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惠安小屋圈」關注更多新聞、旅游、美食等。
今年高考,池店鎮(zhèn)三省小學的畢業(yè)生陳庚以總分675分的優(yōu)異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其勵志故事引發(fā)廣泛關注。今天,我們就一起去認識陳庚。
陳庚的小學時光在池店鎮(zhèn)三省小學度過。這所創(chuàng)辦于1917年的農村基層校,雖在資源上無法與市直校相提并論,但始終秉承曾子“三省吾身”的理念,將優(yōu)良家風轉化為校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教師辛勤耕耘。
北京大學新晉學子陳庚:我覺得(班主任)林老師是一個非常負責任又認真嚴謹(的老師),她當時從三年級開始在課后幫我們輔導奧數(shù)題。感謝母校對我的關心和支持,在小學里面我培養(yǎng)了扎實學習知識。
初中,陳庚進入泉州實驗中學就讀;高中,他以優(yōu)異成績來到泉州五中。在各階段學校的接力培育下,陳庚不斷成長進步。出分前兩天,陳庚心情忐忑。
北京大學新晉學子陳庚:出分前兩天心情比較忐忑,打開電腦看到分數(shù)的那一刻非常激動,像做夢一樣。我在福建省2025屆高考文科考試考了675分,全省第七名被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錄取。
陳庚也和我們分享了學習經(jīng)驗。他說,上課認真聽講,跟著老師節(jié)奏,用不同顏色筆標注重點、錯題和疑問;整理錯題,分析錯誤原因。
北京大學新晉學子陳庚:我覺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比如考試失利的時候,也不要太多焦慮,通過聽歌、跑步、看電視之類的方法,來幫自己接納消化。
各方助力護航共筑北大夢想
陳庚的成功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共同支持。父親陳道華來自江西,2006年來晉江工作,現(xiàn)定居池店鎮(zhèn)。陳道華說,從高二分科后,全家目標就明確指向北大,陳庚一步步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陳庚父親陳道華:北京大學去了兩次,還有他們老師之前跟我們陳庚有互動,最后一次試驗考的時候,說還是有那么一點點差距。經(jīng)過這么多朋友鼓勵,我們也讓小孩如愿完成這個心愿,比中了500萬元還激動。確實有點小激動。
看著陳庚同學一步步成長,班主任林麗容老師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她對陳庚同學寄予厚望,希望他不忘來時路,保持初心再接再厲。
陳庚小學班主任池店鎮(zhèn)三省小學教師 林麗容:陳庚是我一畢業(yè)來到這個學校帶的第一屆學生,感覺比我自己考上還幸福的感覺,祝福他以后在北京大學這塊沃土上發(fā)光發(fā)亮。
池店鎮(zhèn)御輦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曾煥銘也向陳庚送上“筆鋒出鞘破九霄,此心安處是吾校,雖非故土生,卻是村校榮。”牌匾表示祝賀。
池店鎮(zhèn)御輦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曾煥銘:從小學開始陳庚同學非常努力,為人非常謙和。學習非常自覺,跟我們曾子“三省吾身”的校風可以說是一脈相承。
作為一所百年老校,三省小學一直致力于為新晉江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務,陳庚的成功也是晉江教育均等化的生動體現(xiàn)。
池店鎮(zhèn)御輦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 曾煥銘:在基層校能走出北大學生我覺得不容易。1917年創(chuàng)校以來,一直把優(yōu)良家風轉變校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老師,用自己辛勤智慧,教好我們每一代學生。
展望未來征程綻放青春光彩
對于未來的大學生活,陳庚充滿期待。他計劃加入社團活動,認識更優(yōu)秀的同學,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與優(yōu)秀的教授老師交流學習。課余時間,他還想學一門攝影技藝。
北京大學新晉學子陳庚:我平常會拿相機出去拍拍照。我覺得攝影培養(yǎng)了我觀察生活的能力,可以讓我把瞬間的美定格成永恒。我經(jīng)常會去公園,比如觀察一棵樹、一顆種子、一朵花、一只蟲、一只鳥之類的。
從農村小學到北京大學,陳庚用努力和堅持書寫了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也為廣大學子樹立了榜樣。相信在未來的求學道路上,他將繼續(xù)綻放青春光彩,創(chuàng)造更多可能。
新晉江人是晉江的重要一份子,讓新晉江人子女享受到一樣的教育資源是晉江各有關部門一直在努力的事業(yè)。下一步,晉江還將引入具有地方特色課程,讓新晉江人學子更好地融入晉江,扎根晉江。
金榜題名
我校2019屆畢業(yè)生陳庚同學
在2025年福建省高考中取得總分
675分
(歷史組省排前15)
預錄取北京大學!
來源:晉江電視臺
進惠安爆料群
直接點擊以下關注回復【進群】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公眾號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