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相信?
誰能預(yù)測?
刀郎居然為三線城市湖北宜昌專門寫了一首歌。
8 月 2 日晚,宜昌奧體中心演唱帶有濃郁地域特色的《秭歸鳥》,把長江水都震得打旋兒。這個唱著《2002年的第一場雪》火遍大江南北的西北漢子,這次把深情撒在了三峽邊上。
刀郎這次宜昌之行可謂令人震撼:自2024年9月份開始,刀郎演唱會一直都是頂流,各地文旅傾情關(guān)注。而湖北宜昌雖然文化豐富,但目前還只是一個三線城市。全國還有很多省城市都沒有召開演唱會,宜昌卻爭取到了機(jī)會。官宣后,令人意外。
而宜昌市政府沒有令人失望,他們直接把演唱會辦成了城市嘉年華:憑門票免費游屈原故里、清江畫廊,5000 個免費停車位、200 臺大巴接送,連宵夜地圖都貼心印好了。
現(xiàn)場的朋友都能聽到,《秭歸鳥》刀郎把屈原的楚辭化成了音符,“弭棹西陵沚,沉歌酹楚魂” 一開口,全場瞬間安靜。歌詞里 “青竹長出胸膛”“江潮掛滿枝葉” 的意象,把西陵峽的千年風(fēng)雨都唱進(jìn)了歌里。當(dāng)鎖吶聲刺破夜空,伴唱團(tuán)反復(fù)吟唱 “魂兮歸兮,田園將蕪胡不歸” 時,這哪是唱歌,分明是屈大夫穿越兩千年在跟我們說話。
實際上,細(xì)心的朋友都會關(guān)注到,刀郎對湖北的偏愛早有苗頭。去年武漢演唱會,他用《虞美人?故鄉(xiāng)》致敬屈原,把編鐘古樂和搖滾吉他玩出了花。這次宜昌站更絕,直接把秭歸鳥、青竹、峽江這些元素揉成一首歌。
要知道,刀郎巡演向來一首歌激活一座城,上海站的《鴻雁于飛》融合奉賢民歌和昆曲,重慶站的《我在山城唱山歌》把巴南木洞山歌唱成了網(wǎng)紅曲。這次宜昌的《秭歸鳥》,怕是要讓全國游客順著長江來找屈原的腳印了。
刀郎放著那么多省會城市不去,偏偏選宜昌這個三線小城,是不是水土不服?
有武漢歌迷說:“刀郎這是把湖北當(dāng)?shù)诙枢l(xiāng)了?!?從武漢的編鐘到宜昌的秭歸鳥,他用音樂在荊楚大地上串起一條文化長河,更像是對荊楚大地最質(zhì)樸的告白。
刀郎這哪里是在唱歌,分明是在宜昌的山水里種下了一顆文化的種子。宜昌,值得熱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