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這輪暴雨是沒完沒了,還在持續(xù)。7月28日,受強降雨影響,北京市密云區(qū)、懷柔區(qū)、延慶區(qū)多地出現(xiàn)洪水和山體滑坡,多個村莊受災,有的居民半夜睡覺時遇到漲水,所幸被同村村民叫醒后撤離到安全區(qū)域。
那么這輪暴雨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與2023年“杜蘇芮”臺風主導的暴雨不同,這次災害是典型的暖區(qū)暴雨,也就是沒有明顯冷空氣介入,全憑副熱帶高壓西北緣的西南暖濕氣流唱主角。而這股氣流撞上燕山山脈后劇烈抬升,又不斷孵化出雷暴云團。云團會不停的移動,只要稍微動一下,外圍的暖濕氣流輻合區(qū)域就會有變化,所以降雨的落區(qū)也會隨著發(fā)生變化,如同接連駛過的列車,在懷柔、密云等地持續(xù)傾瀉暴雨,氣象學稱此為“列車效應”。
那密云為啥就成了暴雨的“主戰(zhàn)場”呢?整體來看,這是因為暖濕氣流和地形相互疊加的影響,“列車效應”更容易出現(xiàn)在山區(qū)地形的附近,而北京北部有太行山等山脈,副高邊緣的西南暖濕氣流在山前被抬升,水汽上升冷凝成雨,并且容易觸發(fā)強對流積雨云,特別是在山區(qū),這種地形抬升作用使得局地降水更加極端。
當然,除了暴雨,大家也要注意次生災害,山區(qū)大量降水滲入巖層之后,會導致巖土結構松動甚至崩塌,特別是在前期已經(jīng)飽和或舊傷未愈的地段,風險極高。這也是為什么這兩天北京市不少景區(qū)關閉,包括雁棲湖、黑龍?zhí)?、云蒙山等等,都是典型的“易滑區(qū)”。
大家最近一定要及時關注氣象部門發(fā)布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了解強降雨可能帶來的危害,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在強降雨期間,盡量減少外出,避免前往山區(qū)、河谷等危險地帶。提前儲備必要的生活物資和應急藥品,以備不時之需。
北京的這場強暴雨仍在持續(xù),截至28日24時,這場持續(xù)強降雨已經(jīng)造成30人遇難,其中28人來自暴雨核心區(qū)密云,延慶另有2人。從現(xiàn)場畫面我們可以看到,暴雨引發(fā)了洪澇,很多積水無法第一時間排出,導致停在小區(qū)里的汽車全部沖走,水的深度甚至淹沒了汽車前引擎蓋,很多居民只能眼睜睜看著汽車被沖走,無奈的感嘆“完了”。
不僅如此,在這場暴雨中,136個村莊陷入黑暗,通信光纜斷裂62條,1825個基站停止工作;31處道路被泥石阻斷 ; 80332人被迫逃離家園,密云16934人、懷柔10464人、房山9904人,組成浩蕩的遷徙隊伍。
而在這場暴雨中,無人機空投物資、兩棲車跋山涉水、衛(wèi)星電話連通受災區(qū),無數(shù)救災人員奮戰(zhàn)在災情一線,就在昨天,北京密云區(qū)葡萄園村,強降雨導致村莊大面積被淹,有群眾被困。村民們就自發(fā)行動起來,利用鏟車,協(xié)助消防人員救出被困群眾。
村民介紹,有人拉了3船救出17人,還有人用鏟車救出80多人,他們不顧個人安危,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不僅如此,這些平民英雄還給消防員當起了“活地圖”,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沾滿泥漿的褲腿和磨出血泡的雙手。
這樣的救援力量正從四面八方匯聚。在懷柔琉璃廟鎮(zhèn),400名部隊官兵與150名消防隊員組成人墻,用鐵鍬清理街道上厚重的淤泥。當陸路交通徹底癱瘓,多架無人機騰空而起,向21個孤島村落空投3000份應急物資。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目前救援仍在繼續(xù),致敬這些平凡英雄!愿大家都平平安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