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媽
來源丨微信公眾號“三個媽媽六個娃”
ID:pkumum
前兩天,我在網(wǎng)上刷到了“武大男生被誣陷”這件事兒。
真是越看越生氣。
忍不住上來吐槽幾句。
我先給大家簡單還原一下這件事兒的經(jīng)過。
這事兒其實發(fā)生在兩年前,只不過前兩天才正式宣判。
時間回到2023年7月,武漢大學的女生楊某和男生肖某在圖書館里,相向而坐自習。
兩個人并不認識,但是楊某發(fā)現(xiàn)肖某多次用手摩擦大腿根部,于是就把手機探到桌下錄了幾段視頻。
(圖源網(wǎng)絡 楊某拍攝的視頻畫面)
然后楊某突然在安靜的自習室里大聲斥責肖某性騷擾。
剛剛步入大學不久的肖某可能是被這突如其來的指責嚇懵了。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楊某就要求肖某寫道歉信,承認“犯錯”“做了下流的事”并錄音。
圖源網(wǎng)絡
可能想盡快結(jié)束這場眾目睽睽之下的羞辱和惶恐,也可能是出于別的原因。
肖某居然同意了寫道歉信。
他也許以為這樣就可以息事寧人。
結(jié)果第二天,楊某就把視頻和道歉信交給了輔導員,并要求肖某寫下第二封更加詳盡的書面道歉信,還要求取消肖某的評優(yōu)和保研資格。
輔導員說需要第三方介入才能定性,楊某認為學校偏袒肖某,然后以“受害者”的姿態(tài)把這件事發(fā)到了網(wǎng)上。
題目是“關(guān)于我在武漢大學圖書館受到性騷擾這件事”。
這篇文章很快被轉(zhuǎn)發(fā),很多不明真相的網(wǎng)友對楊某的遭遇感到同情。
潮水般的謾罵和詛咒涌向了肖某,還有人把他的照片制作成花圈和遺像,導致他精神崩潰,被診斷為創(chuàng)傷后應激障礙,一度休學,幾度要自殺。
據(jù)說,肖某的爺爺也因為受到這件事兒的影響而離世。
學校面對洶涌的輿論,也出面表態(tài),給了肖同學記過處分。
圖源網(wǎng)絡
2024年2月,心力交瘁的肖媽媽第一次在網(wǎng)絡上發(fā)聲,她解釋,兒子從小就患有特應性皮炎,事發(fā)時因天熱濕疹復發(fā),動作實為隔衣抓癢,并提供了多年就診記錄、購藥憑證及醫(yī)學診斷證明。
圖源網(wǎng)絡
但楊某不接受這個解釋,2024年6月,她將肖某告上法庭,期待將肖某的“罪名”坐實。
好在法律是公正的。
經(jīng)過漫長的審理后,2025年7月25日,判決終于出來了。
法院駁回了楊某的全部訴訟請求,認定肖某行為不構(gòu)成性騷擾。
關(guān)鍵依據(jù)是:
1、5名醫(yī)學專家結(jié)合視頻論證,肖某的動作節(jié)奏、幅度不符合自慰特征
,更符合皮膚病引發(fā)的無意識撓癢;
2、監(jiān)控顯示雙方全程無交流,肖某無針對性意圖
3、道歉信內(nèi)容模糊且系在壓力下簽署,不能作為直接證據(jù)
真相終于大白,但是受到嚴重打擊的肖某和他的家人,人生已經(jīng)殘破不堪,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從創(chuàng)傷中恢復過來。
而楊某現(xiàn)在的日子也不太好過,據(jù)說,現(xiàn)在網(wǎng)友的矛頭轉(zhuǎn)向了她,她的研究生論文都被扒了出來,各種質(zhì)疑聲不斷。
真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
當正義的回旋鏢扎向自己的時候,不知道她是否有過一絲后悔。
我看網(wǎng)上說,她現(xiàn)在仍然在網(wǎng)上囂張嘚瑟,炫耀自己很快就要美美讀博。
果然,良心這種東西,不是人人都有的。
看完整個事件以后,可能有很多人都替肖某感到憋屈。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明明自己沒做,為啥還要承認,而且還不止一次地寫下道歉信?
難道不應該第一時間就掀桌為自己爭辯么?
我最初的感受也是如此,但是后來看了肖某過往的一些經(jīng)歷后。
我突然有點理解他了。
為啥有些孩子被冤枉
卻不會為自己爭辯?
網(wǎng)上關(guān)于肖某的報道并不多。
但有兩段描述,讓我印象深刻。
一段是,肖某媽媽說她從小對孩子進行嚴苛教育。
與女同學發(fā)生糾紛、打架,無論對錯,回家都要罰跪,高三畢業(yè)前,都是家長接送上學,與社會幾乎脫離,沒有處理事情的能力。
還有一段是,肖某從小到大的成績優(yōu)異,高中推薦保送排名為年級第22名、全班第1名,同時被南開大學錄取。
從這我們可以大致猜出,肖某為啥面對楊某的指控會如此地惶恐不安。
當順從乖巧成為生存本能,維權(quán)就成了超綱題。
他甚至為了不把事情鬧大,寧愿寫下歪曲事實的道歉信。
在和楊某的對話中,他還提到自己是母親一輩子的心血。
當然,楊某的咄咄逼人可能也嚇到他了。
他想退一步海闊天空,盡快逃離讓自己感到羞恥的現(xiàn)場。
再加上楊某狂轟亂炸,說寫了道歉信就原諒他,涉世未深的他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信以為真。
第二次的時候,情況也大致如此。
只能說這孩子太單純、太老實了,沒見過人心險惡,別人輕易承諾就信以為真。
當然,我們說這些不是為了指責誰,也不是為了批評誰。
作為整個事件的受害者,肖某還有他的家人已經(jīng)承受了巨大的傷害。
克己復禮的老實人,莫名其妙地遭受了一場無妄之災。
他們應該得到更多的幫助和支持。
很多人都喊話武大,希望撤銷肖某的處分,并支持肖某反訴楊某的誹謗行為。
對此,我非常贊同!
如果誣告者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那以后類似的悲劇可能時有發(fā)生。
同時,這件事兒也讓我們不得不反思。
在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如何教會他們面對他人的指責和攻擊?
當有人無故指責的時候
如何教會孩子自保?
作為兩個孩子的老母親,看完這件事兒以后。
我也忍不住代入了一下。
在這個魚龍混雜的社會,我的兩個孩子也難保不會遇到一些無辜的指責、造謠甚至誹謗。
那他們能頭腦清醒地步步為營,保護好自己么?
也很難說。
我猜,他們可能會為自己爭辯,但面對兇神惡煞的對手,他們也可能會亂了方寸,不知所措。
所以,從現(xiàn)在起,我打算告訴他們3件事。
1、被冤枉時,要勇敢為自己發(fā)聲
很多惡人喜歡虛張聲勢,想第一時間用氣勢壓倒別人,故意大聲吆喝,讓周圍的人以為TA有理。
膽小一點的孩子就容易被這種陣勢嚇到,亂了方寸,甚至可能被氣哭,被氣得說不出話。
這就更助長了對方的氣焰,沒理也得攪三分。
被冤枉時的沉默,是遞給施暴者的第二把刀。
所以要告訴孩子,如果自己沒做過,就不要怕。
有理不在聲高。
要勇敢為自己爭辯,咱不惹事,但也絕不怕事兒。
任何指責、控訴都是要講證據(jù)的,而且是“誰主張誰舉證”,沒有證據(jù),對方就是惡意誹謗、誣告。
教孩子三句硬核回懟:
“你有證據(jù)嗎?”
“我沒做過,拒絕接受誣陷!”
“咱們到派出所調(diào)監(jiān)控,看看到底誰在說謊。”
2、不要總想著息事寧人,
也不要擔心事情鬧大
不要覺得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人指責很難堪,總想著快點逃離,甚至不惜委曲求全,向?qū)Ψ降狼?,以求息事寧人?/p>
因為惡人是沒有良心的,TA不會因為你做出退讓,就放過你,理解你。
相反,TA們最擅長的就是專挑軟柿子捏。
一旦看出你好欺負,TA就會步步緊逼,得寸進尺,蹬鼻子上臉,把你吃干抹凈,好處占盡。
所以,面對這種人,就不要想著“退一步海闊天空”了,也別擔心事情鬧大。
在這個輿論社會,有時候反而不怕事大,因為關(guān)注度=真相的加速器,事情鬧得越大,越容易讓謊言現(xiàn)形。
所以,面對張牙舞爪的小人,先穩(wěn)住別怕,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3、千萬別隨便寫什么書面文件,
或者簽什么字
有時候,我們是沒必要那么計較的,比如一點小事,或者一些小誤會。
為了不浪費那么多時間,我們道個歉,趕緊撤退,不和爛人爛事糾纏,這也是一種智慧。
但也要分人分事兒。
如果已經(jīng)到了被污蔑“性騷擾”這種程度,或者已經(jīng)上升倒到“違法”層面了。
絕不輕易道歉,更不能寫下什么書面文件,或者隨意簽字。
因為一旦落實倒書面,后面要想再翻案,就需要花幾倍的精力來自證清白。
這對自己是非常不利的。
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或者及時給父母打電話,別掉入對方的圈套,別給對方留下把柄。
反問對方,讓他拿出證據(jù),不行就報警,反正咱又沒做錯,who怕who啊。
對吧?
最后,在這個復雜的世界里,我們既要教孩子與人為善,更要教會他們捍衛(wèi)自己的邊界。
畢竟,善良長出牙齒,才是真正的美德。
我們也期待武大對這件事兒,能給出一個公平合理的處理結(jié)果,更希望惡人得到相應的懲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