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Talk」是一檔由 42 號車庫打造的 面向新能源車主 的線上聊天節(jié)目,希望這些真實車主聲音可以幫助你買到最合適的新能源車。
42Talk,發(fā)現最真實的車主之聲。
本期嘉賓:
曾先生,四川宜賓,領克 900 1.5T Ultra 車主
頎然,上海,42 號車庫編輯,理想 ONE 車主
基本信息
曾先生:
我和老婆在同一個城市,但老家相隔 500 多公里,我們需要一輛適合長途出行的車。之前的領克 03 是燃油車,車長只有四米七,空間太小了,帶小孩不方便。所以 換車首要考慮大空間,其次希望是混動或純電車 ,方便在車上休息,同時兼顧長途舒適性。
我買車的預算最初是 20 多萬,當時考慮的是極氪 001 或租電的蔚來 ES6。后來家人覺得換車就換輛更大的,預算便調整到 35 萬左右,開始看理想 L7。
車主眼中的領克 900
Laven:
最初接觸領克 900 時,你如何評價這款車?
曾先生:
我認為它是一款主打家用的大型 SUV。作為領克老車主, 我對領克品牌的質量和駕駛感受比較認可 ,這也是我換購同品牌車型的原因。
接觸后發(fā)現,領克 900 的做工用料在同級別中表現出色,空間也足夠大,很符合我的需求。雖然是大車,但它的駕駛感很好,很適合日常通勤和長途駕駛。
Laven:對比理想 L7 / L8、問界 M9,領克 900 的駕駛感受有何不同?
曾先生:
我試駕的 24 款理想 L7 濾震偏硬,路感較顛;問界 M9 車機體驗以及座椅舒適度都挺好的,但過坑洼路面時船感會比較明顯。相比之下,領克 900 更兼顧運動性和綜合性。
頎然:
我是理想 ONE 車主,也開過理想 L 系列的車。我覺得理想 L 系列在高速行駛時晃動還是挺明顯的,像船一樣晃悠悠的,雖然它是更往舒適性靠攏的車,但開久了或者坐久了還是會讓人覺得有點暈。
領克 900 延續(xù)了品牌偏運動的基因,操控性會更強,開起來不像五米多長的大車,比較靈活,操控性也比較好。
Laven:城市駕駛中,領克 900 的便捷性如何?
曾先生:
它的方向盤輕、動力響應快,比傳統(tǒng)燃油大車好開很多。不過在窄路行駛和側方位停車時會有難度,倒車入庫和進商場的時候倒是沒什么問題,一周左右就能適應。
用車優(yōu)缺點
Laven:這款車的優(yōu)缺點是什么?
曾先生:
我目前開了一周多的時間,有感受到以下幾個優(yōu)點:
第一, 駕駛感舒適 。
第二, 能耗及續(xù)航預估準確 。我分享一下平時的能耗,純電模式下城市電耗小于 25 kWh / 100 km,高速電耗小于 30 kWh / 100 km;在虧電時,城市油耗約 10 L / 100 km,高速約 9 L / 100 km,智能電混高速 7.5 L / 100 km。
第三, 配置高,性價比在同價位中比較突出 。這一點也吸引了我身邊不少原本考慮燃油車的朋友。
缺點也比較明顯,主要集中在智能化上。
第一, 輔助駕駛能力不穩(wěn)定 ,反應較慢。我在高速上使用的時候感覺它在應對突發(fā)情況時處理不是很及時。
第二, 智能座艙問題比較多 。車機系統(tǒng) bug 多,比如死機、使用語音導航時車機屏幕不顯示地圖;HUD 的車道級顯示卡頓;第三排座椅的按摩功能需在二排扶手屏手動開啟才能使用語音進行控制;座椅一鍵復位功能經常失靈;車外屏幕語音識別率低;主駕駛座椅記憶功能不穩(wěn)定,上車后需要重新調整座椅及后視鏡。
第三, 軟件優(yōu)化慢 。提車后出現的問題也沒有收到過系統(tǒng)的 OTA 升級來進行修復,這一點還挺影響首批車主的用車體驗。
Laven:頎然老師,剛剛曾先生提到的領克 900 的能耗情況在同級別或同類型的車中處于什么水平?
頎然:
對混動或增程車來說,這算是平均水平吧,沒有太高,也沒有太低。
我的理想 ONE 平均油耗大概是 9 L / 100 km 左右,然后電耗在 7 - 8 kWh / 100 km 左右。
Laven:曾先生,你買車時比較在意哪些方面?
曾先生:
首先是空間,因為我們家有六個人同時乘坐的需求;其次是駕駛感受;最后是智能化。
Laven:整體能給這輛車打多少分?
曾先生:
八分左右吧。
雖然它的車機系統(tǒng)還有一些 bug,但像空間和駕駛感受這兩方面我還是挺滿意的。
它很多地方的硬件其實沒啥問題,車機系統(tǒng)的這些 bug 都是需要基于軟件去做修復,但修復的時間還是慢了一些。這個車距交付已經快一個月了,按理說這種問題都不應該存在了,因為這些問題很影響首批車主的用車體驗,但我現在也沒有收到過系統(tǒng)的 OTA 。
二排屏幕和旋轉座椅
Laven:二排旋轉座椅和娛樂屏的使用體驗如何?
曾先生:
旋轉座椅很實用 ,尤其適合帶小孩出行,如高速休息、露營時讓孩子在車內玩耍。
但在行駛過程中我們還沒有嘗試過使用旋轉座椅,因為涉及到安全和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問題,我們也確實覺得沒有必要去嘗試。
二排娛樂屏的軟件適配度很低 ,它只有最常規(guī)的游戲軟件可以使用。
我主要想用來影音娛樂,但它的影音軟件只有一個愛奇藝,甚至領克 08 或者領克 Z10 上面能支持的 B 站在領克 900 上也不能下載,就是說它的應用商城里沒有一個影音軟件是可以下載的。
三排空間
Laven:有沒有體驗過第三排空間?乘坐感受如何?
曾先生:
我認為第三排反而是全車最舒適的位置 。
前排副駕的座椅后放會影響二排的乘客,而如果坐在二排,即便副駕調到最前面的位置,二排座椅腿托在完全展開的情況下,也只適合 1.5 米左右身高的人伸直腿,1.7 米的我乘坐并不舒適。
但第三排不需要兼顧第二排的空間,靠背可以后躺、坐墊能夠前伸,所以我能調整到理想的乘坐姿態(tài),并且第三排看后排娛樂屏的角度也很舒服。
編輯對領克 900 的評價
Laven:頎然老師,從你相對專業(yè)的角度來看,領克 900 是一款怎樣的車?
頎然:
作為領克品牌目前最大的車型,領克 900 在同價位的車型中配置比較高。
在屏幕配置上,它的前排、后排均采用大屏設計, 后排屏幕尺寸在同級別中堪稱頂尖 ,類似寶馬 7 系,同時還配備外飾娛樂交互屏;
在輔助駕駛上,極氪與領克合并后,搭載了與極氪同款的輔助駕駛方案,做了 H7 和 H5 方案的區(qū)分, 這是領克首款具備城區(qū)輔助駕駛功能的車型 ,雖然現階段的功能還不及華為、理想等頭部品牌,但后續(xù)的能力也可以通過 OTA 來升級優(yōu)化,所以還是挺值得期待的。
我認為它會比較適合適合追求科技感和大空間的消費者。
Laven:在你的體驗過程中,領克表現較好與較差的地方有哪些?
頎然:
我試駕的車型是領克 900 2.0T 探索版,它表現較好的方面有:
第一,操控靈活 。2.0T 探索版配備了后輪轉向和三電機,我是在重慶試駕的,它在山路和小路等復雜的路況下開起來也很輕松,完全不像五米多長的大車。
第二,輔助駕駛進步 。2.0T 探索版搭載的是千里浩瀚 H7 方案,城區(qū)輔助駕駛實現了領克品牌從 0 到 1 的突破,相比以往的車型有了顯著的提升。
表現較差的地方和曾先生的感受差不多,主要是在 座艙細節(jié)上存在的問題 ,包括座椅記憶功能不靈敏,多次出現了上車后還需重新調節(jié)座椅的情況。
競品車型
Laven:購車時對比過哪些車型?為何最終選擇領克 900?
曾先生:
主要對比了極氪 001、蔚來 ES6、理想 L7。
極氪 001 的溜背設計導致車內空間較小 ,但我的家人比較傾向更大的車型,因此就排除了。
蔚來 ES6 在成都市使用的話換電可能比較方便,但 蔚來換電站在宜賓、達州覆蓋不足 。我們回家有 500 公里的路程,路上可能就需要換三次電,如果沒有換電站還需要去充電。 蔚來 ES6 是 400V 平臺 ,單次充電至少需要一個小時,我們 500 公里的路程沿路可能需要充兩次電,那就會多耽誤兩個小時,便利性太差了。
理想 L7 的 24 款駕駛感受不太好 ,過顛簸路面時底盤的反饋比較生硬,且五座的布局不能滿足我們六人乘坐的需求。
領克和理想
Laven:頎然老師如何看待理想車型的駕駛感受?
頎然:
我的理想 ONE 在轉彎時的支撐性不是很強,過減速帶的時候沖擊感會比較明顯。
新款 L6 雖然搭載的是 CDC 底盤,但它重新進行調校后開起來的感受有所改善,像有了空懸一樣,在過減速帶或轉彎時它的控制感會更好一些??赡茉壬€沒有來得及去試最新款的理想。
曾先生之前開領克 03 應該是屬于喜歡偏運動的駕駛感覺,所以如果突然去開理想的車,感受差距確實會很大。因為 理想的車型普遍會側重舒適性,而領克 900 延續(xù)了品牌的運動基因 ,支撐性會更好,更適合偏好操控的用戶。
所以喜歡舒適性的用戶,可以選理想;喜歡運動一點的話,領克 900 也不錯。
領克 900 的競爭優(yōu)劣勢
Laven:領克 900 的競品有哪些?競爭優(yōu)勢和不足是什么?
頎然:
我覺得競品有理想 L9、長城藍山、問界 M7 甚至是問界 M9。
相對于這些車,我覺得領克 900 的優(yōu)勢在于:
第一, 性價比高 。在同價位的車型中,領克 900 的配置更豐富,如前后排大屏、外飾交互屏、城區(qū)輔助駕駛。
第二, 空間優(yōu)勢 。領克 900 的六座布局,車身尺寸在同級別中表現比較優(yōu)秀。
第三, 科技感與創(chuàng)新點更足 。它的二排旋轉座椅、屏幕聯動等,這些會讓這臺車的可玩性和交互性有所提升。還有它的外觀設計非常個性化。
不足的地方在于智能座艙的系統(tǒng) bug 多 ,像曾先生提到的座椅記憶失靈,OTA 升級進度慢等,這些都很影響用戶的體驗。
曾先生:
與同價位的理想 L8 和藍山相比,領克 900 的空間更大、配置更高;與問界 M8 相比,領克 900 價格更低,配置更高。
不足的地方是車機系統(tǒng)穩(wěn)定性比較差。作為一臺三十多萬的車,它連最簡單的功能在上市交付時都不能完整地交付給用戶,并且出現問題也沒有及時修復,這一點挺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頎然:
最近的 OTA 因為受到工信部的影響可能在時間上會有所放緩,但這些已經存在的問題還是需要去盡快解決的,所以在這里要督促廠家趕緊 OT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