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第一波完敗,民進黨與罷免團體的氣勢完全沒了,也等于提前宣告整個大罷免已經(jīng)結(jié)束,第二波同樣還會是7:0,民進黨不會有任何斬獲,這幾乎不會有任何懸念?!?span search-type="3" search-href="newsapp://nc/search?entry=articleKeyword&word=%E9%99%88%E6%B0%B4%E6%89%81">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臺灣選情分析專家陳淞山,今天就8月23日臺灣島內(nèi)大罷免第二波投票作出上述研判。
離心離德的臺灣地區(qū)領(lǐng)導人兼民進黨主席賴清德,在7月26日大罷免被臺灣主流民意否決,不但不吸取教訓、不深刻反思,反而在民進黨中常會上下令,要求全黨以“背水一戰(zhàn)”意志面對8月23日大罷免第二波投票,要求“繼續(xù)與罷免團體并肩同行”“堅持到最后一刻,一起走完最后一里路”。
賴清德的執(zhí)拗進一步引發(fā)綠營內(nèi)訌?!坝⑾怠泵翊跏缊陨踔猎谥谐_喊話賴清德應該“叫停”;民進黨前副秘書長游盈隆直言,大罷免已結(jié)束,不必再寄望第二波出現(xiàn)奇跡,第二波結(jié)果一樣是7:0。而面對“在野黨”有關(guān)“公開道歉”“‘內(nèi)閣’改組”等訴求,他也全然不予理會。
賴清德?lián)皴e固執(zhí)的政治選擇背后,究竟打的是什么算盤?對此,陳淞山今天接受海峽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賴清德之所以不叫停大罷免第二波,主要考慮有兩點,一是給罷免團體一個交待,不要讓這些人感覺一下子就被民進黨拋棄。畢竟這些罷免團體80%以上都是民進黨支持者,賴清德還是要把他們凝聚起來,不致潰散。二是作為一個緩兵之計,壓制黨內(nèi)派系亂斗互咬的內(nèi)訌危機,延緩“內(nèi)閣”全面改組的政治逼宮,讓賴清德的支持度下滑盡速止血,避免全面崩盤。賴清德選擇的是“攘外必先安內(nèi)”的策略。
林思銘
第二波面臨罷免投票決定去留的7席國民黨民代中,新北的羅明才,臺中的江啟臣、顏寬恒、楊瓊瓔,南投的馬文君、游顥等6人,2024年當選時得票率接近或超過50%;唯有新竹縣的林思銘,他當時的得票率只44.82%,落后“時代力量”與民進黨籍兩位候選人的總和。這次罷免戰(zhàn),林思銘不會有危險嗎?
陳淞山認為,林思銘也是安全的。因為現(xiàn)在大罷免不再是聚焦于某個選區(qū)輸贏的問題,而是整個大環(huán)境對民進黨極度不利,主流民意就是認為大罷免缺乏正當性與合理性,大多數(shù)人持“不接受”態(tài)度。
因此,無需從單個選區(qū)來看,你從第一波最危險的新北市民代葉元之,以及臺東縣民代黃建賓都過關(guān)就可以看出來。尤其是黃建賓,他當選民代時,得票數(shù)比綠營的兩位候選人賴坤成、劉櫂豪總得票少了很多,但這次黃建賓“不同意罷免票”比他自己當選時的得票多了9111票。這就足以說明問題關(guān)鍵所在。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