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州河畔,一座瞭望塔赫然在目,那便是創(chuàng)享塔的所在地。盡管筆者曾多次光顧此地用餐,卻未曾深入探究它的歷史背景。
創(chuàng)享塔是普陀區(qū)城市更新、激活水岸經濟的一個典范。它坐落于蘇州河畔的中部,東接M50,西臨半馬蘇河,共同構成了以蘇州河為軸線的城市風景線。在其鼎盛時期,創(chuàng)享塔的知名度幾乎與田子坊齊名。
追溯歷史,創(chuàng)享塔的前身是一座建于1918年的工廠,配備有瞭望塔。二戰(zhàn)期間,這里曾是日本的軍服縫制基地;抗戰(zhàn)勝利后,又轉變?yōu)閲顸h軍聯(lián)勤總部上海被服總廠滬西被服廠;新中國成立后,則作為軍需廠和倉庫使用。經過更新改造,這座“老廠房”煥然一新,成為了一個集商業(yè)、辦公、展覽、集市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創(chuàng)意共享空間——創(chuàng)享塔?The x Tower。從項目的英文名字中,我們不難感受到其獨特性和多樣性,這也是它在眾多改造項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所在。
01
河岸經濟的典型代表
提及河岸經濟,黃浦江往往是人們的首要聯(lián)想。然而,蘇州河與黃浦江,同為上海不可或缺的水系,各具魅力。黃浦江沿岸,徐匯濱江、楊浦濱江等城市更新項目樹立了新的標桿,但兩者間的差異同樣值得深入探討。
首先是尺度的差異。黃浦江如大家閨秀,氣勢磅礴;而蘇州河則似小家碧玉,溫婉動人。相較于黃浦江的壯闊,蘇州河顯得更加小巧,橋梁連接兩岸,步行即可輕松穿越,為居民提供了天然的休閑場所,使城市生活更加貼近自然。黃浦江的遙望與隔岸觀火,與蘇州河的觸手可及、樂在其中形成了鮮明對比。在創(chuàng)享塔,人們飯后可沿蘇州河漫步,對岸居民亦能輕松過橋前來消費、休閑,實現(xiàn)資源的無縫對接與共享。
再者,業(yè)態(tài)布局亦有所不同。黃浦江沿岸項目多圍繞展覽、藝術、文化展開,輔以商業(yè)配套,輻射廣泛,吸引著來自上海乃至全國的游客,營造出一種高冷而疏離的氛圍。而蘇州河沿岸,則更多以創(chuàng)意辦公、配套商業(yè)為主,輔以展覽、藝術等功能,更加聚焦本地社區(qū),營造出一種溫馨的熟人社會氛圍。在創(chuàng)享塔,一層以餐飲為主的商業(yè)業(yè)態(tài),成為了周邊居民的會客廳,人們在此相遇、問候,為日常生活增添了幾分便利與溫情。
02
夜經濟的錦上添花
近年來,夜經濟作為激活城市活力、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引擎,在全國范圍內迅速興起。創(chuàng)享塔,憑借其得天獨厚的條件,在推動夜經濟發(fā)展方面展現(xiàn)出了非凡的潛力。
首先,創(chuàng)享塔項目自帶的室外空間,為夜間經濟的繁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場所。這片開放的室外區(qū)域,通過巧妙的布局與裝飾,營造出一種熱鬧而親切的氛圍,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無拘無束的自在與愜意。每當夜幕降臨,室外餐區(qū)總是率先迎來客流高峰,人們更愿意在星光下、微風中享受這份獨特的用餐體驗,直至室內座位告急,才依依不舍地轉戰(zhàn)室內。這種對室外用餐的偏愛,不僅是對美食的追求,更是對自然與自由生活的向往,它在夜經濟和地攤經濟的繁榮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和折射。
此外,沿蘇州河的景觀步道,更是創(chuàng)享塔夜經濟的一大亮點。得益于蘇州河畔整體亮化工程的精心打造,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這條步道便成為了一條璀璨的星光大道。人們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到兩岸迷人的夜景,還能在微風中漫步,感受城市的寧靜與美好。沿途,可愛的羊駝雕塑為夜色增添了幾分生動與趣味,而武寧橋下的水幕表演,更是將科技與藝術完美結合,為游客帶來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盛宴。在這里,人們無需遠行,只需轉身即達,便能享受到這一切的美好與愜意。
創(chuàng)享塔的夜經濟,不僅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平臺,更成為了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展示了蘇州河畔的獨特魅力與活力。
03
集市經濟的聚集效應
集市經濟,以其與生俱來的自發(fā)性與多樣性,成為滿足人們好奇心與探索欲的絕佳場所。在創(chuàng)享塔,這座以瞭望塔為中心構建的公共廣場,更是將這一特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這里,不僅是日常休閑的好去處,更是各類市集與活動的聚集地,為城市生活增添了無盡的色彩與活力。
從跳蚤市場的琳瑯滿目,到涂鴉藝術的色彩斑斕;從人體繪畫的創(chuàng)意無限,到中秋盛典的傳統(tǒng)韻味;再到音樂活動的激情四溢,創(chuàng)享塔的市集活動幾乎涵蓋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元素。每個周末,這里都會上演不同的精彩,讓人流連忘返。而每逢節(jié)假日,項目方更會精心策劃一系列主題活動,將節(jié)日氛圍推向高潮。
筆者有幸在創(chuàng)享塔體驗過一場別開生面的中秋活動,現(xiàn)場不僅布置得古色古香,充滿了濃厚的中國風情,更有傳統(tǒng)手工藝人現(xiàn)場展示技藝,讓人仿佛穿越回了那個充滿詩意的年代。而另一場由外國人主導的先鋒人體藝術展覽,則完全顛覆了筆者的想象,那些大膽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讓人在驚嘆之余,也深刻感受到了藝術的魅力與多樣性。
這些活動不僅吸引了兒童、成人、老人等不同年齡層的人群,更跨越了國界,匯聚了來自不同國度、擁有不同消費理念的消費者。他們在這里交流、互動,共同分享著這份獨特的文化體驗。而創(chuàng)享塔,也因此成為了城市文化的新地標,其影響范圍不斷擴大,成為了人們心中不可多得的休閑勝地。
?
04
中端定位的復購消費
區(qū)別于與大多數(shù)的改造項目,創(chuàng)享塔的定位以中端為主,以其商業(yè)為例,商家以中餐為主,中午時段兼具外賣,晚上則化身成為了朋友聚會、家庭聚會的地方,平民化、中檔消費是其一大特征。這里的商家多以口味制勝,不是一味地打造網紅店,項目充分地考慮周邊居民的實際需求和消費習慣,形成了可以反復消費的良性循環(huán)。據(jù)筆者實際觀察,商業(yè)的整體出租率將近80%-90%,從運營的角度而言,是較為成功的。
但同時筆者也注意到,在這成功的背后,項目也面臨周邊日益激烈的競爭所帶來的挑戰(zhàn)。普陀區(qū)傳統(tǒng)商圈所帶來的直接競爭,如亞新廣場的整體升級改造、旭輝里、鴻壽坊等,這些商業(yè)體餐飲的比例均占到了50%以上,對項目帶來了相當?shù)母偁帀毫头至?,直接體現(xiàn)在項目商業(yè)換鋪率的有所增加。店鋪和項目是雙向選擇的關系,除了客流,也與項目自身的位置、硬件配套等緊密相關。同時由于辦公市場的整體低迷,項目辦公部分的空置率有所增加,且租金價格出現(xiàn)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項目的整體運營。
在創(chuàng)享塔,我們看到了,蘇州河岸逐步從生產岸線轉變?yōu)榱松畎毒€,部分河段更是向著生態(tài)岸線在發(fā)展。新的項目不會停止出現(xiàn),即使存在競爭,競爭到最后,還是回歸到項目、消費、客群。通過項目的自我更新,增強自身的競爭優(yōu)勢,打造壁壘,同樣可以實現(xiàn)長盛不衰。
作者:“上海城市更新”特約撰稿人
編輯:林欣藍
審核:夏 雨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留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