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養(yǎng)生要“順應天時”,養(yǎng)心護心更是如此!心臟也有自己的“作息規(guī)律”,打破它的后果比你想象得更嚴重。
無論是日常養(yǎng)護心臟,還是防治心血管疾病,都與“時間”密不可分。一天之中存在心梗的高發(fā)時段,而心臟養(yǎng)護也有其專屬的24小時時間表。
健康時報資料圖
心臟也有“作息表”,
打亂容易出問題
心臟有著自己的“作息表”,晝夜節(jié)律在心血管健康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025年7月,《歐洲心臟雜志》刊發(fā)一項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的晝夜節(jié)律”,并強調心血管疾病治療也應“順時而為”。
根據(jù)研究,夜間睡眠時,副交感神經(jīng)活躍,心率和血壓降低,為心臟“減負”;白天交感神經(jīng)興奮,心率加快以滿足日?;顒有枨?。
清晨從睡眠到清醒的過程中,身體交感神經(jīng)活動會增加,心肌梗死風險增加。有數(shù)據(jù)顯示,心梗在早晨更為多發(fā),早晨發(fā)病率是夜間的3倍,這與晨間血壓升高、血小板易聚集形成血栓的生理特點密切相關。
研究截圖
研究提醒,如果我們忽略心臟“作息表”,導致晝夜節(jié)律紊亂,比如輪班工作、睡眠剝奪或不規(guī)律的用餐時間,會增加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①②
健康時報資料圖
養(yǎng)護心臟的24小時“作息表”
心臟也有自己的“作息表”,要知道它在什么時候最“脆弱”,該休息時就要休息。心臟最愛的24小時“作息表”(具體時間可依個人情況調整),照著來養(yǎng)護:
? 7:00 晨起醒來躺一躺
鬧鐘選輕柔、舒緩的聲音,或者輕柔地震動,讓我們漸進地醒來;被強烈鬧鐘喚醒,我們瞬間會血壓驟升、心臟猛跳。③
建議醒來后不要馬上就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床上躺5分鐘,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jié),再慢慢坐起來。
?7:20 早晨一杯溫開水
起床后一定要喝200毫升溫開水,大概一小杯,稀釋血液,減輕心臟的負擔。畢竟經(jīng)過一夜的休息,人體水分流失,血液相對濃縮,血流速度減慢。④
健康時報資料圖
?8:00 早餐最好有4樣
吃對早餐能護心!2024年《營養(yǎng)、健康與老齡化雜志》刊發(fā)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早餐熱量占全天總熱量的20%~30%,而且早餐質量高的人,心臟和代謝指標會更好,腎臟功能也會更好。⑤
根據(jù)《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高質量的早餐應該含有以下4類食物:谷薯類、動物性食物、奶豆堅果和蔬菜水果。
健康時報資料圖
?9:00 多次小口喝溫水
別等口渴再喝水,要隨時小口喝些溫開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對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huán),呵護心臟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每天飲水1500~1700毫升。避免飲用含高糖、咖啡因和酒精的飲品。⑥
?10:00 久坐起來走一走
對于久坐辦公族,建議坐40分鐘就要起來動一動。久坐少動者,血液循環(huán)減緩,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縮乏力,久而久之,動脈硬化、冠心病等都會伴隨而來。⑦
健康時報資料圖
?12:00 午餐細嚼慢咽八分飽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健康人群應花費15-20分鐘吃早餐,午晚餐用餐時間為20-30分鐘。
吃飯要細嚼慢咽,慢一點。因為人在吃飯時,心臟的工作狀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低壓)降低,大約持續(xù)30~120分鐘。吃飯過快時,由于進食過多,心率加快會更明顯,持續(xù)時間也會更久。⑧
此外,建議吃飯八分飽,飲食清淡一些。吃太飽,使腹部膨脹不適,膈肌位置升高,會限制心臟的正常收縮和舒張,加重心臟負擔。⑨
?13:00 午睡小憩30分鐘
午睡時長控制在30分鐘以內。2020年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發(fā)現(xiàn),每天不超過1小時的短暫午休有助于心臟健康,但午睡時間超過1小時反而增加風險。
?15:00吃一小把堅果護心
吃點堅果對心臟好,建議最好選原味的,一小把即可。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攝入較高的豆類和堅果,與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和中風風險較低有關。?
健康時報毛圓圓攝
?16:00 有氧運動30分鐘
2023年《歐洲心臟雜志》刊發(fā)的一項研究,探討了不同運動模式對心臟健康的影響。結果發(fā)現(xiàn),中等強度運動被證實對心臟健康最為有利。中等強度運動主要包括健步走、慢跑、騎自行車、登山、游泳、爬樓梯等。?
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選擇下午天氣合適的時候運動。2023年《自然通訊》期刊上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一天中與其他時間段相比,偏下午時段(11:00-17:00)的運動,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進一步降低。?
健康時報資料圖
可以多親近大自然,在無污染的環(huán)境中鍛煉,特別是在公園和林區(qū),既能保護心臟,也讓心理更健康。?
?19:00 晚餐與入睡隔4小時
晚餐別吃太晚,最好和睡眠間隔4個小時??紤]到每個人下班的時間和路途長短的不同,在晚上6-8點之間吃晚餐是比較合適的。?
?21:00 嘗試深呼吸放松一下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內五科(心血管科)主治中醫(yī)師張瑤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慢性壓力會使皮質醇水平持續(xù)升高,導致血管內皮功能障礙。
通過正念冥想和緩慢地深呼吸來練習減壓,可以有效緩解心理和情緒壓力,也可以為睡眠做準備。
(1)呼吸療法: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可快速降低交感神經(jīng)興奮度。
(2)音樂干預:聆聽60-80拍/分的古典音樂,20分鐘即可使血管擴張度提升26%。
(3)正念訓練:每天15分鐘冥想,8周后可見C反應蛋白(一種非特異性炎性標志物)水平顯著下降。?
健康時報資料圖
?22:00入睡最好在23點前
睡太早和睡太晚,都不利心臟健康。2021年《歐洲心臟雜志-數(shù)字健康》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入睡時間與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風險之間呈現(xiàn)出一種“U”形的關聯(lián)模式。
具體來說,就是在晚上10-11點之間入睡的人,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最低的。?此外,建議睡夠7-9個小時。
一起“順應天時”,養(yǎng)心護心!
精選
文章
本文綜合自:
①Circadian rhythm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ur Heart J. 2025.
②2025-07-24中國循環(huán)雜志《心血管疾病與晝夜節(jié)律關系密切,治療應“順時而為”!歐洲心臟雜志綜述》
③2023-06-07科普中國《千萬不要這樣定鬧鐘?。?!這么做危害比你想得多……》
④2024-12-08心內科趙虹醫(yī)院《你知道心臟哪個時間段最脆弱嗎?這3個時間段要注意》
⑤Breakfast energy intake and dietary quality and trajectories of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in older adult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health and aging, 2024, 28(12): 100406.
⑥2025-02-05威海市婦幼保健院訂閱號《別讓不良習慣“傷心”,筑起心臟“防護堤”》
⑦2017-02-14健康時報《久坐傷身傷在哪兒》
⑧2015-05-14健康時報《吃飯?zhí)煊绊懶穆省?/p>
⑨2019-08-20《飯吃八分飽 心臟會更好》
⑩Prospective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PURE) study investigators. Association of estimated sleep duration and naps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a study of 116 632 people from 21 countries. Eur Heart J 2019;40:1620–1629
?Dietary Guidance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Health: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21). Circulation.
?Device-measured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rdiometabolic health: the Prospective Physical Activity, Sitting, and Sleep (ProPASS) consortium.European Heart Journal, Volume 45, Issue 6, 7 February 2024, Pages 458–471.
?Associations of timing of physical activity with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2024-01-14中國循環(huán)雜志《改善心臟代謝10個生活秘訣!歐洲心臟雜志文章》
?2016-08-30健康時報《我的晚飯原則》(魏幗)
?2025-04-23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yī)院《專家提醒!呵護心血管健康,飲食、運動、睡眠…需要注意這些!》
?Accelerometer-derived sleep onset tim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 a UK Biobank cohort study. Eur Heart J Digit Health. 2021 Nov 9;2(4):658-666.
編輯:任璇
審核:魯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