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chǎn)黨員、退休干部、國務院原副總理、河南鄭州市鞏義人吳桂賢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5年4月25日5時58分,在深圳醫(yī)院不幸逝世,享年87歲?!?br/>
在吳桂賢上任國務院副總理前,她只是紡織廠里的普通女工。從女工到國務院副總理,吳桂賢經(jīng)歷了怎樣的起伏人生?我們把時間的指針從2025年撥回到87年前。
1938 年,豫西大地在戰(zhàn)火與饑荒的雙重陰霾下瑟瑟發(fā)抖,吳桂賢就出生于河南鞏義縣一戶貧苦農家。9 歲的吳桂賢,在饑餓與恐懼中,跟隨父母踏上了逃荒之路。他們背著簡單行囊,一路風餐露宿,穿越廣袤平原,跨越黃河天險,最終抵達陜西。
陌生的土地,陌生的人群,生活的艱辛并未因此減少。
1951 年,年僅 13 歲的吳桂賢,看著家中揭不開鍋的窘境,毅然決定踏上尋找工作的征程。
剛開始,她是在遠房姨媽家打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衣、做飯、打掃,手腳被冷水泡得通紅皸裂,深夜才能拖著疲憊的身軀休息。這樣的生活顯然不是吳桂賢想要的,所以當她得知陜西西北國棉一廠開始對外招工時,毫不猶豫地給自己報了名。
吳桂賢的年紀,并沒有達到入廠的標準,但是招工負責人見她身世悲慘,身上又帶著一股不服輸?shù)木髲姡麄冞€是破例把她招進了工廠。
吳桂賢和一個名叫趙夢桃的女工分到一個小組,她們互相鼓勵、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工作上埋頭苦干。吳桂賢并不是一個安于現(xiàn)狀的人,她是一個會順著時代不斷向上攀爬的人。
1963 年的春天,西北國棉一廠的紡織機臺依舊晝夜轟鳴,卻再也見不到那個總愛把發(fā)辮盤得利落、穿梭在機臺間的身影。全國勞動模范趙夢桃因病離世,這個噩耗如重錘般砸在吳桂賢心上。作為朝夕相處的工友,她們曾在同一排織布機前切磋技藝,在休息時分享生活點滴,趙夢桃手把手教她改進操作法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如今卻陰陽兩隔。
望著趙夢桃生前帶領的小組,機臺旁姐妹們紅著眼眶的模樣,吳桂賢知道,自己必須接過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技術骨干,她本就對紡織工藝稔熟于心,但真正要扛起 “夢桃小組” 的大旗,不僅是技術上的傳承,更是精神上的延續(xù)。
吳桂賢開始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處處事事起帶頭作用。但是她也知道,個人能力還是有限的,應當團結姐妹來挑重擔,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吳桂賢所帶領的小組每次都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務,不久后,她就升任西北國棉一廠副廠長。
對于那個時候的吳桂賢來說,她主要的任務就是帶著組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至于其他的,暫時不在吳桂賢的考慮范圍之內。但令她沒想到的是,1975年發(fā)生了一件扭轉她人生道路的事。
1975年,毛主席為了培養(yǎng)革命接班人,提出要從工農兵中選拔干部,而且還需要女性。這年,吳桂賢受邀來到北京。來到北京后,吳桂賢感到很迷茫,因為此時的她并不知道自己要來北京做什么。
見到周總理后,吳桂賢第一句話不是問周總理好,而是問周總理:“讓我來北京有什么任務?”周總理笑著對她說:“你猜對了,就是要給你安排任務,而且是大任務!”
會議室里,周總理看向對面的吳桂賢,目光中滿是信任與期許。見吳桂賢那雙因長期勞作而布滿老繭的手,正局促不安地絞著衣角,眼神里寫滿了困惑與茫然,周總理微微向前傾身,聲音沉穩(wěn)而有力:“要讓你當國務院副總理!”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如同一記重錘,瞬間讓吳桂賢怔住。她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顫抖,腦海中一片空白?;剡^神后,吳桂賢急忙站起身,聲音帶著幾分慌亂和誠懇:“周總理,感謝您對我的信任,可我是真的干不了啊!”
聞言,周總理對她說:“許多事情不是人一生下來就會的,我這個總理也是如此?!?/strong>
聽了周總理的勸解,吳桂賢也漸漸放平心態(tài),接受了自己是國務院副總理這一事實,那一年,吳桂賢只有37歲,她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副總理,也是最年輕的副總理。
按理來說,吳桂賢是可以留在北京工作的,她甚至可以自由選擇要不要當工廠里的廠長,但是吳桂賢還是準備回到陜西工廠去。1977年,也就是她上任兩年后,她主動申請辭去了副總理職務。
辭任后,吳桂賢馬不停蹄回到陜北,回到那見證著她成長的西北棉一廠工作,任黨委副書記等職。
北京繁華的生活固然便利,但西北棉一廠的生活也讓她感到穩(wěn)定、滿足和踏實。
1988年春天,深圳考察團由副市長朱悅寧帶隊來到陜西考察,其間有深圳外貿集團的副總經(jīng)理李瑞榮,他所在的國企與港商合資建了一個三資企業(yè)——鴻華公司。
他們想要將這個公司辦成紡織廠、印染和服裝一體的公司,所以在陜西考察期間,他們特意來到吳桂賢所在的廠子參觀。
參觀完后,深圳方面的人問吳桂賢:“吳書記,您到過深圳嗎?”
“我去過,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去過一次?!?/strong>
“您對深圳的印象如何?”
“很好啊!那邊生活節(jié)奏快,城市修建得也非常好?!?/strong>
“那請您來我們深圳工作怎么樣?”
在吳桂賢看來,這無非是對方的一句客氣話,她完全沒覺得對方是真的要邀請自己去。怎知對方非常誠懇地要和自己談合作,為了能讓吳桂賢來深圳上班,他們還特意宴請吳桂賢一家。
真心換真心這個道理放在社交上適用,放在工作上也適用。對方的真誠邀約讓吳桂賢松了口,但是她又想到,自己已經(jīng)不再年輕了,從北到南需要長途奔波,她的身體能不能支撐住是個問題,再加上她已經(jīng)習慣陜西的一切,現(xiàn)在讓她去南方,她也舍不得自己的家鄉(xiāng)啊!
所以在飯桌上,吳桂賢還是拒絕了他們,深圳方也因吳桂賢不能去深圳而感到可惜。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原本板上釘釘?shù)氖聟s出現(xiàn)轉機。
吳桂賢的丈夫是西北工業(yè)大學畢業(yè)的技術干部,他雖然對深圳不了解,但是他曾去西歐做過考察工作,他認為西方的市場經(jīng)濟正在為我們借鑒,而深圳和沿海地區(qū)的發(fā)展要比內陸快。
吳桂賢聽丈夫這么一分析,她突然萌生了想要去深圳繼續(xù)打拼的念頭,后來是在全家人的支持下,吳桂賢離開了陜西來到深圳,任鴻華紡織印染公司副總。
從1988年來到深圳后,吳桂賢的工作重心和生活重心也就放在了深圳,她一直做到1995年才退休。
深圳讓她的事業(yè)再次騰飛,但她沒有忘記陜西。在深圳工作期間,吳桂賢多次為兩地的企業(yè)牽線搭橋,做了大量工作。她曾為重修黃帝陵募款捐了25萬元。
平時如果有陜西的鄉(xiāng)親來深圳辦企業(yè),她總是熱情地前去幫忙。
吳桂賢的童年被貧窮困擾,她明白,如果那些孩子因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低而被留在山里,那他們永遠走不出來,永遠過不上自己想要的絢麗多彩的人生。
自己淋過雨,就想為別人撐傘。2006年,吳桂賢來到甘肅會寧。這里是國家級貧困縣,少雨干旱,土地非常貧瘠。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基本“與世隔絕”的地方,卻成為了西北教育大縣和“高考狀元縣”。但是這里卻依舊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已經(jīng)快到要開學的日子了,還有380個孩子連上學的路費都沒有。
孩子們的貧苦生活讓吳桂賢想到自己的童年,想起她在地里挖野菜充饑時的畫面,她當年就是因為家里窮,所以沒能讀大學,而這也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吳桂賢決定要為這380個孩子籌集路費。由于時間倉促,吳桂賢利用一切時間為孩子們籌集路費,最后籌集到了9萬塊,成功幫助了孩子們。
從這個時候開始,吳桂賢開始考慮教育扶貧的問題。她告訴身邊人:“教育是百年大計,作為一名退休干部,我希望可以發(fā)揮余熱募集善款,來幫助、扶持更多的貧困地區(qū)和山區(qū)的孩子們上學?!?/strong>
除了幫助孩子們上學之外,吳桂賢還為整個西部籌集公益款項,用來支援西部發(fā)展。2003年漢中水災泛濫,當時募集50萬的衣服運到陜西以解燃眉之急,后來又募集了100萬用于當?shù)貙W校建設。
吳桂賢事業(yè)有成,家庭也非常美滿。她和丈夫相濡以沫幾十年,孩子們也非常爭氣,個個事業(yè)有成,家庭幸福。
從新中國第一代女工,到新中國第一位女副總理,再到熱衷于扶貧工作的“愛心媽媽”,吳桂賢用畫筆書寫了她那波瀾壯闊的一生。
2025年5月1日上午8點30分,吳桂賢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深圳殯儀館舉行,老人家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