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過詠物詩、邊塞詩,你聽過“投贈詩”嗎?
投贈詩,即作者寫給具體的人的詩歌作品,或者說作者專門賦詩送給某個人。如李白的《贈汪倫》。
我們對投贈詩并不陌生,有很多名篇,我們都讀過。今天,詩詞君要介紹九首“投贈詩”,一起來看看,這些經(jīng)典的投贈詩里,藏著怎樣的情感吧!
01
李白感謝汪倫來為自己送行,寫詩相贈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李白前往涇縣游歷,在此地遇到了汪倫,兩人結(jié)為好友,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
李白將要離開時,汪倫前來送行,李白寫下這首詩表達對汪倫的謝意。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千古名句,讓人不斷吟詠。
02
孟浩然想得到張丞相的引薦,寫此詩相贈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孟浩然想入仕,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給予引薦。
“欲濟無舟楫”意為我想渡湖,卻苦于找不到船只,實際意思就是自己想出仕做官,卻苦于找不到門路,希望得到張丞相的推薦。
03
張籍為了拒絕李師道的拉攏,寫此詩相贈
《寄東平李司空師道》
唐·張籍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
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
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zhí)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中唐以后,藩鎮(zhèn)割據(jù),他們用各種手段,勾結(jié)、拉攏文人和中央官吏。平盧淄青節(jié)度使李師道想要拉攏張籍。
張籍是韓愈的大弟子,一直主張國家統(tǒng)一。可是,又不能明著得罪李師道,張籍于是寫了這首以女子拒絕情人的詩,喻意拒絕李師道。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千古流傳,字面意思是說,我已經(jīng)有夫君了,將你贈我的明珠歸還,只恨我們相逢的太晚了。
喻意是我早已決定效忠朝廷,所以,只能拒絕你的征召。
04
朱慶馀想問張籍,自己應(yīng)試是否有希望,
而相贈此詩
《近試上張籍水部》
唐·朱慶馀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唐代應(yīng)進士科舉的士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風氣。
臨到要考試了,朱慶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以新婦自比,以新郎比張籍,以公婆比主考,寫下了這首詩,征求張籍的意見。
在詩中,朱慶馀寫新媳婦將要拜見公婆時,低聲問夫婿,我畫的眉時興嗎?公婆會喜歡嗎?
實則是想問張籍:我的文章好嗎?您看,可以中舉嗎?形象生動,讓后世稱贊不絕。
05
為了答謝朋友對自己的問候,韋應(yīng)物回贈此詩
《寄李儋元錫》
唐·韋應(yīng)物
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此詩是韋應(yīng)物在滁州任職時所作,李儋、元錫,是韋應(yīng)物的詩交好友,在長安與韋應(yīng)物分別后,曾托人問候。次年春天,韋應(yīng)物寫了這首詩寄贈以答。
韋應(yīng)物在滁州任職時,長安發(fā)生了叛亂,這種形勢下,他感慨國家及個人的前途,覺得茫茫一片。
身體生病,想要歸鄉(xiāng),可是,看到百姓貧窮逃亡,卻又自愧沒有盡到職責。
在這樣兩難的情況下,詩人祈盼著朋友的來訪,能夠一起聊一聊,排解心中的愁緒。
每一首投贈詩都有其目的,或為愛情,或為朋友;或為感激,或為唱和。
希望所有的問候都能得到回應(yīng),所有的牽掛,最后都是平安。
內(nèi)容來源于:唐詩宋詞古詩詞,如有侵權(quán),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