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創(chuàng)意廣告的第3436 期推送
加入社群請后臺回復“社群”二字
最近,誰還沒被《長安的荔枝》刷屏?這部改編自馬伯庸小說的古裝劇,一開播就炸了,劇里嶺南到長安的“荔枝極限運輸”,揪住每個觀眾的心。
就在這波“荔枝熱”席卷全網時,甄稀冰淇淋玩了一手絕活——讓劇中嶺南荔枝,穿越時空變成了一支會“流心”的冰淇淋,成為連接古今的“美味時光機”。
在《長安的荔枝》里,一顆鮮荔枝的運輸是一場生死時速的較量。千年后的今天,甄稀用一支荔枝流心冰淇淋,輕松破解了古人難以逾越的保鮮難題,只需撕開包裝,一口咬下,就能嘗到鮮美的滋味。
這種對比,恰恰是甄稀這次聯(lián)名主題——“留心荔枝,不如荔枝流心”的精髓所在,甄稀借勢劇中的“荔枝熱”,用產品本身完成了一次對沉重歷史的輕松回應。
“李善德轉運地圖”“嶺南荔枝林”等視覺元素,被運用到包裝設計。金句海報展現(xiàn)原劇文化底蘊的同時,又實現(xiàn)了年輕化表達。定制典藏版冰淇淋卡,則通過微博、小紅書等平臺同步傳播,進一步強化“大劇同款”的產品體驗。
這支荔枝流心冰淇淋的巧思不止停留在產品本身,更延伸到了劇集內容中。
創(chuàng)意中插小短劇,還原了《長安的荔枝》的權謀畫風,密探的“l(fā)iu心”臺詞埋梗,觀眾跟著云清猜謎,最后“流心冰淇淋”揭曉時,懸疑反轉有種“破案”爽感,讓觀眾在追劇中自然記住了甄稀的茉莉荔枝流心冰淇淋。
短片用權謀懸疑包裝產品,用諧音梗制造記憶點,冰淇淋成了“推動劇情”的關鍵,品牌制作創(chuàng)意中插而不是硬廣,讓產品的傳播自然水到渠成。
品牌將劇中荔枝轉運的核心情節(jié)搬進現(xiàn)實,在廣州永慶坊碼頭推出“荔枝流心號”游船活動。從古風游船的設計到現(xiàn)場大唐盛宴氛圍的營造,每個細節(jié)都緊扣劇情,讓游客瞬間穿越到《長安的荔枝》的世界。
現(xiàn)場巧妙植入了大量讓劇粉上頭的互動情節(jié)?!袄笾κ埂迸c“我快樂”的舉牌,呼應劇情梗,又暗藏“吃荔枝味冰淇淋很快樂”的現(xiàn)代雙關,將甄稀冰淇淋與純粹的快樂體驗緊密關聯(lián)。
游客戴上李善德同款的超大號唐帽,可以參與“頭圍挑戰(zhàn)”,也可以在哈哈鏡前體驗一把“令人頭大”的幽默,將主角特色與產品試吃巧妙結合?!胺喊堤枴贝蚩▍^(qū)則讓游客化身唐代情報員,既考驗記憶力又增添互動趣味。
這次沉浸體驗從游船設計到現(xiàn)場氛圍,再到互動游戲,都深度融入了大劇元素,真正實現(xiàn)了“邊吃邊玩邊追劇”的趣味IP營銷。
甄稀與《長安的荔枝》的聯(lián)名,抓準了“荔枝”這一核心紐帶。劇中吃荔枝難,而現(xiàn)實中,隨時可以享受新鮮荔枝風味,這種古今對比,自然帶出“留心荔枝不如荔枝流心”的傳播主題。品牌圍繞這一核心創(chuàng)意,展開線上線下多維度營銷,既借勢劇集熱度,又突出了產品賣點,讓消費者在追劇的同時,自然聯(lián)想到甄稀荔枝流心冰淇淋帶來的夏日滿足感。
隨著劇集在央視與騰訊視頻的熱播,甄稀打造的“文化+美食”營銷場景正在形成持久影響力。這個案例證明,成功的IP合作需要找到文化內涵、情感共鳴與產品特性的結合點,在尊重IP價值的同時發(fā)揮產品優(yōu)勢,實現(xiàn)品牌價值的有效沉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