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醫(yī)石先生治療便秘經(jīng)驗
麻子仁丸一方出自《傷寒論》,原方為“脾約”而設(shè),石師用之加減化裁治療老年便秘以及難治性便秘,療效顯著。
基本方藥:火麻仁15g,桃仁15g,枳實10g,厚樸10g,大黃8g,油當(dāng)歸15g,肉蓯蓉15g,黑芝麻15g。
方義:方中重用麻子仁質(zhì)潤多脂,滋脾潤腸,潤燥通便為君;大黃苦寒瀉熱,蕩去體內(nèi)積熱,桃仁祛瘀潤腸通便,油當(dāng)歸,黑芝麻潤腸兼滋補陰血,共為臣;佐以枳實下氣破結(jié),厚樸行氣除滿,加強通泄之功;加肉蓯蓉溫補腎陽,使陽氣得充,助其攻下,為佐使之用。全方攻補相兼,驅(qū)邪不傷正。
加減:熱盛傷津,胃陰不足者,加北沙參、玄參、麥冬、生地;陽明府實加芒硝沖服,并大黃后下;濁氣上犯中脘痞滿者,加炒蘿卜籽,炒檳榔,全瓜蔞;腹痛明顯加芍藥;不欲飲食加砂仁、雞內(nèi)金;小便不利加郁李仁。
典型病例
秦某 ,女 ,38 歲 ,1997 年 7 月 8 日就診 ,習(xí)慣性便秘一年余 ,癥狀時輕時重 ,大便干燥堅硬 ,排便間隔 4~7 天不等 ,排便困難 ,每次排便需 30 分鐘左右 ,痛苦不堪 ,且伴腹部痞、滿、 脹不適。常自服番瀉葉、 果導(dǎo)等藥物 ,但癥狀反復(fù)。查體見口臭 ,苔燥黃膩 ,脈弦細。給予基本方加大黃 6g ,芒硝10g沖服,2 劑水煎服后便通 ,腹部痞、 滿、 脹消失 ,后予疏肝健脾潤腸湯加烏藥 12g ,治療 2 周 ,大便每日一次 ,成形 ,排便爽快 ,并囑多吃蔬菜 ,定時登廁 ,隨訪半年 ,未見復(fù)發(fā)。
體會
麻子仁丸原方治療脾約證,《傷寒論》謂“不更衣十日,無所苦?!卑Y見大便秘結(jié)數(shù)日不行,小便量多或如常人,飲食亦無特殊變化。石師治療便秘基本方中將原方去芍藥,加黑芝麻、油當(dāng)歸、肉蓯蓉。因為芍藥酸斂,不利胃腸蠕動,故去之。加黑芝麻清熱養(yǎng)血潤腸,油當(dāng)歸補血活血潤腸,如此變化,泄下之力更著,且去邪正不傷。
脾約之癥是胃腸燥熱,脾陰不足,燥熱之邪于腸中糟粕互結(jié)成燥失,結(jié)于腸道,難以下行排除。燥實之邪,非滋不潤,非攻不下,故用麻子仁、桃仁、黑芝麻、油當(dāng)歸滋陰潤腸通便,大黃攻下。肉蓯蓉補精血,溫腎陽,于大量滋陰潤便藥中加之,助陽推動,又使陰得陽助生化無窮。另外便秘之人每每病程較長,久病入絡(luò),故桃仁代原方中杏仁,于當(dāng)歸活血化瘀,潤腸之效。
加玄參、麥冬、生地,取其滋水行舟,水足舟行之意。炒蘿卜籽、炒檳榔二味《本草綱目》論之甚詳,謂蘿卜籽“消食除滿,利大小便,止氣通”。檳榔治“心腹諸痛,大小便氣秘”。《中藥學(xué)》記載全瓜蔞寬胸散結(jié),潤腸通便。故濁氣上犯加此三味,達滋通理氣化濁之效。陽明府實用大承氣湯通腑泄熱,急下存陰。
現(xiàn)代藥理研究,麻子仁、桃仁、全瓜蔞、黑芝麻等藥中均有脂肪油,有緩腸潤下作用。肉蓯蓉水浸液能提高小鼠小腸推進速度,縮短排便時間;大黃中的瀉甙以及芒硝,均可以抑制腸內(nèi)水分吸收,促進排便。枳實能使胃腸道收縮節(jié)律增加,厚樸小劑量有興奮腸管作用。
提示:文中處方,請在專業(yè)中醫(yī)指導(dǎo)下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