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應是遮風擋雨的港灣,是疲憊時能??康臏嘏锹洹?涩F(xiàn)實中,有些家庭卻總是彌漫著壓抑、爭吵和冷漠,讓生活在其中的人倍感煎熬。其實,家庭的幸福與否,從來不是由物質條件決定的,而是藏在日常的相處模式里。那些不幸福的家庭,往往都帶著這兩個 “毛病”,看似不起眼,卻在一點點侵蝕著家庭的溫度。
把最壞的脾氣,留給最親的人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家庭:在外人面前,家人之間客客氣氣、和和睦睦,可關起門來,卻總忍不住把脾氣撒在彼此身上。丈夫在外受了委屈,回家就對妻子大聲呵斥;妻子工作不順心,就把火撒在孩子身上;父母對生活不滿,就對著晚輩抱怨指責。好像家人就該無條件承受自己的負面情緒,不用顧忌對方的感受。
鄰居家就是這樣,張大哥在單位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可一回家就像變了個人。有次他因為項目出錯被領導批評,回家看到妻子沒及時做好晚飯,當場就發(fā)了火,說了很多傷人的話。妻子委屈地哭了,孩子嚇得躲在房間里不敢出來。久而久之,家里的氛圍越來越冷,妻子不愿和他多說一句話,孩子也總是想方設法躲著他。其實,家人是最該被溫柔對待的人,可很多人卻把 “親近” 當成了 “放肆” 的資本。要知道,語言的傷害就像釘子,釘進去再拔出來,也會留下深深的疤痕。把壞脾氣留給家人,看似發(fā)泄了情緒,實則在一點點消耗著彼此的感情,讓家變成了讓人想逃離的地方。
遇事互相指責,從不懂得分擔
一個家庭就像一艘船,遇到風浪時,需要所有人齊心協(xié)力才能平穩(wěn)渡過??捎行┘彝?,一旦遇到問題,第一反應不是一起想辦法解決,而是互相指責、推卸責任。孩子成績不好,父母怪對方沒管好;家里經濟緊張,夫妻怪彼此沒本事;生活中出了岔子,家人怪對方不小心。好像只要把責任推給別人,自己就不用承擔任何壓力。
朋友小李的家庭就是如此,前陣子家里漏水淹了樓下,本是一件需要趕緊處理的事,可他爸媽卻先吵了起來。爸爸怪媽媽沒及時關緊水龍頭,媽媽怪爸爸沒提前檢查水管,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吵了半個多小時才想起下樓道歉、聯(lián)系維修。結果不僅耽誤了時間,還讓樓下鄰居很不滿,家里的關系也因為這場爭吵變得更加緊張。這樣的家庭,永遠在 “追責”,卻很少想 “如何解決”。每個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抱怨,沒有人愿意主動承擔,久而久之,心就散了。遇到小事尚且如此,真要是碰到大事,更是各顧各的,這樣的家庭怎么可能幸福?
家庭的幸福,從來不是靠運氣,而是靠經營。那些讓人感到溫暖的家,未必有多富裕,卻一定沒有這兩個 “毛病”—— 他們懂得把溫柔留給家人,懂得遇事一起分擔。
如果你的家庭也有這樣的問題,別忽視,更別覺得 “誰家不是這樣”。從現(xiàn)在開始,試著改變:對家人多一點耐心,少一點脾氣;遇事先想辦法,少一點指責。慢慢你會發(fā)現(xiàn),家庭的溫度會一點點回升,曾經冰冷的港灣,也會重新充滿溫暖。畢竟,家是用來愛的地方,不是用來發(fā)脾氣、推卸責任的地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