉欣的搭檔,不是天王男神,就是影后女神。除了《男人四十》里的張學友,還有《異度空間》里的張國榮、《戀之風景》里的鄭伊健和劉燁、《戀人絮語》里的陳奕迅、《救命》里的李心潔、《怪物》里的舒淇。
▲《戀人絮語》(左上)/《戀之風景》(左下)/《異度空間》(右)
明明長了一張文藝片青睞的如沐春風臉,自己卻從不設(shè)限。
她本人接戲的標準,姿色如何是最不要緊的。在《救命》和《怪物》里不顧形象的演出,讓林嘉欣在經(jīng)典恐怖片中也有一席之地。
▲《救命》(左)/《怪物》(右)
尤其是《怪物》,為了達到最佳效果,每天化妝10小時,帶妝8小時,林嘉欣也沒有怨言。香港第一甜妹,最討厭限定自己,題材越新穎她越興奮,這樣熱愛挑戰(zhàn)的女演員,哪個導演不愛用。
▲《怪物》工作照
那幾年,林嘉欣大受歡迎,與風頭正盛的張柏芝并駕齊驅(qū)。
很可惜,沒過多久,林嘉欣陷入一片質(zhì)疑,而且不是因為她工作表現(xiàn)不好。很多人認為,她和張柏芝一樣,是被“戀愛腦”耽誤了。
2004年,林嘉欣認識了音樂人陳光榮。陳光榮比林嘉欣年長11歲,兩人相識以好友身份相處,彼時陳光榮與妻子尚未離婚。
▲林嘉欣與陳光榮
后來,陳光榮與妻子感情出現(xiàn)問題,林嘉欣沒有避嫌,之后兩人被曝交往,林嘉欣陷入“小三風波”。
事實上,連陳光榮的前妻都出面證實過,兩人已經(jīng)感情破裂,處于分居狀態(tài)。保守的港媒,仍然大肆渲染林嘉欣是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者。
這段感情僅維持了一年,林嘉欣分手后維持著體面,既沒有指責男方,也沒有悔不當初,只稱自己“太自我”。
所謂“慣三”傳聞,與她后來的丈夫袁劍偉有關(guān)。2010年,港媒爆料稱林嘉欣回加拿大安胎,孩子的父親是廣告導演袁劍偉,并指林嘉欣再當“小三”,介入已婚導演家庭。
▲林嘉欣與袁劍偉
這事后來被袁劍偉辟謠,林嘉欣為愛赴加生女是真,但袁劍偉婚內(nèi)出軌是假。時間線非常清晰,2006年與前妻分居,2008年與林嘉欣交往已經(jīng)是與前妻辦好離婚手續(xù)之后。導演許鞍華也出面作證,兩人戀愛時,袁劍偉已經(jīng)恢復單身。
唯獨林嘉欣自己,并沒有多說什么。多年以后接受電臺采訪時,她說:“我最清楚發(fā)生什么事,只是覺得家人、疼愛我的人知道來龍去脈就好?!?/p>
人言可畏,足以湮沒一個女演員的大好前程。林嘉欣明白,人們會胡亂猜測,說很難聽的話。但那一刻,她只想放松心情,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沒有刻意跟所有人交代。
比起別人的看法,她更忠于自己,關(guān)心自己在乎的人。
愛的時候,真心實意去愛。婚后的林嘉欣,動用自己的人脈幫助袁劍偉從廣告導演成功轉(zhuǎn)型為電影導演,還不留余力地向電影公司老板推薦老公,自己出任女主角,還拉來張學友幫老公拍電影處女作《暗色天堂》。
▲《暗色天堂》
不愛的時候,選擇誠實面對。12年婚姻,一起努力過,無法拯救的婚姻并不等于失敗的人生。“退圈幫扶老公,影后慘遭離婚”,這樣的吃瓜口水,大可不必。
畢竟,婚后的林嘉欣,真的很佛。專心教女之余,醉心陶藝和策展,沉迷生活本身,樂得自在,偶爾接戲,順手還捧回了金馬影后的獎座。
▲愛陶土的林嘉欣
如果華語電影圈還有自由的靈魂,那么林嘉欣必定是其中之一。
她是演藝圈的真文青,傾心文化藝術(shù)事業(yè),連續(xù)擔任“法國五月”推廣人,多年在藝術(shù)中滋養(yǎng)心靈,療愈自己。
▲擔任法國五月推廣人的林嘉欣,每年都要去法國看展
她喜歡策展,從不同的作品中觀看和講述不同的故事。
2016年,林嘉欣在香港上環(huán)的agnès b.’s Librairie Galeries畫廊策展了日本書法大師井上有一的花字書法作品展。2018年,她又以策展人身份將日本渡部真由美充滿童趣的作品帶到香港。
▲林嘉欣策劃的井上有一書法展(左)/林嘉欣策展推介渡部真由美(右)
疫情之后,機緣巧合下與陶藝結(jié)緣,林嘉欣開始從黏土這種媒介探索生命的真相。每天到觀塘的工作室,與手中的泥土相處,拉坯、盤泥、燒窯,感受構(gòu)建和破碎,用謙卑的態(tài)度面對生命的無常。
▲林嘉欣在陶藝室
她在北角油街完成了自己的首個公共裝置作品《Take Care you好好療愈》,她拉了2700個生坯飯碗,拍了一段5分鐘的砸碗影片。她用這些碎片砌成一個小山丘,把它放在投影儀前;同時手捏了20張?zhí)沾傻剩┯^看投影者入座。
▲林嘉欣首個香港陶瓷裝置展
這件作品,源于砸碎飯碗的夢境。其實,這也是林嘉欣過去幾年的真實感受和香港社會歷經(jīng)疫情之后共同的不安定感。
林嘉欣說,展覽之后,她會把所有碎片帶回重用,拉坯成新的器皿。即使碗破了,重生蛻變依然在望,她希望給予人們療愈的能量。
我覺得,林嘉欣是那種對自己的興趣幾乎迷戀的人。她對藝術(shù)的喜愛如此,對演戲的熱誠亦是如此。藝術(shù)令她五感全開,在表演中變得更加敏感,無須多想,只用五感就能營造相應場景的情緒和氛圍。
▲熱愛表演的林嘉欣
日常的經(jīng)歷和感悟,也讓她拾得生活的智慧。于是,我們在近年的電影里看到的林嘉欣,洋溢著生活積累出來的厚實光輝。
年輕時候外化的生命力,內(nèi)化為一種穩(wěn)重的氣韻,我既喜歡《六樓后座》中清新自然的林嘉欣與《男人四十》中不羈脆弱的林嘉欣,又被《百日告別》中受傷失魂的林嘉欣與《美國女孩》中復雜沉穩(wěn)的林嘉欣深深打動。
▲《百日告別》(左)/《美國女孩》(右)
之前的《掃毒2》,林嘉欣的頸紋被廣大網(wǎng)友吐槽,我不禁啞然失笑。
人類年紀漸長,有頸紋不是很正常嗎?女神本人,是真的沒在care?,F(xiàn)在45歲的她,不在幕前工作的時候,甚至不化妝,也不染發(fā)。
▲《掃毒2》
比起外在的樣貌和名利,她越來越在乎內(nèi)在的真相。這些年,林嘉欣的作品不多,但她每一次演出都在力求突破以往的固有形象,無論多少錢放在面前,都只在遇到合適的劇本時才會接戲。
如果她還有野心的話,大概是對藝術(shù)和表演還有渴望,她認為創(chuàng)作是一輩子的事。作為一個女性,她在教育女兒的時候,會平等地與她們相處,摒棄東方家庭教育中關(guān)于犧牲的成分。
有時候,女兒會覺得媽媽愛陶土多過愛自己。林嘉欣會告訴女兒,這是不可比的事:媽媽絕不會要求你放棄閱讀來陪我,因為你會跌入書中的世界,就等于我跌入陶土的世界。
女兒很快就明白了,能有熱愛的事情是非常難得的,而自己的熱愛被他人尊重更為難得。
▲林嘉欣和女兒在陶藝室
現(xiàn)在的林嘉欣,擁有穩(wěn)定的內(nèi)核,接納開放的心靈,生活忙碌而平靜。離婚真的沒什么,人生本來就不完美。
就像她帶女兒回陶藝室卸窯,上方擱架黏著的釉料破碎了,她覺得很丑。7歲的小女兒反而說:媽媽,沒有啊,它還很漂亮。
美是一種接納,時時刻刻,林嘉欣都在藝術(shù)、女兒、表演角色中看到,接受脆弱和不完美,就是人性的光輝,安靜的力量。
也許白發(fā)會越來越多,皺紋會越來越深,但林嘉欣的笑容大概會一直澄澈下去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