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春天,新鄉(xiāng)輝縣的王大爺總覺得喉嚨里卡著什么似的。一碗粥要就著三杯水才能勉強咽下去,這種奇怪的梗阻感像藤蔓般纏了他整整三個月。家人瞅著他日漸消瘦的臉頰,硬是拉著他往新鄉(xiāng)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跑 —— 食管癌,三個字像冰錐砸在診單上。
七月流火里,王大爺躺上了手術(shù)臺。當醫(yī)生說出 "手術(shù)很成功" 時,一家人懸著的心落了地,以為這道坎總算邁過去了。出院那天,王大爺揣著出院小結(jié),連后續(xù)復(fù)查的叮囑都沒往心里去。
誰料半年不到,2024 年春節(jié)的鞭炮聲還沒響,王大爺?shù)亩亲泳拖翊Я藟K燒紅的鐵,脹得他直不起腰。再次扎進熟悉的病房,檢查單上的 "重度貧血" 刺得人眼疼。營養(yǎng)液一滴一滴往血管里滲,半個多月才把紊亂的電解質(zhì)調(diào)順,直到 2 月 8 日,他才拖著虛浮的腳步跨出醫(yī)院大門。"其實術(shù)后總覺得嗓子眼還堵著,飯也不想吃,就怕再進醫(yī)院..." 后來他坐在診椅上,聲音輕得像片羽毛。
出院后的日子更難熬。胸腹部像壓著口大水缸,每頓飯最多抿下半碗粥,一天要跑六七趟廁所。王大爺?shù)哪橖S得像張舊報紙,坐在門口曬太陽都能打起盹來。更讓人揪心的是,醫(yī)生拉著他兒子到走廊盡頭:"對比去年的片子,肝上有陰影,不排除轉(zhuǎn)移。" 化療兩個字,讓全家的年都過成了寒冬。
一家人揣著沉甸甸的診斷書回了村,悶頭坐在門檻上嘆氣。這時鄰居揣著暖壺串門:"鄭州的袁希福院長,治這病有法子,你們?nèi)コ虺?"
2 月 19 日天還沒亮透,王大爺?shù)膬鹤泳桶l(fā)動了三輪車。鄭州的診室里人挨人,好不容易排到號,兒子剛扶著父親坐下,袁院長的目光就落在老人脖頸處:"這疙瘩啥時候長的?"
"得有半年了,去年手術(shù)時就有,那會兒就黃豆大,現(xiàn)在..." 王大爺話音未落,袁院長已經(jīng)站起身來。指腹觸到腫塊的瞬間,他眉頭微蹙 —— 淋巴結(jié)腫得像顆小核桃,硬邦邦的,推不動,也不疼。"先給你開帖膏藥,貼在疙瘩上試試。" 院長剛寫完藥方,兒子急忙往前湊:"醫(yī)院讓化療,能不能開點中藥護著身子?" 院長點點頭,指尖叩著桌面仔細詢問:"昨晚睡得沉嗎?能吃下一個饅頭不?"
3 月 25 日的復(fù)診日,診室里突然闖進個腳步輕快的老人。"袁院長您瞧!" 王大爺仰著脖子笑,聲音亮得像換了個人,"那膏藥貼了十多天,疙瘩就沒影了!" 他現(xiàn)在正擱新鄉(xiāng)一附院做化療,說到這兒還特意挺了挺腰桿。旁邊的兒子笑得眼角堆起褶子:"這都第三期化療了,中藥沒斷過,現(xiàn)在走路哪用扶?"
如今一年多過去,王大爺?shù)乃幑迯奈礇鲞^。偶爾他會拍著腿說 "還是有點沉",但眼里的光卻一天比一天亮。"能吃下二兩面,夜里躺倒就睡,這樣的日子,有奔頭!" 他咂著嘴笑,嘴角的皺紋里盛著滿滿的踏實。
當化療的利刃與中藥的溫床相遇,當冰冷的儀器與掌心的溫度相觸,生命總能在絕境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縷暖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