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層干部擔心:拒絕“形式主義”工作,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拒絕上級!
碧翰烽/文
據媒體日前報道,對于整治“形式主義”,有受訪的基層干部表示擔心,“一多半的形式主義事務,是由上級部門以‘屬地責任’的名義要求基層干部協(xié)助,或者直接攤派下來的。拒絕“形式主義”工作,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拒絕上級。
這就涉及到形式主義的來源問題。如果要治理,就得從源頭治起,從根本治起。
一者,關于屬地管理原則。本身并沒有問題,問題在于一些部門將屬地管理異化了。
一方面將部門本身的職責任務屬地化,本是職責任務的主體,結果成了檢查者、問責者。另一方面是權責不對等,責任到了屬地,權力、資源并沒有到屬地。如此屬地管理,又怎么可能不陷入形式主義?
二者,關于任務攤派問題。這其中最為突出的就是目標任務上層層加碼、不切實際。任何一項工作,都得從實際出發(fā),都得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尊重常識、尊重法治。
當下,一些安排到基層的工作任務,并非不重要,也并非不能做,比如醫(yī)保征繳、鄉(xiāng)村振興、圖斑整治、人居環(huán)境整治、信訪工作,等等,都是需要基層來做的,至少需要基層協(xié)助。關鍵在于推進這些工作,是否從實際出發(fā),有沒有堅持實事求是?如果沒有,為了應付上級部門,就可能陷入形式主義。
所以說,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工作的關鍵,仍然在于上級部門,督查檢查形式主義整治的情況及效果,也應該是針對部門單位,而不是去到基層進行督導檢查。
當然,到基層督導檢查,是為了從下面了解上面的情況、反查上面的情況,從中發(fā)現(xiàn)基層減負面臨的問題與困難??蓡栴}是,有的地方卻將減負工作又層層轉到了基層,成了基層的又一負擔。
比如,有的地方和單位部署減負工作,要求基層總結匯報減負成效,包括填報數據、典型案例等等。
還有一點就是,忽視了對部門單位本身存在形式主義的重點整治。像現(xiàn)在有的部門單位形式主義仍然突出,諸如文山會海、臺賬資料,稿來稿去、會來會往,走流程、等簽批,還在內卷著。
開會、發(fā)文、督查、考核、問責,文件發(fā)了,開過會了,就算是落實了,仍然是一些部門單位的慣有工作思路和方式。 如何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xiàn)代科技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建立起信息化、智能化的工作思維和方式?如何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如何切實做到“法定職責必須為、法無授權不可為”?都還是一些部門單位沒有實現(xiàn)重大突破和根本解決的地方。
從這個層面來看,只要是一些部門單位本身的形式主義不徹底扭轉,思維方式不加以改善,基層減負就難以徹底根治。
所以,也不妨采取暗訪或基層民意調查等方式,加大對部門單位形式主義的督查檢查力度。特別是從工作思維方式方面加以改進,以全新、現(xiàn)代、智能的理念推進工作落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