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公眾號:九行Travel(ID:jiuxing_neweekly),作者:良豪,九州旅游信息網(wǎng)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
“去拍飛機嗎?不在廣州,在廈門。”
一個半月前,我認識的一位飛友同好發(fā)來一組信息,其中夾帶著一張飛機和傳統(tǒng)閩南古厝同框的照片——飛機機翼和古厝屋脊上的鎏金神獸似擦肩而過,讓人眼前一亮——這種獨特的風景照,可太神奇了吧!
△飛機和閩南古厝打個照面,這是廈門才能擁有的獨一無二的視覺奇觀。(圖/良豪攝)
真正神奇的地方則在照片之外。社交媒體上,“到廈門拍飛機”話題成了爆火的城市熱搜。廈門機場所在的殿前街道更曾發(fā)布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光是去年就接待了數(shù)十萬名拍飛機的人。
原本自帶文藝范兒和沙茶面香味的“海上花園”廈門,因為火爆的“拍飛機熱潮”,增加了幾分賽博朋克的氣質(zhì)。不少人紛紛分享自己成功“追飛機”的經(jīng)歷,讓蹲守在評論區(qū)里的網(wǎng)友直呼羨慕和驚奇。有人發(fā)出“這是飛機模型嗎”的提問,很快就得到了肯定的回復:“這是廈門限定的城市魔幻奇景?!?/p>
之所以是“限定”,是因為目前緊挨著廈門市中心的老機場,未來將遷至25公里外的翔安大嶝島。換句話說,“閩南紅瓦遇見鋼鐵機翼”的一幕,極可能將不復存在。
在廈門拍飛機,為什么能夠成為人人向往的社會現(xiàn)象?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身為半個飛友的我特地在6月中旬去了一趟廈門,沉浸式地體驗了一次追飛機的旅途。
閩南古厝遇上大飛機,得靠運氣
在講體驗之前,我們先要了解嵌在廈門島北部的高崎機場。這座在20世紀80年代投用的著名干線機場,距離廈門市中心僅僅只有6.5公里,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常年只有一條跑道供飛機起降。
但這一缺點恰好成了在廈門看飛機最大的優(yōu)點。因為是單跑道運行,航班起降高度集中,且地處城市鬧市邊緣,追拍飛機自然也成了一件更容易的事情。
社交平臺上,以“拍飛機”為主的旅行攻略不勝枚舉,都替大家圈好了重點。比如坐落在殿前社區(qū)的清水宮,以及不遠之處的朝天宮,就是其中兩個最熱門的拍攝點,經(jīng)典的“閩南紅瓦遇見鋼鐵機翼”場景就在這里不定時出現(xiàn)。
我抵達清水宮的時候雖然才上午9點,但是院子里已經(jīng)站滿了慕名而來的游客。特地來此給媽祖上香的信眾只是少數(shù),清水宮外幾乎坐滿了來抓拍大飛機擦過古厝那一瞬間的“飛機信眾”。
△院子里坐了不少專門來拍飛機的人。(圖/良豪攝)
院子里的人來來往往,但總能看見一位身形瘦削的老伯在幫助游客找最佳拍攝角度。老伯姓陳,本是常年看護清水宮的廟祝,自從這里成了拍飛機的熱門勝地后,他便當起了“義務(wù)飛機播報員”。
每當有飛機即將降落時,陳老伯便用洪亮的聲音提醒,此時嘰嘰喳喳的游客會迅速掏出手機或相機。不一會兒,遠處就傳來飛機的轟鳴聲,一架碩大的飛機霎那間從廟宇上方呼嘯而過,讓在場的拍攝者振聲歡呼。
有人驚嘆陳老伯是得到了高人指點,總能知道飛機什么時候來、什么時候有大飛機出現(xiàn)。但很快有人發(fā)現(xiàn)了奧秘:“這是高人指點老伯下了個飛行軟件幫咱們查航班?!痹捯魟偮洌娙撕逄么笮?。
盡管如此,夏季在清水宮看到大飛機卻是個小概率事件。一旦風向發(fā)生變化,出現(xiàn)在殿前上方的飛機便只會是“小飛機”——我在清水宮的當天,恰好就遇上風向轉(zhuǎn)變,待了不到一個半小時便悻悻離去。
△盛行南風時,飛機會從清水宮所在的殿前方向起飛。(圖/良豪攝)
對風向的直觀感受,實際上在飛機降落廈門的那一刻便已經(jīng)開始:舷窗外出現(xiàn)的并不是傳統(tǒng)的閩南古厝,而是鱗次櫛比的現(xiàn)代建筑和繁忙的翔安大橋。還沒反應(yīng)過來,飛機就已經(jīng)停在跑道盡頭了。
一個熱知識,廈門的夏天常常盛行東南至西南風。此時為了獲得更好的起降條件,飛機會從廈門島東端的翔安方向降落,從廈門島西端的殿前方向起飛。
看來想要親眼看見飛機在閩南古厝屋脊上方擦肩而過,或許還得靠靠運氣。好在隨著科技日漸發(fā)達,想要知道飛機從哪兒起降并不難。
△有常駐在清水宮的網(wǎng)友通過社交媒體播報飛機航向。(圖/小紅書截圖)
如航旅縱橫、飛常準等飛行APP,都能給出有效的起降信息;當然也有熱心的網(wǎng)友在社交媒體里實時播報飛機從哪兒起降,甚至換向與否也會及時更新。
在廈門看飛機,
和吃沙茶面一樣樸實而簡單
如果說去清水宮看飛機,是為了體驗工業(yè)力量和傳統(tǒng)文化融合而構(gòu)成的視覺奇觀;那么在花嶼悅海園看飛機,人們則更容易得到純粹的視覺享受和愉悅。
這座離高崎機場數(shù)百米的觀機目的地,其實是一座建在水質(zhì)凈化廠上方的街心公園。臨海而建的公園里,“海拔最高點”是一座被稱為“小白樓”的二層觀景平臺。沿著樓梯拾級而上,眼前的一切變得豁然開朗——高崎機場的唯一一條跑道清晰可見,飛機起降的一舉一動更是盡收眼底。
△登上這座“小白樓”,飛機起降的一舉一動更是盡收眼底。(圖/良豪攝)
普普通通的“小白樓”如今成了全國飛友們最喜歡的飛機拍攝基地。只要登頂,就必定能看見扛著長槍短炮的“資深老法師”。人群之中,有人專攻從海外飛來的罕有機型,有人是為了拍難得一見的彩繪機,有人是為了等候一天只有一趟的國產(chǎn)大飛機C919。
我到花嶼悅海園的時候,正好碰上從上海飛來的首架國產(chǎn)大飛機C919降落,它的出現(xiàn)吸引了不少人前來打卡。盡管那天廈門又悶又熱,但海面不時吹來習習海風,讓所有焦灼等待的人都感到一絲愜意。
△整裝待發(fā)的國產(chǎn)大飛機C919。不少在小白樓看飛機的人,都特地等它飛上藍天才離去。(圖/良豪攝)
等候C919的間隙,一位在機場附近居住的中年大哥站在我的旁邊,對著機場跑道開起直播。他一邊解說飛機的型號和所屬航司,以及它要前往的目的地,一邊和直播間的“家人們”談笑風生,儼然職業(yè)主播的模樣。我問大哥通常多久來直播一次,他表示:“只要有空我就會來,至于播多久全看心情?!?/p>
這種隨意的看飛機體驗,在夏日的傍晚尤為明顯。那天剛好下過雨,被濃密云層遮擋的夕陽散發(fā)出令人愉悅的金光,周邊的跨海大橋此時車水馬龍,廈門的夜生活拉開帷幕。
站在花嶼悅海園靠海一側(cè)的平臺上,飛機降落的方向和遠處的集美大橋形成近乎垂直的平面,這種集現(xiàn)代城市和工業(yè)文明于一體的美感,著實令人產(chǎn)生摁爆快門的欲望。
△入夜之后,仍有不少人在這里看飛機起降。(圖/良豪攝)
對廈門人來說,看飛機這件事就和吃沙茶面一樣樸實而簡單。即便是在遠離機場的思明區(qū),站在地上的人們也能輕而易舉地給“鋼鐵大鳥”們留下倩影,目送它消失在云端之上。
這種低成本的城市生活體驗,恰恰說明:廈門的美不在于網(wǎng)紅和文藝,更在于這座城市抬頭便能看見的平淡奇景。
當拍飛機
變成廈門最接地氣的城市活動
廈門這波“拍飛機”的熱潮,其實在去年就已初見苗頭。但其真正成為整座城市最接地氣的生活體驗之一,也許還得從今年說起。
今年春天,披著“海龜”涂裝的三架全日空A380客機先后從日本飛來廈門,來到高崎機場旁邊的廈門太古維修基地定檢,消息傳開后迅速吸引大批飛友。最近一次是在今年5月,最后一架披著“橙海龜”涂裝的空中巨無霸在深夜抵達廈門,引發(fā)本地媒體爭相報道,高崎機場跑道周邊更站滿了前來目睹這只“大海龜”的廈門市民。
△“大海龜”出現(xiàn)在廈門引起轟動,它的一舉一動都被網(wǎng)友記錄下來。(圖/小紅書截圖)
除去這三架飛機自帶的憨厚可愛的定制涂裝,還因為新聞的主角是龐大的A380——這個航空界里自帶流量屬性的“超級網(wǎng)紅”,只要露面就必定會引起廣泛關(guān)注。
對廈門人來說,還有一個無法回避的因素是,坐落在市區(qū)的高崎機場不久之后就要搬走,“看一眼少一眼”成了許多人心照不宣的共識,逐漸成為一座城市的限時風景。
而對于厭倦了旅游景區(qū)的人來說,能夠和當?shù)厝艘黄鸾嚯x地看這些“大鳥”們起起降降,或許才是廈門這座城市最真實、最具有煙火氣的其中一面。
畢竟廈門從來都不是一座被網(wǎng)紅濾鏡所籠罩的城市。要知道,只有親自切身體驗過,才能感知這座城市最打動人的地方。早已厭煩了千篇一律的景區(qū)的年輕人們,顯然更樂意體驗這種新鮮的城市活動。
“看飛機”成為城市漫游的一環(huán),目前也許仍是一件令大多數(shù)人感到匪夷所思的事情。畢竟中國能夠近距離和飛機“親密”合影的城市,實在是太少太少——機場越修越大、越修越遠。遠離市中心的機場變成了遙遠的樞紐站,普通人想去坐飛機往往得跨越大半座城市,更別提靜下心來欣賞這些龐然大物了。
拍飛機與其說主要體驗的是“情緒價值”,倒不如說是另一種對旅行見聞的記錄。畢竟,一遍又一遍地追蹤飛機降落的瞬間,留下一座城市未來不會再見到的限時景觀,于我而言,才是這趟廈門旅途最可圈可點的意義。
引用法國哲學家阿爾貝·加繆對城市的見解,那應(yīng)當是這樣:“人們與一個城市分享的愛往往是秘密的愛?!?/p>
△“人們與一個城市分享的愛往往是秘密的愛。”(圖/良豪攝)
參考資料
《內(nèi)含攻略!廈門“摸得到飛機的街道”,再不去拍就沒了!》 廈門魔法阿嬤2021-2-1
《去廈門拍飛機,火了?》 中國新聞周刊2025-4-30
《啥情況?去廈門“拍飛機”,在年輕人中火了!》 福建發(fā)布2025-4-20
《在廈門拍“海龜”,怎么就變成了社會現(xiàn)象?》 通行線2025-7-5
《追拍飛機11年!“飛友”拍下廈門航空業(yè)的“時代皮膚”》特區(qū)新聞廣場2025-4-16
- 完 -
本文經(jīng)“九行Travel”授權(quán)發(fā)布。九行Travel是《新周刊》旗下的旅行公眾號一一倡導高品質(zhì)旅游生活,從城市到鄉(xiāng)村,從景致到人文,從美食到風物,我們的好奇心不止,步履不停。
走在路上
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
我們一起出發(f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