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這樣:心里總覺得該做點啥,但就是不知道具體干啥好?沒動力,干著急。
別慌,這感覺挺常見。說白了,可能就是身邊缺了點“活例子”——那些日子過得不錯、做事也有模有樣的人。
試試這個法子:出門找“活例子”聊聊。
別自己悶頭瞎琢磨。主動去認識或者約見身邊那些狀態(tài)好、工作生活都挺順的人。大大方方請教一下:“看你最近挺順的,有啥經(jīng)驗能分享不?”
為啥這招有用?
● 能“充電”: 看別人干得好,你心里會想:“人家行,我試試也行吧?” 勁兒就來了。
● 學得會: 找比你厲害一點、但努力夠得著的人。他們的路更實在,比名人故事好模仿。
● 開腦洞: 聊著聊著,你會想:“咦?這事還能這么干!” 很多時候不是做不到,是沒想到
找誰聊?看這三點
1. 做出點成績的
2. 一直在進步的
3. 聊完讓你有點想法的
怎么聊?記住幾點
最好當面聊,更真切。
● 問點人家好回答、你也真感興趣的事,比如:“當初你是怎么開始的?” “你覺得做這事啥最重要?”
● 別打探隱私,重點是學人家的思路和方法。
● 聊完覺得有用的,回去試試看。有了點小進步,記得告訴人家一聲,人家也樂意聽。
為啥不靠看書看視頻?
書和視頻當然好,但那些成功人士離我們太遠了,道理都對,但具體到自己身上,有時候不知道怎么下手。身邊“活例子”的經(jīng)驗,更容易模仿,更能落地。
走出去的意義是啥?
就是讓自己親眼看看、親耳聽聽別人是怎么想、怎么做的。見得多了,腦子就活了:“哦,原來是這樣!” “還能這么干!” 最后發(fā)現(xiàn):“這事,我也能干,說不定還能干更好!”
人悶在家里,容易看不清自己,也容易沒想法。多出去跟人、跟事碰一碰,想法自然就來了,動力也就足了。
靠近厲害的人,你也會不知不覺變厲害一點。想法小不要緊,慢慢會變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