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是中國歷史上秦漢之間的一個朝代,實行分封制,項羽是名義上的天下之主。但這一時期天下并不安定,諸侯作亂不斷。當(dāng)然,其他諸侯只是陪襯,唯有漢王劉邦真正有實力與項羽爭奪天下。楚漢爭霸持續(xù)了4年之久,最終劉邦取得勝利。那么這4年中究竟發(fā)生了哪些大事呢?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前206年 戲亭分封
時間:公元前206年2月-公元前206年3月
對象:項羽
事件:秦亡后,項羽成為天下實力最強的諸侯,他遙尊楚懷王為義帝,并自立為西楚霸王,大封天下。劉邦為漢王,都南鄭;章邯為雍王,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都櫟陽;董翳為翟王,都高奴;魏豹為西魏王,都平陽;申陽為河南王,都雒陽;韓成為韓王,都陽翟;司馬卬為殷王,都朝歌;趙歇為代王,都代縣;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英布為九江王,都六縣;吳芮為衡山王,都邾縣;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韓廣為遼東王,都無終;臧荼為燕王,都薊縣;田市為膠東王,都即墨;田都為齊王,都臨淄;田安為濟(jì)北王,都博陽。
影響:項羽通過分封諸侯的政治手段迫使諸侯王們認(rèn)可他的領(lǐng)袖地位,劃分了天下格局。
前206年 漢王燒棧
時間:公元前206年5月
對象:劉邦
事件:劉邦被封為漢王后,率軍開拔蜀中。為了表示自己無心爭奪天下,命人將沿途所經(jīng)過的棧道全部燒毀。
影響:阻截追兵,麻痹項羽。
前206年 田榮叛楚
時間:公元前206年6月
對象:田榮
事件:齊相田榮因不滿項羽分封,起兵攻打項羽所封的齊王田都。田都不敵后逃到楚國,齊王之位空缺。田榮本欲立侄子田市為齊王,但田市是項羽封的膠東王,因畏懼項羽而仍舊選擇去膠東就國。田容因此大怒,派人將田市追殺,隨后又回軍攻殺了濟(jì)北王田安。至此三齊盡歸田榮,田榮便自立為齊王,與項羽的西楚對抗。
影響:削弱了項羽的力量,讓項羽不得不抽出精力平定齊地,給了劉邦出蜀的機(jī)會。
前206年 蕭何月下追韓信
時間:公元前206年8月
對象:蕭何、韓信
事件:韓信本是項羽帳下執(zhí)戟郎,因不受重用而投奔漢王劉邦,可在漢軍陣營仍舊不被重視,心灰意冷的他決定離漢他奔。漢相蕭何得知后連夜追趕韓信,并答應(yīng)將其推薦給漢王劉邦,韓信這才隨蕭何回到漢營。
影響:韓信開始嶄露頭角,走上楚漢爭霸的舞臺。
前206年 漢王拜將
時間:公元前206年8月
對象:劉邦、韓信
事件:蕭何追回韓信后,履行諾言將其推薦給劉邦,并以“國士無雙”評價韓信。劉邦遂拜韓信為大將軍。韓信就這樣從一個籍籍無名的治粟都尉一躍成為漢軍三軍統(tǒng)帥,擔(dān)起了帶領(lǐng)漢軍爭霸天下的重任。
影響:漢軍即將揮師東出,拉開楚漢之爭的帷幕。
前206年 項羽殺韓王
時間:公元前206年8月
對象:田榮
事件:韓成是戰(zhàn)國時期的韓國宗室公子,秦末在張良的幫助下復(fù)辟韓國,成為韓王。項羽大封天下時,仍然將韓成封為韓王,但不久后就以其未隨同入關(guān)及無戰(zhàn)功為借口不讓他就國,反而奪其封地,廢其王位,貶為列侯,并一起帶回了西楚都城彭城,不久被殺。
影響:項羽丟失民心,逼得張良棄韓投漢,誓要滅楚為韓王報仇。
前206年 還定三秦
時間:公元前206年9月-公元前205年7月
對象:劉邦
事件:韓信被拜為大將軍后,就開始制定漢軍東出的戰(zhàn)略。由于出蜀的棧道已被燒毀,韓信便采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帶領(lǐng)漢軍出其不意的襲擊雍王章邯,最后將章邯圍困于廢丘。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迫于漢軍威勢而向劉邦投降。之后劉邦遣將攻取隴西、北地、上郡,如此一來三秦之地除廢丘外盡歸于漢。公元前205年7月,韓信水淹廢丘,章邯兵敗自殺,劉邦終于得以還定三秦。
影響:劉邦完全占據(jù)易守難攻、土地肥沃、經(jīng)濟(jì)富饒的關(guān)中,擁有了與項羽爭霸天下的資本。
前206年 義帝被殺
時間:公元前206年11月
對象:項羽、英布;熊心
事件:楚懷王熊心是秦末義軍的天下共主,曾與諸侯定下“先入關(guān)中者為王”的誓約。最后劉邦先攻入了關(guān)中,項羽派人報告熊心,熊心答復(fù)“照原約辦”,項羽因此怨恨熊心。秦亡后項羽成為天下最有實力的諸侯,他假尊熊心為義帝,命其遷徙到長沙郡郴縣,又暗令義帝途經(jīng)之地的三王將熊心擊殺。公元前206年11月,九江王英布遣將追殺至郴縣,將義帝熊心弒殺于郴城窮泉傍。
影響:項羽犯下弒君之罪,失去大義和民心。
前205年 項羽平齊
時間:公元前205年2月-公元前205年5月
對象:項羽
事件:田榮叛楚后自立為齊王,不久項羽率大軍討伐齊國,田榮率軍迎戰(zhàn),雙方大戰(zhàn)于城陽。最終齊軍大敗,田榮逃至平原后被平原民所殺,齊軍殘部選擇投降項羽。但項羽采取了錯誤的政策,不僅不招撫齊人,反而坑殺降卒。齊人紛紛復(fù)叛,項羽只得奔走于齊地,始終無法徹底平定叛亂。
影響:齊地牽制了項羽的主力,讓劉邦趁機(jī)率軍直撲彭城。
前205年 彭城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5年5月
對象:項羽;劉邦
事件:劉邦還定三秦后實力大增,于公元前205年3月兵出關(guān)中爭奪天下,魏王豹旋即投降。4月漢軍進(jìn)至洛陽,劉邦以項羽殺害義帝為由,打著為義帝報仇的旗號發(fā)布檄文,聯(lián)合諸侯。最終糾集了塞、翟、魏、趙、殷五國聯(lián)軍共56萬人兵分兩路攻楚。北路由曹參、灌嬰統(tǒng)率,進(jìn)攻定陶,擊敗楚將龍且、項它。南路由劉邦親自統(tǒng)率,部將為張良、陳平、韓信、呂澤、張耳、夏侯嬰、樊噲以及五諸侯軍,至外黃,擊敗楚將程處、王武,彭越率三萬人歸附劉邦,劉邦封彭越為魏相國,攻打梁地,派樊噲北上攻打鄒縣、魯縣、薛縣、瑕丘,以阻止項羽從齊國南下,向東攻打下邑、派呂澤駐守。之后南北兩路合軍,進(jìn)攻碭縣、蕭縣,攻取彭城。項羽得知彭城失守后,留下了一部分兵力繼續(xù)在齊地平叛,自己則率領(lǐng)三萬精兵南下來解救彭城之危。項羽先擊敗了駐守在魯縣的樊噲,又繞至彭城西,于凌晨發(fā)動突襲,在下邑守將呂澤未及時反應(yīng)時就已經(jīng)攻入了彭城。而當(dāng)時劉邦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完全想不到項羽會這么快回援,最終漢軍大敗,死傷十余萬,劉邦也倉皇出逃。
影響:漢軍元氣大傷,原先依附于劉邦的諸侯紛紛背漢投楚。
前205年 京索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5年6月
對象:漢軍;楚軍
事件:劉邦彭城戰(zhàn)敗后,率軍退守滎陽,楚軍乘勝追擊。面對危局,丞相蕭何把關(guān)中無兵役義務(wù)的老弱人丁全部都送往滎陽,大將軍韓信也及時收集潰散的士兵趕到滎陽與劉邦會合,并在滎陽南京、索間與楚軍大戰(zhàn),成功擊敗楚軍,使得楚軍不能再西進(jìn)。
影響:楚漢戰(zhàn)爭進(jìn)入相持階段。
前205年 成皋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5年6月-公元前203年9月
對象:劉邦;項羽
事件:成皋之戰(zhàn)共歷時兩年零三個月,是劉邦和項羽圍繞戰(zhàn)略要地成皋而展開的持久爭奪戰(zhàn)。在雙方拉鋸戰(zhàn)中,成皋城四度易主,但劉邦及其部將還是憑借著政治、軍事、經(jīng)濟(jì)多方面的配合,將正面相持、翼側(cè)迂回和敵后騷擾等策略加以巧妙運用,成功戰(zhàn)勝強敵項羽。韓信也趁著楚漢對峙之際率軍平定了其他諸侯國,極大地增加了漢軍實力。
影響:楚漢之間的實力發(fā)生改變,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
前205年 安邑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5年9月-公元前205年10月
對象:魏國;韓信
事件:韓信率漢軍與魏豹所率魏軍在黃河臨晉兩岸對峙。韓信采取聲東擊西的戰(zhàn)術(shù),假意從夏陽渡河,實則奇襲安邑,一舉擊潰了魏軍。隨后乘勝追擊魏豹,最終全殲魏軍,生擒魏豹。
影響:魏地歸漢,加強了漢軍實力,幫助漢軍形成了對楚軍的戰(zhàn)略優(yōu)勢,也為后續(xù)韓信繼續(xù)開辟北方戰(zhàn)場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前205年 井陘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5年11月
對象:趙國;韓信
事件:韓信滅掉魏國后,向劉邦提出了“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少糧道,西與大王會于滎陽”的建議,劉邦非常贊同,并給韓信增兵三萬,讓其開辟北方戰(zhàn)場。韓信率軍先破代國,生擒相國夏說,后進(jìn)軍趙國,陳兵井陘口,將趙國主力吸引到北部。劉邦則趁機(jī)離開滎陽前線,率軍北渡黃河,攻克河內(nèi),從南面進(jìn)攻趙國,連克朝歌、安陽、邯鄲,使得在井陘與漢軍對峙的趙軍主力進(jìn)退兩難。韓信隨即背水列陣,巧用奇兵拔旗易幟,大敗二十萬趙軍,斬殺趙軍主帥成安君陳余,生擒趙王歇,一舉滅掉趙國。
影響:漢軍在戰(zhàn)略全局上獲得優(yōu)勢,為滅燕平齊鋪平道路。
前204年 滎陽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4年5月-公元前204年7月
對象:漢軍;楚軍
事件:楚軍屢次進(jìn)攻漢軍運糧的甬道,劉邦在漢軍缺糧的情況下不得不向項羽求和,但范增認(rèn)為楚軍占據(jù)優(yōu)勢,不應(yīng)將劉邦放虎歸山,項羽遂未同意與劉邦議和,并加緊了對滎陽的包圍。之后陳平用計離間項羽與范增的關(guān)系,項羽果然中計,削去了范增的兵權(quán),范增大怒而告老回鄉(xiāng),于途中病故。為了逃離滎陽,劉邦以紀(jì)信作替身,出東門詐降,自己則趁亂由西門逃出,經(jīng)成皋入關(guān)。項羽燒死紀(jì)信后指揮楚軍奪占成皋。劉邦在關(guān)中征得新兵后率軍經(jīng)武關(guān)出宛、葉,意圖吸引楚軍以減輕滎陽守軍的壓力。項羽果然率主力向劉邦殺來,但漢軍堅壁不戰(zhàn)。彭越則趁機(jī)渡過睢水,在下邳擊殺了楚將薛公。項羽只得留下終公防守成皋,自己領(lǐng)兵去征討彭越。這給了劉邦北上收復(fù)成皋的機(jī)會,劉邦同時又派灌嬰和靳歙深入楚軍后方,切斷楚軍糧道。此時韓信與張耳也已平定了趙國的反抗余波,南下至河內(nèi)修武接應(yīng)劉邦。劉邦見狀向韓信求救,可韓信卻遲遲不動,憤怒的劉邦就命周苛、樅公、魏豹等人守滎陽,自己北渡黃河去修武。劉邦到修武后就奪了韓信的兵權(quán),并立張耳為趙王,韓信為趙相,讓他們在趙地組建新軍進(jìn)攻齊國。可還沒等劉邦回援滎陽,項羽就已經(jīng)平定了彭越回到前線,對滎陽發(fā)起了猛烈攻勢。守滎陽的周苛認(rèn)為魏豹是反復(fù)無常之人,不能與之一起守城,便殺了魏豹,可周苛也也無法抵擋項羽的進(jìn)攻。最終滎陽被楚軍攻破,周苛兵敗被殺。
影響:楚軍艱難取勝,劉邦派酈食其游說齊國結(jié)盟。
前204年 韓信襲齊
時間:公元前204年7月
對象:韓信;齊國
事件:酈食其出使齊國后成功勸說齊王歸降,齊國為表誠意,便撤去了歷城的守軍。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攻齊的韓信聽聞齊國已降后本打算退兵,可經(jīng)不住蒯通的蠱惑,便擅自出兵攻打已經(jīng)撤防的歷城。齊王大怒,將酈食其烹殺,并派軍迎擊韓信。劉邦雖然對韓信攻齊引得齊國叛漢的行為十分惱怒,但事已至此,也只能先調(diào)軍去平定齊國,齊王見狀向項羽求援,項羽隨即派龍且率二十萬楚軍前去支援。最終韓信在灌嬰、曹參等人的幫助下攻破歷城、臨淄,齊王田廣逃到高密。二十萬楚軍也被殲滅,主將龍且戰(zhàn)死,齊國全境被漢軍平定。
影響:韓信實力暴增,有了要挾劉邦的資本,在楚漢爭霸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前203年 鴻溝議和
時間:公元前203年9月
對象:項羽;劉邦
事件:韓信滅齊后得封齊王,成為僅次于劉邦和項羽的第三大勢力,幫漢王則漢王勝,幫項王則項王勝。就連自負(fù)的項羽也不得不派遣使者表達(dá)與韓信結(jié)盟的意愿,但遭到了拒絕。此時項羽的處境已十分堪憂,后方有彭越在搗亂,斷絕楚軍糧食,前線又無法取得決定性勝利。思慮再三之下,項羽選擇與劉邦議和,雙方約定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
影響:項羽中了劉邦的緩兵之計,漢軍即將轉(zhuǎn)守為攻。
前203年 固陵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3年11月
對象:漢軍;楚軍
事件:鴻溝和議后,項羽率軍東歸,劉邦趁機(jī)率軍追殺,楚軍為擺脫漢軍追擊,在固陵發(fā)起反擊戰(zhàn)。劉邦在固陵堅守待援,灌嬰、靳歙正率領(lǐng)漢軍鐵騎星夜趕往固陵。項羽得知灌嬰、靳歙率軍東來后,擔(dān)心楚軍被包圍,便往南退守至陳下。
影響:揭開了漢軍反攻的序幕。
前203年 陳下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3年12月
對象:漢軍;楚軍
事件:項羽率軍逃到陳下后,再次被漢軍包圍,劉邦率軍主動出擊,大敗楚軍,項羽只得繼續(xù)東撤。
影響:進(jìn)一步削弱項羽實力。
前203年 垓下之戰(zhàn)
時間:公元前203年12月-公元前202年1月
對象:漢軍;楚軍
事件:劉邦為了調(diào)動韓信和彭越,劃陳縣以東至海邊廣大地區(qū)為齊王韓信封地,封彭越為梁王,劃睢陽縣以北至谷城為其封地。韓信和彭越遂出兵攻楚。韓信從齊地南下,彭越從梁地西進(jìn),漢將劉賈會同九江王英布自下城父北上,劉邦則率軍出固陵東進(jìn),由此漢軍從南、北、西三面對楚軍形成合圍之勢,項羽被迫向垓下退兵。公元前203年12月,漢軍與楚軍決戰(zhàn)于垓下。漢軍由韓信指揮,兵力三十萬,楚軍由項羽指揮,兵力十萬。韓信先率前鋒與項羽交鋒,不利,向后退卻。漢軍左右兩翼再從左右兩邊進(jìn)攻,楚軍不利,韓信乘勢再攻,大敗楚軍于垓下。項羽只得退到壁壘堅守,劉邦乘勝領(lǐng)大軍將項羽重重包圍。夜晚漢軍高唱楚歌,楚軍莫不認(rèn)為漢軍已盡得楚地,士氣大崩。項羽自知大勢已去,乘夜色率八百騎兵向南突圍。
影響:項羽已窮途末路,天下對劉邦來說唾手可得。
前202年 烏江自刎
時間:公元前202年1月
對象:項羽
事件:四面楚歌后,項羽率八百騎兵突圍,劉邦立刻派了五千騎兵追擊。項羽渡過淮水后身邊僅剩百余騎,行至陰陵迷路時,又被田父欺騙,致使走了錯路被漢軍追上。待項羽突圍到至東城時身邊僅剩二十八騎,但項羽沒有畏懼,繼續(xù)指揮這二十八騎來回沖陣,又殺出了一條血路,向南逃到了烏江邊。烏江亭長正停船靠岸在那等待,見項羽來后便催促其趕緊登船東渡,并勸解項羽“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身椨鹱杂X無顏面對江東父老,不愿渡江,將自己的戰(zhàn)馬送給烏江亭長后就令從騎全部下馬,以短兵器與漢兵搏殺。項羽最終負(fù)傷十多處,恰逢漢騎司馬呂馬童追來,呂馬童是項羽的故人,項羽知道劉邦用千金買自己的腦袋,便決定賣給故人一個人情,隨即揮刀自刎,一代英雄就此落幕。
影響:標(biāo)志著項羽的失敗和劉邦的勝利,劉邦終于一統(tǒng)天下,建立漢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