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有朋友在評論區(qū)問我能不能寫些關于人形機器人的,我答應先研究一下。
這兩天看了不少資料,發(fā)現人形機器人是一個比較大的課題,雖然要寫好有很大的難度,但我還是想挑戰(zhàn)一下,希望能給大家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人形(型)機器人,英文叫Android,沒錯,就是安卓。業(yè)界也叫做仿生人,是一種旨在模仿人類外觀和行為的機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類相似肌體的種類。目前人形機器人還沒有進化到其定義的程度,但世界上已有很多機構在研究,讓它能夠更加接近真實的人類。
《終結者》中的機器人,可以說是人形機器人的終極形態(tài)了
人形機器人實際上是機器人(robot)的一個分支,或者說是終級形態(tài)。7080后應該還記得,小時我們經常聽說“機械化”。到現在為止,我們經歷了“機械化”、“自動化”,如今我們處于“智能化”或者“智慧化”的時代。
而這三化之間,最根本的就是對人的影響。
機械化是用設備替代一部分人的工作,但是設備還需要人進行操作。比如流水線工廠打螺絲的設備,必須由大量的廠妹來使用,這才造就了“巨無霸富士康”。
自動化則更進一步,應用信息技術和PLC等技術手段,讓機器能夠自動運轉,而不需要大量的人進行干預。比如汽車制造工廠,大量使用機械臂進行自動焊接、噴涂、安裝等等,還有化工廠,大量應用PLC傳感器等設備,使得反應罐等不需要停機可以連續(xù)運行。但是,所謂的自動化,是需要對設備運行的動作進行預設的,它不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這就和《摩登時代》中所看到的一樣,一旦情況有所變化,它不會自動調整,而是死板繼續(xù)干活的。
智能(慧)化則是機器能夠以深度學習、人工智能為基礎,利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自動的感知外界,并做出相應的動作。比如自動駕駛、工業(yè)機器人、機器狗等,這時人類的干預已經非常少了,甚至我們只要對其發(fā)出語音指令就可以讓其進行回應。
看著不像人的工業(yè)機器人
因而,外形差別巨大的工業(yè)機器人、機器狗、人形機器人在技術上卻有很大的關聯性。當然,這是比較好理解的。不過,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是,生產電動汽車的廠家同時也具備了很多機器人的技術,他們在研究機器人方面有一些天然的優(yōu)勢。
不同形態(tài)的機器人
后面我將從中外人形機器人的發(fā)展情況、相關研究機構及其產品、所用核心技術(算法、減速器、步進電機、液壓.......)等方面進行介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機器人系列(老郭原創(chuà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