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的最大輸家既不是直接參與沖突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也不是一直攪動風云的美國。
竟然是一直在背后“吶喊助威”的歐盟。
7月18日,歐盟通過了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歐盟與俄羅斯之間的關系徹底決裂,同時也將自己的經(jīng)濟“按死”在原地。
歐盟對俄羅斯的制裁,為何會反噬自己?他又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變成了這場沖突的最大輸家?
歐盟新一輪制裁,自己打擊自己
當?shù)貢r間7月18日,身為歐盟委員會主席的馮德萊恩正式公開宣布,歐盟成員國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即將對俄羅斯展開第18輪制裁。
似乎是為了夸耀自己的勝利,馮德萊恩事后還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發(fā)布了一篇文章,聲稱歐盟的制裁,是為了打擊俄羅斯不休止的戰(zhàn)爭。
不僅如此,她還對歐盟未來的規(guī)劃做出了預告,表示歐盟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nèi),將會對俄羅斯持續(xù)進行制裁,直至俄烏沖突真正結束。
從馮德萊恩的表現(xiàn)來看,似乎對歐盟方面的制裁非常有信心,但自從俄烏沖突爆發(fā)以來,歐盟不是沒有對俄羅斯進行過制裁,就像這次,都已經(jīng)是第18輪制裁了。
前面17輪都沒能徹底打垮俄羅斯,馮德萊恩憑什么認為這一次就能讓俄羅斯“傷筋動骨”呢?
這就要說到歐盟制裁的具體內(nèi)容了。
此次制裁,基本上都集中在俄羅斯的能源產(chǎn)品方面,首當其沖的就是德國與俄羅斯聯(lián)合修建的兩條天然氣管道,北溪1號和北溪2號。
歐盟直接宣布徹底關停這兩條管道。
想當初,為了修建這兩條管道,德國可是下了大功夫,光是資金就花了上百億歐元,其中的人力物力更是不計其數(shù)。
現(xiàn)如今直接關停,德國多年以來的心血就徹底白費了,甚至沖突結束之后,這兩條管道都可能不會使用了。
或許有人會說,作為最大受害者的德國,難道就沒有提出什么反對意見嗎?
現(xiàn)任德國總理默茨的確發(fā)表了自己的態(tài)度,不過并不是反對,反而是支持歐盟的決定。
甚至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即便是特朗普親自下場勸告,希望能夠“搶救”這兩條管道,德國也不退后一步,堅持不再從俄羅斯進口天然氣。
要說德國找到了進口能源的“下家”,倒也罷了,關鍵是德國并沒有找到可以平替俄羅斯能源產(chǎn)品的國家。
所以說,該管道一旦禁止,對于德國的經(jīng)濟,甚至是整個歐盟的經(jīng)濟,都是毀滅性的打擊。
自己打擊自己,歐盟的操作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
清醒也成了一種罪,“團結”終成累贅
歐盟那么多國家,難道就沒有一個國家是清醒的嗎?
肯定是有的,像匈牙利、斯洛伐克這些國家,都對歐盟所謂的制裁持反對意見,在該制裁的首輪投票當中,也都投出了反對票。
他們認為,現(xiàn)如今歐盟的經(jīng)濟本來就大不如前,他們首先要做的應該是盡量為支柱經(jīng)濟的平穩(wěn)發(fā)展,而不是一味的給自己樹立外敵。
但歐盟委員會可不管這一套,他們喊著“歐盟團結”的口號,敦促那些反對的國家同意歐盟的決定。
但凡投票不通過,他們就會通過各種方式對投反對票的國家施壓,強迫他們改變想法,然后再次進行投票,一直到投票通過為止。
就像這次制裁當中的投票,斯洛伐克本來還投出了反對票,但在之后投票當中,斯洛伐克突然轉變了意見,投出了贊成票。
意見的突然轉變,其中的緣由,估計也只有歐盟內(nèi)部最為清楚了。
還真是應了中國那句俗語:在一群喝醉的人當中,保持清醒就成了一種罪。
美俄皆是贏家,只有歐盟輸了
歐盟現(xiàn)在的狀況,其實就像當初默克爾所預測的那樣:俄烏沖突的贏家不會是歐盟,但最大的輸家將會是歐盟。
俄烏沖突發(fā)展到如今的地步,俄羅斯和美國都已經(jīng)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他們都算是這場沖突的贏家。
俄羅斯的經(jīng)濟是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在這次俄烏沖突當中,俄羅斯的經(jīng)濟不僅沒有因為戰(zhàn)爭而崩潰,反而展現(xiàn)出了非常強大的韌性,甚至有復興的苗頭。
在戰(zhàn)場上,俄羅斯現(xiàn)在已經(jīng)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土地,有效的遏制了北約國家對俄羅斯周邊國家的侵蝕。
除了這些已經(jīng)得到的好處之外,雖然在能源方面遭受到了歐盟的制裁,但能源產(chǎn)品本來就是硬通貨,沒有了歐盟這個買家,還可以賣給其他人。
歐盟所謂的“嚴苛”制裁,根本起不到多大的效果。
至于美國,通過不斷向烏克蘭進行有償?shù)能娛略?,早就已?jīng)賺的“盆滿缽滿”了,而且特朗普還借助烏克蘭需要美國援助的心理,成功獲得了烏克蘭國內(nèi)的礦產(chǎn)資源開采權。
美國不僅沒有受到什么損失,反而還獲得了天大的受益。
反觀歐盟,在一次又一次的制裁和支援當中,逐漸淪為美國援助烏克蘭的中間商,不僅要為援助烏克蘭的軍事裝備“買單”,還要被迫接收美國各種不平等的關稅政策。
除了烏克蘭這個本身的受害者之外,歐盟就成了沖突的最大輸家。
參考資料:
歐盟通過對俄第18輪制裁方案——2025-07-18,新華社
默克爾:俄烏沖突沖突“總有一天會以談判結束”——2022-12-08觀察者網(wǎng)
國際觀察|烏克蘭危機升級三年 多方博弈仍在激化——2025-02-23,新華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