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本不該節(jié)省的“節(jié)省”,看似節(jié)儉持家,卻可能增加癌癥風險。
破損的不粘鍋舍不得換
有些老年人總是舍不得扔掉破損的不粘鍋,認為鍋還是好好的,僅僅涂層破損就丟了怪可惜的,因此繼續(xù)使用。
不粘鍋之所以能“不粘”,是因為使用涂層“聚四氟乙烯”或“特氟龍”對鍋表面凹凸不平的縫隙進行了填充,形成一道光滑的“薄膜”。這種不粘涂層是一種合成塑料,屬于PFAS(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家族。雖然這種材料具有較好的熱穩(wěn)定性,但當其長時間使用老化或與堅硬物體發(fā)生摩擦時,會出現刮花、破損。
2023年,《柳葉刀》子刊“eBioMedicine”上發(fā)表的一篇研究顯示,當PFAS中的直鏈全氟辛烷磺酸鹽(n-PFOS)的濃度每增加一倍,甲狀腺癌的診斷率增加56%。
此外,在特氟龍的生產過程中,一些不良廠商會使用一種叫作PFOA(全氟辛酸銨)的加工助劑,它和甲狀腺疾病、高膽固醇、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都可能存在聯系,具有一定的致癌風險。
而且,當不粘鍋涂層大面積脫落時,翻炒食物也容易粘鍋焦糊,容易產生更多有害物質,如多環(huán)芳烴類物質等,也會增加致癌的風險。
建議:如果家里不粘鍋、電飯煲的涂層出現明顯破損后,就不建議繼續(xù)使用了,這個錢不要??!
剩菜剩飯總舍不得丟掉
很多人非常節(jié)約糧食,吃不了的飯菜,經常就放在冰箱里面,第二天、第三天還在繼續(xù)吃。偶爾吃一頓沒關系,但如果長期吃剩飯剩菜,就可能帶來危害。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胃外科主任周志偉表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包括經常吃高鹽、腌制食品,剩飯菜;剩飯菜等是胃癌的“推手”。
建議:
與其面對剩飯剩菜時心疼,不如提醒自己和家人做適量的飯菜,別剩下。挑選新鮮和有益健康的食物。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熟食在室溫下不得存放兩小時以上,不要在冰箱里放超過三天,剩飯菜加熱次數不應超過一次。
食用油放太久繼續(xù)吃
不少人認為,食用油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以食用,其實不然。
有測試顯示,食用油一旦開封,3個月是安全用油的臨界點。油脂氧化和酸敗后會產生一股“哈喇味”,并可能增加黃曲霉毒素污染風險;加熱時煙大、嗆人,這些因素有可能誘發(fā)肝癌。
建議:
如果家中人口少,最好買小桶裝的油。大桶油一定要用油壺分裝,油壺則選擇磨砂工藝或不透明的更安全一些。最好不要把油瓶擺在窗臺等陽光能直射的地方,這樣更容易氧化。
為省電早早關掉油煙機
有些人做菜習慣用大火爆炒,為了省電,又舍不得用抽油煙機,這時就會吸入大量油煙。
中日友好醫(y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主治醫(yī)師陶新曹表示,廚房油煙對人的影響,從小了說對鼻、眼、咽喉黏膜有較強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長期油煙的吸入能導致慢阻肺。此外,廚房油煙也是引發(fā)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建議:
開火前先打開抽油煙機,每次煤氣爐點火、熄火時可能會泄漏一點燃氣,同時燃氣燃燒時也會產生廢氣,有害健康。
炒完菜,抽油煙機再開幾分鐘,讓油煙完全排干凈。做飯時不能只開抽油煙機,最好同時打開廚房的窗戶,一來可以協助油煙排出,二來新鮮空氣有助于燃氣充分燃燒。
反復使用回鍋油
油炸食物會用很多油,為了不浪費,有的家庭會使用剩下的油,繼續(xù)炒菜用。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營養(yǎng)科營養(yǎng)師余婉婷表示,炸過食物的油看著沒有什么異樣,殊不知,油經過高溫加熱,會產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產物,當繼續(xù)使用這種油高溫烹調時,致癌物會急劇增加。
建議:
剩油避免反復高溫烹調,建議低溫烹飪使用。有公共營養(yǎng)師表示,可用剩油來做面食,例如蔥油餅、花卷、點心等,如果油中有固體雜質,先過濾一下。剩油還可以做湯,尤其是蔬菜湯,可以在湯里放一點。水焯蔬菜的時候,可以加幾滴剩油,使蔬菜色澤鮮亮,增加蔬菜口感。
洗碗的海綿長期不更換
很多人都意識到菜板和筷子需要定期更換,但有一個東西卻很少注意到——洗碗海綿/百潔布。很多人一用就是好幾個月,或用壞了才換。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感染管理部助理研究員朱仕超曾在其醫(yī)院微信公號刊文介紹,在廚房里,最常見的有不動桿菌、莫拉氏菌、金黃桿菌、霉菌和酵母菌,它們都喜歡廚房的環(huán)境,可以導致多種疾病。而所有廚具中,孔徑復雜、吸水性好、難以徹底清理的洗碗海綿病原菌檢出率往往最高。這些病原菌都可以通過“海綿→手或碗→口”的途徑進入人體而致病。
建議:定期更換洗碗海綿/百潔布,至少1個月換一次;每次用完洗碗海綿都要洗凈、擠干水分;用完洗碗海綿后懸掛放置,利于干燥。
木筷子長期不更換
一雙筷子使用幾年是不少家庭常有的事,很多人認為,筷子沒壞就沒有必要換。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研究員韓宏偉表示,很多家庭使用的是竹筷或木筷,竹制品與木制品兩種產品是霉斑最喜歡的生存環(huán)境,且只要環(huán)境不干燥、物質本身濕度含量達到一定程度,僅需一天時間即可生成。發(fā)霉的筷子上可能有黃曲霉毒素,這是一種致癌物,容易誘發(fā)肝癌。
近日,河南鄭州一位60歲女士因為嘔吐、腹瀉前往醫(yī)院就醫(yī),醫(yī)生在她胃中檢測發(fā)現黃曲霉菌。醫(yī)生詢問發(fā)現,這位女士平時生活十分節(jié)儉,一雙筷子用了5年都沒有更換,高度懷疑與此有關。
建議:
經常用的竹筷子、木筷子每半年更換一次。洗完的筷子小頭朝上大頭朝下,讓它晾干,避免發(fā)霉??曜訖M著放,不利于排水,更容易發(fā)霉。筷子最好專人專用,以免細菌在家人之間傳播。
需要注意,在選購筷子時,不要購買涂彩漆的筷子。因為涂料中的重金屬鉛以及有機溶劑苯等物質具有致癌性,而且,隨著使用中的磨損,筷子上的涂料一旦脫落,隨食物進入人體,會嚴重危害人的健康。尤其是孩子對鉛、苯等的承受力很低,一定要避免使用;
其次,不建議購買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大多用硫黃漂白,經常使用會影響人體健康,且不符合環(huán)保要求;
最后,建議購買木制筷子、不銹鋼筷子和陶瓷筷子,在購買木制筷子時,建議購買原木、本色的筷子。不銹鋼筷子要選擇食品級材質的不銹鋼筷子,如304不銹鋼。陶瓷筷子最好選純白色、無圖案的款式。
來源:央視網微信公眾號
編輯:王帥雨
審核:馮海嘯 閆振寰 王衛(wè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