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比亞迪又一歷史時刻!就在7月1日,一輛海鷗純電車從比亞迪卡馬薩里工廠的生產線緩緩駛下,標志著中國車企在南美最大經濟體扎下最深的根。
巴西這座總投資55億雷亞爾(約71億人民幣)、規(guī)劃年產能15萬輛的工廠,從破土動工到首車下線僅用時16個月,刷新了巴西工業(yè)建設的速度紀錄。
然而,聚光燈下的輝煌背后,是一條交織著技術突圍、文化碰撞與地緣博弈的荊棘之路。
正如巴伊亞州州長杰羅尼莫在致辭中高度評價:“比亞迪工廠在巴西巴伊亞州落成,不僅是產業(yè)發(fā)展的標志,更是巴西與中國合作的新篇章。
這也難怪歐洲媒體感慨:中國電車正在駛向全球。
美國媒體: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美國已經輸了,尤其是鋰電池領域。
日本媒體更是直言:日本抓住了燃油車時代,卻錯過了新能源時代。
外媒的感慨并非空穴來風。
比亞迪在巴西的成績,可以稱得上是“從零到統(tǒng)治者的閃電戰(zhàn)”。
2022年,比亞迪正式進入巴西市場,這個被歐美日韓車企盤踞百年的市場,怎么也沒想到,一家來自中國的車企,短短三年時間,會讓他們輸的如此徹底!
2025年上半年巴西銷量突破7.68萬輛,同比增長超200%,登頂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
更令人震撼的是其92.16%的純電動市場份額——每售出10輛巴西純電車,就有超過9輛來自比亞迪。
2025年5月,比亞迪以9.7%的零售市占率躍居巴西全品牌銷量第四位,將豐田、本田甩在身后。
旗艦車型漢EV售價高達60萬人民幣,總統(tǒng)盧拉更選用唐作為公務車,徹底擊碎“中國車=低端”的刻板標簽。
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在巴西擁有100家經銷商網絡覆蓋各大城市,自建電池工廠消化南美鋰礦資源,與殼牌合作鋪設充電樁——比亞迪將國內驗證的“垂直整合”模式完美復刻至巴西。
比亞迪在巴西輝煌戰(zhàn)績的背后,是無數次與危機的短兵相接。
中國車企的快速崛起,讓不少西方國家感到不安,以至于美西方政客開始通過輿論手段,對中國車企進行打壓。
甚至西方媒體不斷放大負面信息,影響公眾認知和政策制定,為比亞迪的本地化運營和市場拓展制造輿論障礙。
例如,在比亞迪巴西工廠的建設過程中,受制于文化差異等因素影響,被部分別有用心人士放大利用,對企業(yè)在海外的建設和發(fā)展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2024年底,巴西勞工部突襲檢查,指控分包商扣押工人護照、提供惡劣住宿環(huán)境。工廠被迫停工整改,輿論風暴席卷全球媒體。
比亞迪緊急解約違規(guī)供應商,將本土員工比例提升至70%,才艱難挽回聲譽。
面對比亞迪的碾壓式擴張,巴西本土車企聯(lián)合工會發(fā)起“保護民族工業(yè)”運動,游說政府提高進口關稅、設置技術壁壘。
比亞迪的應對堪稱精準——專為巴西開發(fā)乙醇混合動力版宋Pro,完美契合該國乙醇燃料政策,讓反對者啞口無言。
巴西消費者對售后服務的敏感度遠超預期。初期因備件供應延遲引發(fā)的客戶投訴,迫使比亞迪將售后響應速度納入KPI核心指標,并建立本土化培訓中心。
巴西戰(zhàn)役的勝利,只是比亞迪全球戰(zhàn)略的縮影,其“出海2.0模式”正重構國際汽車產業(yè)規(guī)則。
巴西工廠則肩負著撬動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市場的戰(zhàn)略支點作用。
2025年上半年,比亞迪海外銷量突破47萬輛,同比激增超170%,預計全年將跨越80萬輛大關。
當巴西街頭每10輛純電車中有9輛懸掛BYD徽標,當泰國出租車司機用中文說出“比亞迪”,當匈牙利政府為比亞迪工廠提供土地優(yōu)惠——這些場景宣告著:全球汽車產業(yè)百年格局,已被中國力量永久改寫。
這,不僅僅是比亞迪在巴西市場的故事,更是許多中國品牌全球化進程的一個縮影,充滿了市場隔閡、保護壁壘、政治風險和激烈競爭,每一項挑戰(zhàn)都意味著巨大的投入和不確定性。
當然,正是通過直面這些“不容易”,不斷調整策略、加大本地化投入、堅持技術創(chuàng)新和合規(guī)經營,比亞迪才得以在國際市場上初步站穩(wěn)腳跟,取得“了不起”的成績。
其經歷深刻說明,中國企業(yè)的出海成功絕非坦途,而是一場需要戰(zhàn)略定力、雄厚實力和持續(xù)韌性的長征。中國制造的崛起,從來不是風平浪靜的航行,而是在驚濤駭浪中鍛造出的、屬于這個時代的工業(yè)史詩。
比亞迪的每一步突破,都在為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和“中國品牌”的全球躍升積累寶貴的經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