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已經(jīng)再次發(fā)出威脅,他聲稱如果8月9日俄烏雙方還是沒有達成?;饏f(xié)議的話,那么美國將啟動對俄制裁。不過特朗普話鋒一轉(zhuǎn),又承認俄羅斯很擅長規(guī)避制裁。他還證實,白宮代表史蒂夫·維特科夫可能很快就會啟程訪俄。特朗普強調(diào),莫斯科希望和維特科夫見面,他將看看“接下來發(fā)生什么”。
特朗普這一不溫不火的表態(tài),無疑充滿巨大的不確定性,他似乎暗示美國自己也對制裁俄羅斯沒信心。這種暗示已經(jīng)不止一次出現(xiàn),加上維特科夫還要訪俄,所以這傳遞了一個信息,那就是就算美國真的舉起制裁大棒,那結果可能也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對俄羅斯是不痛不癢的。所以普京直接把特朗普的警告當成了空氣,與此同時,俄羅斯大軍仍在烏克蘭東部地區(qū)挺進,并正逐漸對頓涅茨克地區(qū)烏軍控制的城市群形成三面圍城的態(tài)勢。
特朗普的"狼來了":制裁威脅為何成了國際笑話?
特朗普最近又在俄烏問題上玩起了"極限施壓"的老把戲。他先是宣稱如果8月9日俄烏還沒停火,美國就要啟動對俄制裁,可話鋒一轉(zhuǎn)又承認俄羅斯很擅長規(guī)避制裁。這種自相矛盾的表態(tài),讓人想起了他2024年簽署對俄制裁法案時的情景——當時他一邊簽字一邊抱怨法案"嚴重缺陷",因為它限制了總統(tǒng)的行政權力。更有意思的是,他前腳放出狠話,后腳就證實白宮代表史蒂夫·維特科夫即將訪俄,還說"莫斯科希望和維特科夫見面"。這哪是在施壓,分明是給普京遞話:"咱們有話好好說"。
其實特朗普心里清楚,美國的制裁大棒早就成了"紙老虎"。俄羅斯這些年被制裁慣了,反制手段一套接一套。比如平行進口合法化,把外國商品通過第三國倒騰進來;比如能源出口轉(zhuǎn)向亞洲,和中國、印度用本幣結算。就拿今年7月來說,俄羅斯對印度的石油出口量同比增加了3倍,賺得盆滿缽滿。美國財政部自己都承認,俄羅斯通過加密貨幣、離岸公司等手段,已經(jīng)規(guī)避了至少20%的制裁。所以特朗普的威脅,在普京眼里就是"狼來了"的故事,聽聽就算了。
更打臉的是,美國內(nèi)部對制裁也沒達成共識。歐洲國家根本不買賬:法國拒絕直接購買美制武器援烏,理由是要保護本土軍工產(chǎn)業(yè);意大利說"財政限制和技術兼容性"讓他們沒法參與;就連德國,雖然主動提議提供"愛國者"系統(tǒng),但也抱怨美國讓歐洲出錢出力是"不公平分擔"。這種局面下,就算美國真的實施制裁,大概率也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對俄羅斯不痛不癢。
俄羅斯的鋼鐵洪流:頓涅茨克城市群三面被圍
就在特朗普忙著唱"雙簧"的時候,俄羅斯的軍事機器一刻也沒停。頓涅茨克地區(qū)的烏軍控制區(qū),正在被俄軍一點點蠶食。7月31日,俄軍宣布控制重鎮(zhèn)恰索夫亞爾,這個被烏軍經(jīng)營了16個月的"堡壘城市"終于失守。恰索夫亞爾一丟,烏軍在頓巴斯的防御體系就像被捅破的窗戶紙,俄軍沿著E40公路向波克羅夫斯克推進,已經(jīng)形成了三面圍城的態(tài)勢。
俄軍的戰(zhàn)術很明確:先用無人機消耗烏軍防御。7月一個月,俄軍就向烏克蘭發(fā)射了6297架無人機,比前一個月增加了16%。這些無人機成本低、數(shù)量多,專門盯著烏軍的彈藥庫、指揮所炸。然后地面部隊再推進,每天拿下幾平方公里土地。這種"蠶食戰(zhàn)術"雖然慢,但效果顯著——7月俄軍占領了712平方公里土地,烏軍只收復了30平方公里。
更讓烏軍頭疼的是,俄軍的裝備越來越多。俄羅斯國防部7月宣布,軍工企業(yè)的炮彈產(chǎn)量同比增加了4倍,T-90M坦克生產(chǎn)線24小時不停運轉(zhuǎn)。反觀烏克蘭,雖然美國國會通過了新一輪軍援,但規(guī)模比以前縮水了,而且歐洲國家的彈藥庫存也見底了,只能轉(zhuǎn)向和烏克蘭合作生產(chǎn)。此消彼長之下,烏軍在頓巴斯的防線搖搖欲墜。
烏克蘭的絕地反擊:從"蛛網(wǎng)行動"到能源設施襲擊
面對俄軍的步步緊逼,烏克蘭也沒坐以待斃。8月2日凌晨,烏軍發(fā)動了"蛛網(wǎng)行動"升級版,用偽裝成民用卡車的無人機群,襲擊了俄羅斯境內(nèi)的新庫比雪夫斯克煉油廠。這種戰(zhàn)術是去年"蛛網(wǎng)行動"的延續(xù),當時烏軍把無人機藏在卡車頂棚里,運到俄羅斯腹地再遠程激活,一舉摧毀了俄軍多架戰(zhàn)略轟炸機。這次他們故技重施,雖然俄軍宣稱擊落了112架無人機,但煉油廠還是燃起了大火,影響了俄軍的燃油補給。
烏克蘭的反擊還在升級。8月3日,烏軍又對梁贊州的天然氣管道和軍事設施發(fā)動襲擊,試圖切斷俄軍的能源供應。這些行動雖然沒能扭轉(zhuǎn)戰(zhàn)局,但確實給俄軍制造了不少麻煩。俄羅斯國防部不得不承認,部分無人機殘骸引發(fā)了火災,關鍵設施雖然沒被摧毀,但維修也需要時間。
不過烏克蘭的處境依然艱難。兵員短缺、彈藥不足的問題越來越嚴重。7月烏軍在恰索夫亞爾的防御戰(zhàn)中,一個營的兵力三天就打光了,不得不從前線撤下來重組。國際援助也不穩(wěn)定,美國的軍援法案在國會扯皮,歐洲的彈藥生產(chǎn)合作還沒見到實效。在這種情況下,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只能呼吁國際社會"在8月8日制裁節(jié)點前加大施壓",但回應寥寥。
這場沖突已經(jīng)進入第四個年頭,局勢卻越來越復雜。特朗普的制裁威脅成了國際笑話,俄羅斯的鋼鐵洪流步步緊逼,烏克蘭的絕地反擊收效甚微。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