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圍賽,竟將兩位唱將拉下舞臺。
正如我上周預測的,格瑞斯憑靠特別有利的經典選歌,一舉擊敗守擂的林志炫,成功晉級歌王爭霸的總決賽。
另就是因為選歌失利,巴西歌手艾莉西亞演唱的《Sweet Child O’Mine》,被日本歌手BELI靠一首廣為熟知的《lemon》擊敗,無緣總決賽。
艾莉西亞的淘汰,令眾多網(wǎng)友憤懣不已。
認為這是一場非常離譜的突圍賽,艾莉西亞被白舉綱、BELI、者來女三個人圍剿,而李佳薇無人對抗“保送”晉級。
現(xiàn)實的殘酷也搬演到了舞臺之上,你弱就會被圍剿。
可惜艾莉西亞在《歌手2025》鏖戰(zhàn)幾場,甚至有過蟬聯(lián)兩場冠軍的好成績,最終卻被拉下舞臺,在歌王之戰(zhàn)的臨界點,黯然離場。
先看BELI的《lemon》
就在突圍賽名單公布后,很多人就開始期待《lemon》這首歌了。
沒辦法,有些作品天生具有明星氣質,像《lemon》早就火遍亞洲,如今BELI回歸選擇這首歌,懷舊之風撲面而來。
經典作品最容易產生共鳴,同樣也對改編提高了更高要求。
BELI將這首歌唱出了自己的感覺,相比原唱“悲傷中的希望”“絕望中的撫慰”,這個版本似乎有著某種“復仇意味”。
開頭就先聲奪人制造力量感,主歌部分的鋼琴聲與溫柔的輕唱形成反差感,后半段BELI以磨砂質感的清亮音色強化歌曲的堅定感、力量感,整體散發(fā)著一種倔強不屈的感覺。
這種從哀傷轉向抗爭,冷熱交織的感覺,是在表達一種救贖、新生?抑或是BELI通過此歌,表達自我的不屈?
其實我更喜歡原版米津玄師的表達,那種悲傷中的希望感,讓人不由莫名流淚,而BELI削弱了哀傷表達,感覺更像無源之水,無據(jù)無憑,所以對人的觸動感大打折扣。
所以我認為BELI能夠打敗艾莉西亞,最大可能還是歌曲選對,而不是唱得有多么的打動人。
再看艾莉西亞的《Sweet Child O'Mine》
艾莉西亞的這首歌不是好聽,也不是知名度低,而是作品太滿,沒留呼吸,加上層次感不夠,所以看似熱烈華麗,但內核單薄。
艾莉西亞的整場表現(xiàn),熱烈奔放、像一團紅色火焰在舞臺上跳躍、燃燒,她童聲般清透明亮的歌聲在這首歌的表達上,是如此的出彩。
奈何作品本身存在結構性硬傷,再怎么出色演繹也于事無補。
存在同樣問題的還有白舉綱。
當很多人看到白舉綱出色的編曲,同時歌曲選的又非常適合他,就認為白舉綱有晉級希望,但人們忽略了他這首《沒時間后悔》同樣有層次感不足的情況。
一首歌極具競技性的作品,首先要選擇一首大家期待的好歌(冷門歌曲也可,但要動聽),然后就是它的結構須豐富,至少要有三個段落,才能夠滿足人們對其變化的需求。同時這三個段落基本也把歌手低音、中間、高音三個音區(qū)的技能展示出來了。
如果是兩個段落,那在副歌的演繹上就要轉調(升調)或者添加橋段華彩,否則就很難打動現(xiàn)場觀眾那日益挑剔的耳朵。
那么除了艾莉西亞自己本人的選歌問題,從節(jié)目本身,其實可能也有讓她出局的意思。
那就是艾莉西亞幾乎唱盡了她所能掌控到的幾種類型,那么,接下來的舞臺應該更換新鮮血液,帶給觀眾新鮮音色和全新語言的歌曲了,這時BELI上場了。
《歌手2025》更像是通關游戲,也像一部懸疑劇,不到最后不知謎底。而在這過程中,無論你有過怎樣驚艷的表現(xiàn),都不影響你隨時淘汰出局。
所以,聰明的歌手,應該將舞臺當跳板,多留下幾首經典作品,而不是在乎名次的高低或者是否唱到最后。
能夠在規(guī)則之中戴著鐐銬跳舞,也就是在紅塵之中超然于物外,才是贏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