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尼蘇達森林狼,1989年成立于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是該地歷史上第二支NBA球隊、NBA第40支球隊,在現今NBA30強中排名第26。成立至今,森林狼隊沒有更換所在城市,也沒有變更過隊名。
據說早在1986年,NBA批準明尼蘇達州成立新球隊時,當地就發(fā)起了征名活動(老美就愛玩這一套),最終經過層層篩選,在842名市議員(沒錯,議員)的投票表決之后,“森林狼(Timberwolves)”擊敗“極地(Polars)”,成為新球隊的名字(事后諸葛亮,“明尼蘇達極地”明顯沒有“明尼蘇達森林狼”朗朗上口嘛)。
當然,明尼蘇達州擁有美國最大的森林狼群種,狼的堅韌、團隊協(xié)作和領地意識也高度契合體育競技精神……這些官方套話就不必贅述了。
1989-90~1995-96:善良和藹之狼
和大多數其他球隊的logo一樣,籃球是個常見的元素。在一個灰色的籃球背景前,一頭藍、白兩色的狼頭眼泛綠光正視前方?;@球套著一個藍色內環(huán)和綠色外環(huán)。藍色內環(huán)在與狼交匯的部分與狼身融為一體。綠圈之下,有綠色的手寫小字體“Minnesota”,再下方則是藍色無襯線字體“Timberwolves”,與“Minnesota”形成一個底座,將“狼球”托起。
森林狼隊徽:1989-90~1995-96
據說初版隊徽出臺之前,時任球隊主席Bob Stein希望隊徽上的狼既要具有侵略性又要看起來不險惡。從效果來看,不險惡看起來確實做到了,logo中的狼確實沒看出危險性,反而是一副慈眉善目之相,甚至看起來它年紀也不小了。但要說侵略性嘛……據說兩眼綠光就是侵略性的體現。作為對真狼沒有什么印象的人,如果你說它的原型是下面這個,我也信。
球迷間有人親切稱呼狼隊為“哈士奇”,除了戰(zhàn)績,莫非這個也是主要的原因?
1996-97~2007-08:兇惡猙獰之狼1.0
1995年,森林狼選中了加內特,這是隊史的轉折點。第二年起,球隊連續(xù)八年進入季后賽??赡苁乔珊?,在1996年,球隊也更換了新隊徽。
森林狼隊徽:1996-97~2007-08
第二版隊徽一改前一版老狼溫文爾雅的姿態(tài),變成一頭大口張開露出獠牙面目猙獰的成年狼,一副從森林中咆哮而出直奔獵物的架勢。
個人覺得這是最好的一版隊徽。隊名中素有的元素都融合在這一幅并不復雜的logo中。甚至連底部的“Timberwolves”,也像一排鋒利的狼牙。美中不足的是,整個logo色調偏暗,并不顯眼。
2008-2009~2016-17:兇惡猙獰之狼2.0
就像上一次選中加內特后第二年改變隊徽一樣,這次在加內特出走波士頓一年之后,球隊再次修改隊徽。
森林狼隊徽:2008-2009~2016-17
新隊徽沒有大手筆的改動。將“Minnesota”字體調暗,其黑色背景由倒梯形改成正梯形。將“Timberwolves”調亮,凸顯了隊名。遺憾的是,“Timberwolves”所有字母的頂部和底部都進行了平整化處理,失去了上一版的銳利感。
至于核心的狼頭,改變了左臉的顏色,由淺灰變成深灰,原先的深藍色輪廓改成黑色灰邊。還給狼的右臉加了一塊白斑??傊?,這頭狼是灰色的,這可能也是港臺解說將森林狼稱作“灰狼”的由來。
整體上,這版logo突出了隊名字體的對比度,而狼頭的對比度似乎略有降低。加上隊名中字母形狀的改變,效果反而不如上一版。在這版隊徽的使用期間,森林狼隊年年樂透,每賽季平均不足25勝,是除了初版之外成績最差的一版。
2017-18至今:蒼涼不甘之狼
森林狼的整體戰(zhàn)績在聯(lián)盟里屬于下游,但在改變logo方面卻是不甘人后的弄潮兒。如今大受吐槽的圓形隊徽,森林狼即便不是始作俑者,至少也是跟風者。
森林狼隊徽:2017-18至今
既然是圓形,籃球再次回歸也就順理成章。在整體藍黑的框架中,靛藍色的籃球成了最淺色的元素。狼頭由正面怒視改成仰天長嘯,綠色的眼睛與映在籃球上的綠色星星(北極星?)“遙遙”對視。也許是星光閃耀的緣故,狼的鼻尖也映著綠色。
球隊全名圍繞著籃球環(huán)形分布成大約270度,由于配合狼的位置,字母分布并不對稱。
無論官方怎么詮釋,這頭狼比起前兩版顯得蒼涼、蒼老了許多,似乎在向夜空發(fā)出最后的宿命之嘯。
在仔細研究各隊隊徽之前,我對它們的熟悉程度顯然不能達到嘗鼎一臠的程度。有時候在沒有其他提示只有隊徽的情況下,看到狼隊這個隊徽,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這個:
然后想NBA沒有叫“鯊魚”、“海豚”的球隊,怎么會用這個做隊徽?哦,原來是森林狼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