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開篇便說道“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可以說是講清了中國幾千年歷史的脈絡。自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改分封制為集權制,中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后歷代王朝都未能超過三百年國運,這是封建王朝自身局限性決定的。所以王朝興衰滅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guī)律。但是中國歷史上最悲壯的一次王朝滅亡也難免令人激憤,那就是南宋的滅亡。
在宋以前,所有的大一統(tǒng)王朝均是漢人政權,可宋朝卻亡于外族,致使元主入主華夏,蒙古人統(tǒng)治天下。可在十三世紀的世界,又有誰能阻擋蒙古鐵騎呢?南宋能獨抗蒙古四十余年已屬不易。
1279年3月19日,元宋最后一戰(zhàn)——崖山海戰(zhàn)打響。在戰(zhàn)前元軍已經(jīng)對南宋形成三面包圍之勢,但南宋軍民毫不畏懼,他們已經(jīng)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勢要保留漢人的最后尊嚴。
崖山海戰(zhàn)中,南宋軍民有二十余萬人,戰(zhàn)船一千余艘;元軍有兩萬人,戰(zhàn)船四百艘。雖然兵力相差懸殊,可歷史的車輪豈是這二十萬人能擋住的。經(jīng)過一個多月的戰(zhàn)斗,元軍以少勝多,一路打到了宋軍中央,宋軍主帥張世杰見大勢已去,便抽調(diào)精兵帶領余部十余只船艦突圍出去,其余人收軍回崖山。
張世杰雖然沖出去了,可宋帝趙昺的船卻未突圍成功。丞相陸秀夫見狀跪在趙昺面前,說道“大勢已去,陛下可愿與臣跳海殉國,以保我大宋名節(jié)”。別看小皇帝趙昺只有8歲,但也十分有氣節(jié),他鄭重說道“朕也不愿茍活世上”。于是陸秀夫背著趙昺一起投海,隨行的十多萬軍民緊隨其后全部跳海。第二天海上浮尸十萬,甚是悲壯。
崖山海戰(zhàn)后宋室覆亡,南宋軍民全部戰(zhàn)斗到了最后一刻,無一人畏懼投降,十萬軍民跳海殉國,書寫了大宋王朝最后的風骨,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悲壯的王朝滅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