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覃在昨天發(fā)布了《孫中山承認,自己蛻變?yōu)槭澜缂壍母锩遥谝粋€小奴的一念之間》一文到“覃仕勇說史”上,文中講到:1896年10月,孫中山在倫敦不幸蒙難,被關押了整整12天,幸得他的英國老師康德黎和孟生不遺余力的奔走呼吁,終于重獲自由。
由于國內(nèi)正在通緝自己,孫中山干脆就停留在倫敦,一方面寫他的《倫敦蒙難記》,另一方面申請了大英博物館半年的讀者證,在大英博物館潛心讀書,研究歐洲政治,梳理自己的思想,為以后的“三民主義”出籠奠定了基調(diào)。
時間一晃就過了九個月,孫中山對中國改造的思想漸趨系統(tǒng)化,該出關了。
倫敦的華僑很少,也沒有什么中國留學生,難有作為,考慮再三,他決定重返日本,因為,日本與中國毗鄰,消息靈通,不但在大量中國留學生,當日與摯友陳少白分別,陳少白還羈留在橫濱。
這么想著,孫中山便坐不住了,1897年7月1日,搭乘上“努美丁”號輪船,離開了倫敦,一路飽經(jīng)風浪,于8月3日抵達橫濱。
在這里,有必要交待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
話說,日本政府目睹滿清政府已經(jīng)日薄西山,為了謀取自己的在華利益,有意培植在華新勢力,遂未雨綢繆,派人去中國調(diào)查中國的革命力量,物色培植對象。
日本外務省撥出了一大筆專款讓日本著名政治家犬養(yǎng)毅來做這件事。
犬養(yǎng)毅有點像中國戰(zhàn)國時期的孟嘗君,家里豢養(yǎng)著一大幫門客。
他向外務省推薦了自己的三個門客宮崎滔天、可兒長鋏、平山周。
如此一來,這三個門客就成為了外務省咨議官,興沖沖地到中國公費旅游了一番,卻一無所獲。
就在他們正感到無法回國交差之際,孫中山用英文寫的《倫敦蒙難記》在世界范圍內(nèi)傳播開了。
他們在香港遇上了回國述職的日本駐倫敦武官宇都宮太郎。
宇都宮太郎全文拜讀了署名為“孫逸仙”的《倫敦蒙難記》,溫馨提示:有困難,找逸仙,要了解中國革命,孫逸仙是全世界都知名的中國革命家,只要找到他一問,那就什么者清楚了。
說起來,孫中山署名“孫逸仙”,也有一段逸事:當年,他在廣州受洗入基督時,起了教名為“日新”。
這個“日新”,是攫取自《大學》之中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的兩個字。
廣州是粵語區(qū),牧師根據(jù)“日新”的粵語諧音寫成了“逸仙”。
平山周等人在中國只聽說孫文之名,不知“孫逸仙”是何許人也。
為了找到孫逸仙,平山周專門買了一本《倫敦蒙難記》進行研究,對照里面的信息,大致推斷出孫逸仙即是孫文。
于是,他們不斷在廣州、澳門、香港等地尋訪孫文的足跡。
終于,他們在香港一個叫山本的人口中得知,寓居在橫濱的陳少白是孫文的生死之交,只要找到陳少白,便可以找到孫文。
三人大喜過望,馬不停蹄地前往橫濱拜訪陳少白。
在陳少白的寓所里,給他們開門的是一個溫文爾雅的中年人。
這個中年人非常有禮貌地告訴他們:“少白先生已經(jīng)到臺灣去了?!?/p>
三人的心一下子就沉了下去。
但是,找陳少白只是此行的初級目標,找孫文才是終極目標。
他們不死心,向這個中年人打聽孫文的消息。
這個中年人笑了,輕輕地說了一句:“鄙人姓孫,名文?!?/p>
“啊?你就是孫文?”
三人驚叫了起來,接著,都擁上去,抱著中年人大笑了起來。
當日,他們幾個人開展了一番長談。
宮崎滔天是個崇俠尚義的直性漢子,一下子就被孫中山那充滿激情的談吐所征服了。
后來,他寫了《三十三年之落花夢》一書,大贊孫中山當日的言論,稱:
“彼何其簡而能盡乎,言貫理義之精,語夾風霜之氣,若不勝如焰之熱情,燃而向上……彼其胸中,見數(shù)萬甲兵;彼其度量,可容卿百輩。”
他也從該日起,成為了孫中山的死忠粉,從此死心塌地,終其一生,鞍前馬后,追隨孫中山。
有趣的是,1913年2月10日,孫中山作為全國鐵道督辦訪日,《東京朝日新聞》在2月14日的副刊上寫了一則關于孫中山的新聞,還刊登了一張相片,上面有孫中山寫在宮崎滔天的短外罩里子上的字:“東方之無賴兮惟此公奇?!?/p>
即孫中山曾戲稱宮崎滔天為“東方之無賴”。
話說回來,三人找到孫中山后,帶去見過犬養(yǎng)毅。
平周山負責陪孫中山去找旅館。
在數(shù)寄屋橋旁的一家名叫“對鶴館”的旅館里,平山周代筆登記住宿。孫中山處于流亡狀態(tài)中,不便公開身份。
那么登記簿上填什么名字呢?
平山周沉吟片刻,想到適才經(jīng)過的日比谷公園附近中山忠能侯爵官邸,就在登記簿上信手寫下“中山”兩字。
但是,中山在日文里只是姓,還要寫個名。
平山周還在思索,孫中山已經(jīng)接過登記簿,在“中山”下面寫了個“樵”字。
孫中山笑著向平山周解釋說,這個意思表明自己是“中山的山樵”。
此后,孫中山就以“中山樵”的名字在日本從事革命活動,先是被人們?yōu)椤爸猩较壬?,后來人們又在“中山先生”前面加一個“孫”字,久而久之,“孫中山”就成為一個震爍寰宇、廣為人知的名字。
這,是平山周最初無論如何也料想不到的。
孫中山曾稱贊平山周是一個“真君子”,待之以誠,將之視為心腹。
但是,1907年9月,平山周在為準備發(fā)動防城起義購運日械的時候,有意了泄露機密。
孫中山大為惱怒,從此對之不再信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