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那些事兒連載12
話說隋主楊侗在東都洛陽當皇帝,其實就是個傀儡,一點實權(quán)都沒有。真正掌權(quán)的是王世充。
剛開始,王世充還裝得挺謙虛恭敬,后來先殺了大臣元文都,接著又打敗了李密,于是開始得意忘形,野心逐漸暴露。到了皇泰二年(楊侗的年號)三月,他竟然自封為鄭王,還給自己加了只有帝王才能享有的九錫之禮。
王世充為了當皇帝,還搞了不少裝神弄鬼的把戲。他派人獻上所謂的“天賜”印章寶劍;又造謠說黃河水變清了(古人認為這是祥瑞);還抓了些雜鳥,在它們脖子上系上寫著“天命在王世充”的布條,然后放飛。這些鳥被老百姓抓到獻上來,他就給重賞。
他的手下官員大多知道這些都是騙人的,私下里議論紛紛。
自從李密失敗后,猛將程咬金(程知節(jié))和秦瓊(秦叔寶)就投降了王世充。這時程咬金對秦瓊說:“王公(王世充)這個人氣量小,又愛胡說八道,他那套做法跟跳大神的老巫婆似的,這種人怎么能成大事?咱們得趕緊想辦法另找出路?!鼻丨傄采钜詾槿?。
正巧唐朝的驃騎將軍張孝珉等人帶兵來攻打王世充。王世充就帶著程咬金、秦瓊等人到九曲城迎戰(zhàn)唐軍。
還沒開打呢,程咬金和秦瓊突然帶著幾十名騎兵向西跑出百步遠,然后下馬遠遠地對王世充拜了拜,大聲說:“承蒙您厚待,我們本想著報答您。但您猜忌心重,又聽信讒言,我們實在待不下去了,怕再待著有禍事,所以告辭了!”
王世充趕緊派人去追,可這兩人早就上馬,揚鞭飛奔,直接投奔唐軍大營去了。只把王世充氣得干瞪眼,又怕其他將領(lǐng)有樣學樣,心想不如先讓隋主禪位,正大光明地當皇帝,給大家封官許愿,或許能穩(wěn)住軍心。于是就收兵不打仗了,直接返回東都洛陽,逼著隋主楊侗寫禪位詔書。
楊侗不肯,王世充就把他徹底軟禁起來。然后假模假式地搞了三讓三勸的戲碼,才登基為帝。他改年號為“開明”,把隋主廢為潞國公,立自己的兒子王玄應為太子,王玄恕為漢王,其他兄弟宗族等十九個人也都封了王。
裴仁基和他的兒子裴行儼,原本是李密的部將,被王世充俘虜后投降了東都政權(quán)。裴仁基當了尚書,裴行儼當了大將軍,都很有威望。
王世充對他們起了疑心,這父子倆也感到不安,就和左丞宇文儒童等人密謀,想殺掉王世充,重新?lián)砹⑺逯鳁疃?。可惜事情泄露,王世充立刻殺了裴仁基、裴行儼父子,還滅了他們?nèi)濉?/p>
王世充覺得斬草要除根,又派自己的侄子王仁則和家奴梁百年,帶著毒酒去毒死楊侗。
楊侗被軟禁在含涼殿,行動不自由,只能每天拜佛祈求平安。當王仁則等人逼他喝毒酒時,他鋪開席子對著佛像禮拜說:“但愿從今以后,別再投生到帝王家了!”然后硬著頭皮喝下了毒酒。一時還沒斷氣,王仁則就用綢帶把他勒死了。
說來也怪,真是“銅山西崩,洛鐘東應”。這邊洛陽的楊侗被王世充毒殺了;那邊在唐朝都城長安被廢為酅國公的楊侑也“病死”了。而且兩邊都竟然不謀而合追謚他們?yōu)椤肮У邸薄?/p>
再說唐高祖李淵,因為天下群雄還沒平定,正在一邊打一邊拉攏。突然聽說泌陽有個土豪叫楊士林,聚集了一萬多人,襲擊了自稱楚帝的朱粲。
這個朱粲殘暴不仁,非常不得人心。突然聽說外面有軍隊打來,他的部下大多嚇得逃散了。朱粲帶著親信跑到淮源,跟楊士林打了一仗,沒多久又被打得大敗。
朱粲慌慌張張往回跑,一直跑到菊潭(今河南內(nèi)鄉(xiāng)西北),手下只剩不到一百個騎兵了。眼看皇帝是當不成了,只好派人到關(guān)中向唐朝投降。
李淵于是封朱粲為顯州道行臺(地方軍政長官),加封楚王,還派皇帝近臣、散騎常侍段確帶著詔書去慰問他。
段確到了菊潭,朱粲設酒宴招待他,非常熱情。這位段欽差是個出了名的酒鬼,看到酒就像螞蟻見了糖,一杯接一杯,喝了不下幾十杯,喝得高興過頭了,嘴上就沒把門的,笑著對朱粲說:“聽說老兄你喜歡吃人肉,那人肉到底什么滋味???”
朱粲知道段確是在嘲笑他,忍不住怒火中燒。
原來朱粲以前在淮河、漢水一帶搶掠時,專門抓婦女小孩,不是煮了就是蒸了當飯吃。他還對手下說過:“世上最好吃的就是人肉,只要別的國家還有人,咱們就不用愁餓肚子?!彼运看喂テ浦菘h,糧倉里的糧食都懶得要,常常一把火燒掉。
現(xiàn)在聽段確這么問,朱粲勃然大怒道:“人肉美味得很!尤其是醉酒者的肉,味道更美,就像吃糟豬肉一樣!”
段確一聽也怒了,罵道:“狂賊!你現(xiàn)在歸順了唐朝,不過是我大唐的一個奴才罷了,你還想吃醉人肉?”
朱粲這時也帶著酒勁,瞪著眼說:“吃你又怎么樣!”說完就指揮左右手下,當場把段確抓了起來。
段確只帶了幾個隨從,哪里抵擋得???全被捆了起來。朱粲下令,一刀一個,全殺了。然后吩咐士兵把尸體洗干凈烹調(diào)好,讓大家飽餐了一頓。
吃完人肉,朱粲索性把菊潭城里的老百姓也幾乎殺光了,然后直接跑去東都投降了王世充。王世充封他做了龍驤大將軍。
唐高祖李淵聽說段確被朱粲煮著吃了,頓時勃然大怒,立刻就要發(fā)兵討伐朱粲。但很快接到軍報,說朱粲已經(jīng)跑去投奔王世充了。李淵只好召集大臣們商量。
大臣們認為王世充現(xiàn)在勢力正強,不是一朝一夕能滅掉的,應該先儲備糧草,養(yǎng)好戰(zhàn)馬,磨快兵器,等軍備充足了,再出兵才能穩(wěn)操勝券。
于是李淵和部下制定了“租庸調(diào)法”的賦稅制度,以成年男丁為基礎,種田的要交租,服勞役的叫庸(也可以用布帛代替),按戶征收的叫調(diào)(布帛等實物稅)。定額分配力求平均。
又整編設置了十二支軍隊,分別駐扎在關(guān)內(nèi)(長安附近)的各個軍府,都用天上的星宿命名。每支軍隊設主將和副將各一人,平時監(jiān)督耕種,有事就帶兵打仗。漸漸地,唐朝兵精糧足,戰(zhàn)斗力越來越強。
這時,宇文士及還在濟北。他的妹妹宇文昭儀在唐朝后宮很得李淵的寵愛,李淵本人和宇文士及關(guān)系也不錯,就把他召回來封了個上儀同。同時,還有個前隋舊臣封德彝,和宇文士及一起歸順了唐朝。李淵本來覺得他這人諂媚狡詐不忠誠,讓他回家待著。但封德彝很會揣摩上意,找機會獻計獻策,居然也混了個內(nèi)史舍人的官,不久還升了侍郎。
唯獨民部尚書劉文靜,原本是開國功臣,很受李淵器重。后來在涇州打仗時,因為違抗軍令導致失敗,被撤職查辦。直至隴西平定后,才恢復了爵位官職,仍當尚書。
但劉文靜很不滿足,尤其是看到老相識裴寂當了右仆射(宰相之一),地位比自己高,功勞卻不如自己,更是憤憤不平。平時和裴寂討論事情,經(jīng)常鬧矛盾,兩人于是就結(jié)下了梁子。
碰巧劉文靜家里多次出現(xiàn)怪事,他弟弟劉文起就請了巫師來作法驅(qū)邪。巫師披頭散發(fā),嘴里叼著刀,念咒畫符。
劉文靜有個小妾失了寵,懷恨在心,就讓她哥哥上書告發(fā),誣陷劉文靜兄弟搞巫蠱詛咒皇帝。李淵就派裴寂去審問。冤家路窄,落到裴寂手里,自然被嚴刑逼供,定了死罪。
秦王李世民極力為劉文靜求情說:“當年在晉陽起兵時,是劉文靜首先提出大計,并且告訴裴寂的。入關(guān)以后,陛下對裴寂恩寵有加,對劉文靜就差多了。劉文靜心里有怨氣,這是有的。但說他謀反,絕對不可能!請陛下念他是開國首功,開恩赦免他吧?!?/p>
李淵還在猶豫,偏偏裴寂又進來對李淵說:“劉文靜這個人確實有才干,但心機深沉,為人陰險?,F(xiàn)在天下還沒完全安定,要是留下他,將來必是禍患?!?/p>
李淵聽了裴寂的話,點頭稱是,立刻下令把劉文靜兄弟抓起來,推出斬首。
劉文靜臨刑時長嘆道:“‘高鳥盡,良弓藏’,古人這話真是一點沒錯??!”
劉文靜死后,裴寂更受李淵寵信了。這時突然從太原傳來緊急軍報:劉武周正猛攻并州(太原及周邊地區(qū)),請求朝廷立刻派兵增援。李淵于是任命裴寂為晉陽道行軍總管,去協(xié)助太原都督、齊王李元吉守衛(wèi)并州。
裴寂剛奉命帶兵離開長安,就碰上一隊人馬押著一個草頭王(指稱帝的割據(jù)者)來長安獻俘。城門內(nèi)外,一隊人馬出去打仗,一隊人馬押著俘虜進城,真是刀槍林立,旌旗蔽日,場面威武壯觀。
各位猜猜,這個被抓來京城的俘虜是誰?原來是西涼(今甘肅武威一帶)的李軌。
李軌本是涼州(武威)的豪強,喜歡接濟別人,在鄉(xiāng)里很有威望,后來當了武威郡的司馬(輔佐郡守的官)。
自從薛舉在金城(今甘肅蘭州)稱帝割據(jù)后,李軌也想稱雄一方。他聯(lián)絡了當?shù)睾缽姾蜕贁?shù)民族部落,攻占了內(nèi)苑城(武威附近),自稱涼王。
薛舉派兵打他,反被他打敗。李軌趁機又攻占了張掖、敦煌、西平(今青海西寧)、枹罕(今甘肅臨夏)等郡,占據(jù)了整個河西走廊(甘肅黃河以西地區(qū))。
唐朝西征討伐薛舉時,曾派使者帶著李淵的詔書去河西,在詔書里稱李軌為“從弟”,讓他幫忙打隴右(甘肅東部)的薛舉。那時李軌還挺高興,派弟弟李懋到長安朝見。
李懋被李淵封為大將軍,和唐朝使者張俟德一起回河西,準備正式冊封李軌為涼王兼涼州總管。
哪知道李軌已經(jīng)先稱了皇帝,改年號“安樂”。等張俟德帶著冊封詔書到了,李軌居然擺著皇帝的架子在朝堂上召見他。
張俟德當場據(jù)理力爭,李軌才稍微收斂了點,私下召集手下商量說:“李淵已經(jīng)得了天下,看起來是天命所歸。我不如去掉皇帝稱號,接受唐朝冊封,向東方(指長安)稱臣吧?”
他的尚書右仆射(宰相)曹珍卻說:“我們大涼國已經(jīng)擁有整個河西,是個帝國了,干嘛再去接受別人的冊封?如果非要向強大的唐朝低頭,那就學當年南梁的蕭詧對待西魏的辦法:在自己國內(nèi)稱皇帝,對唐朝稱臣?!?/p>
李軌點頭說:“這個辦法好!”于是寫了份謝恩表,派左丞鄧曉跟著張俟德一起去長安呈送。
李淵拿起表文,剛看了開頭兩句:“皇從弟大涼皇帝臣軌,奉表兄大唐皇帝陛下”,就火了:“李軌喊朕為兄長,還自稱大涼皇帝,這明擺著是不肯老老實實稱臣啊!”立刻把鄧曉關(guān)進大牢,又寫信給吐谷渾,讓他們出兵攻打李軌。
吐谷渾是鮮卑的一個分支,在西北建立政權(quán),時叛時降。隋煬帝曾派兵打過他們,他們的首領(lǐng)伏允被打敗逃到黨項(羌族部落)。伏允有個兒子叫慕容順,曾在隋朝當人質(zhì),留在長安。隋末大亂,伏允趁機收復了故地。唐朝建立后,李淵和吐谷渾講和,把慕容順送回吐谷渾。伏允很高興,愿意向唐朝進貢稱臣。
伏允接到李淵的信,立刻發(fā)兵進攻河西。李軌不得不派兵去抵擋,國內(nèi)兵力就空虛了。
李軌有個部將叫安修仁,被李軌任命為戶部尚書,和吏部尚書梁碩有矛盾。李軌的兒子李仲琰也因為梁碩對他不夠恭敬,就和安修仁勾結(jié)起來,在李軌面前說梁碩的壞話。李軌聽信讒言,竟然用毒酒害死了梁碩。
梁碩曾經(jīng)是幫助李軌起家的功臣,他被殺后,李軌的手下都人心惶惶,很多人暗中起了異心。
安修仁的哥哥安興貴,卻在唐朝做官。他和弟弟有書信往來,了解了河西的虛實,就給李淵上書說:“我愿意去涼州勸說李軌歸降?!?/p>
李淵召見安興貴,問道:“李軌占據(jù)河西,自己都當皇帝了,光憑你一張嘴能說得動他?”
安興貴回答:“我家世代住在涼州,很有威望,當?shù)貪h族和少數(shù)民族都信服我家。我弟弟安修仁現(xiàn)在就在李軌手下,很得李軌信任。李軌要是聽我的勸,那最好不過;要是不聽,我也可以找機會里應外合干掉他,肯定能成功?!崩顪Y就派他去了河西。
安興貴很快就到了涼州,由他弟弟安修仁引薦,被李軌任命為左右衛(wèi)大將軍。安修仁趁機對李軌說:“涼州地處偏僻,財力有限,人口凋敝。雖然有十萬精兵,但地勢無險可守,終究難成大業(yè)。而且西北緊挨著戎狄部落,他們不是我們同族,遲早會成為我們的禍患。如今大唐占據(jù)長安,基本平定了中原,戰(zhàn)必勝,攻必取,統(tǒng)一天下是遲早的事。如果我們把河西之地獻給唐,唐一定會世代封賞我們,比當年歸順漢光武帝的竇融還要風光!”
李軌猶豫了半天,突然激動地說:“李淵在東方當皇帝,我為什么不能在西方當皇帝?你今天從東邊來,該不是給唐當說客的吧?”
安興貴趕緊謝罪說:“古人說‘富貴不歸故鄉(xiāng),如衣錦夜行’。我們同宗兄弟都蒙您委以重任,哪敢有二心?我剛才說的那些話,只是表達一點愚見,具體怎么辦,還得您自己拿主意??!”李軌聽了沒再說話。
安興貴退下后,立刻和弟弟安修仁秘密聯(lián)絡當?shù)厣贁?shù)民族部落,里應外合,一舉攻破了涼州城。李軌戰(zhàn)敗被俘,安興貴兄弟把他押送到了長安。
李淵斥責李軌不識時務、負隅頑抗,下令把他斬首于長安西市。然后封安興貴兄弟為左右武侯大將軍,賞賜了田宅和金銀布帛。河西地區(qū)就此平定。
算起來,李軌從稱帝到滅亡,不過短短三年。
那個被關(guān)起來的鄧曉也被放了出來,入朝謝恩。他歡天喜地,手舞足蹈地向李淵慶賀。
李淵板著臉說:“你不是涼國的使臣嗎?你的國家亡了,你不難過;你的主子死了,你不悲傷;反而想拍朕的馬屁取悅朕,可見你是個奸佞小人!你對李軌都不忠心,難道會真心為朕效力嗎?”說完就把鄧曉轟了出去。
鄧曉羞得滿臉通紅,灰溜溜地走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