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677分足以踏入北大殿堂的高分,卻被一個快遞員的兒子“棄之如敝履”。
在接了一個“神秘”的電話之后,他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成立僅幾年的民辦大學,可以說他的這個決定讓父母非常的著急,甚至威脅斷絕關系,讓其復讀。
與此同時網(wǎng)絡瞬間沸騰——謾罵、質疑、冷嘲熱諷接踵而至。
但他面對這樣的輿論環(huán)境,選擇了強勢回應,一席話說的 非常的霸氣,不僅如此在得知兒子選擇的學校之后,父母的態(tài)度立馬發(fā)生了轉變。
那么這究竟是一場被精心設計的營銷騙局,還是教育選擇的勇敢革命?而那位親自打電話招攬的校長,又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秘密?
放棄北大,選擇民辦學校
高考放榜后,分數(shù)與志愿之間的博弈總是牽動無數(shù)家庭的神經(jīng)。
傳統(tǒng)觀念中,高分生理應選擇北大清華這樣的頂尖學府,這幾乎成了不成文的規(guī)定,然而近年來一些高分考生的選擇卻打破了這一常規(guī),引發(fā)社會熱議。
重慶快遞員文麗娟的兒子萬鑫宇以677分的高分,放棄了北大、復旦等傳統(tǒng)名校,轉而選擇了新興的民辦西湖大學。
面對孩子們這些出人意料的選擇,家長們的反應幾乎都遵循著一條相似的情感曲線,從最初的震驚、憤怒到逐漸理解、最終支持。
這個過程其實挺心酸的,也特別能反映出中國家長的普遍心態(tài)——既想讓孩子有出息,又難以接受與主流價值觀相悖的選擇。
萬鑫宇的母親文麗娟,一位普通的快遞員,最初得知兒子放棄北大選擇西湖大學時,簡直如遭雷擊。
文麗娟表示其實萬鑫宇的成績努努力可以上清北,卻突然改了志愿,當時他們也是著急得不得了。
而兒子在做出這個選擇的時候,甚至都沒有給他們商量,因此她甚至一度氣得說要讓兒子復讀,甚至揚言斷絕關系。
說真的這反應雖然激烈,但換位思考一下,作為一個可能沒上過大學的母親,眼看著兒子有機會改變命運卻“主動放棄”,這種心情確實難以平復。
然而事情的轉折點出現(xiàn)在西湖大學施一公校長的親自出馬。
文麗娟回憶道,那天萬鑫宇正在北大參加強基面試,出來以后接到施一公的電話,于是就改了志愿。
這個細節(jié)真的很有意思,一所大學的校長親自打電話招攬學生,這在傳統(tǒng)高校招生中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不過對于為什么會選擇上西湖大學,萬鑫宇表示這是他和校長施一公之間的秘密。
這一消息一經(jīng)傳出,立刻在網(wǎng)絡上掀起軒然大波,677分這在重慶絕對是能上清北的分數(shù),居然選擇了一所成立僅幾年的民辦大學,這勇氣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網(wǎng)絡上的質疑聲迅速蔓延:這孩子是不是被洗腦了?放棄北大選擇民辦學校,這不是典型的不識好歹嗎?肯定會后悔的。
說真的這種反應很正常,畢竟在中國大學的牌子就像是人生的標簽,北大清華的光環(huán)在很多人眼里是無可替代的。
不過隨著對西湖大學更多信息的了解,文麗娟的態(tài)度開始發(fā)生變化,而當網(wǎng)友知道親自打電話的是施一公只是,感到不可思議的同時態(tài)度也發(fā)生了變化,甚至認為萬鑫宇選對了。
不一樣的西湖大學和校長施一公
西湖大學之所以能吸引萬鑫宇這樣的高分考生,背后是一套完全不同于傳統(tǒng)高校的教育理念和運作模式。
說實話了解得越多,就越能理解為什么這些學霸們愿意放棄名校光環(huán),選擇這所成立僅幾年的新興大學。
施一公校長本身就是個傳奇人物,作為國際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他放棄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回國創(chuàng)辦西湖大學。
同時還是我國的國家科學院的院士,在生物領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是上了教科書的人物。
而在施一公的教育理念中,在西湖大學實行的是“小而精”的教育,更加的注重科研自由度和學術創(chuàng)新。
這種理念具體體現(xiàn)在西湖大學的方方面面,248位博士生導師對應僅250名左右的本科生,這個比例在國內高校中很少見。
西湖大學學生們正在做實驗
這意味著在大多數(shù)國內大學,一個導師可能要帶十幾甚至幾十個學生,而在西湖大學,每個學生都能獲得充分的學術指導和關注。
不僅如此學校還有2100多名博士生,因此在西湖大學,每個本科生都可以獲得一個博士生成為自己的學術導師。
西湖大學學校實驗室
更讓人驚訝的是西湖大學的課堂體驗,一堂課可能是3個教授講給10個學生聽,這種“奢侈”的教育資源配置,在國內高校中幾乎不可想象。
有學生描述在西湖大學的感受:你會有很強烈的被關注感。
不僅如此西湖大學還為所有本科生提供在大三期間前往海外名校或著名研究機構交流一學期的機會。
單人宿舍
目前學校已與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杜克大學、芝加哥大學等23所海外一流高校簽訂學生交流交換協(xié)議,名額覆蓋全體本科生。
而學生們在西湖大學還能享受到與校長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甚至可以在操場上與校長一起跑步、共進早餐。
這種打破等級界限的校園文化,營造出一種平等、開放的學術氛圍。
所以在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萬鑫宇的回應卻出人意料地冷靜和堅定,他表示自己立志在西湖大學學習半導體材料技術研究,就想要改變我們國家目前落后國際頂尖水平的局面。
這番話透露出的不僅是他對自身發(fā)展路徑的清晰規(guī)劃,更是對國家科技發(fā)展的責任感,不得不說,這種思考深度和格局,確實超出了同齡人不少。
類似的案例其實還有不少,比如浙江的賀顯貽以604分的成績,超過一段線114分,卻選擇了武昌職業(yè)學院的定向培養(yǎng)軍士專業(yè)。
那么大家認為這些考生的選擇是否正確?
上游新聞2025-06-14——“小而精”的西湖大學
瀟湘晨報·晨視頻2025-08-01——677分!重慶一快遞員兒子放棄北大報考民辦院校西湖大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