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jù)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chuàng)內容,文中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前言
曾幾何時一部《少林寺》電影讓一座破敗小廟一夜成名,成為無數(shù)人心中的武術圣地,然而這份光環(huán)背后,少林寺卻悄然走上了一條商業(yè)化之路,寺廟管理活像現(xiàn)代公司,功德箱旁貼著付款碼,高價禪修班更是引發(fā)爭議。
直到近期隨著方丈被查,這個龐大的“商業(yè)帝國”才轟然倒塌,佛門清凈地能否回歸本源,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的真實問題,而李連杰和周星馳對于少林寺事件也似乎早有“暗示”,究竟是什么情況?
誰敢動佛門名號?一場兩百萬的官司
你敢信嗎?“少林寺”這個名字竟然成了明碼標價的“搖錢樹”,當年張紀中籌拍《倚天屠龍記》,劇中少不了少林寺的戲份,不料一紙律師函飛來,開口就是兩百萬元天價“版權費”。
面對這等“獅子大開口”張大制片人也只能無奈妥協(xié),咬牙下令把所有“少林寺”的字樣統(tǒng)統(tǒng)換掉。
類似戲碼屢屢上演,周星馳當年想拍《少林足球》,消息一出也被人找上門,非要他改名,說怕?lián)p害寺廟形象。
結果呢?還不是奔著那筆天價版權費去的。周星馳硬氣沒改名,電影也因此只在香港小范圍上映。
更離譜的是,有劇組為了避禍,直接把“少林寺”改成“金頂禿鷲寺”,你說這該有多大的苦水和荒唐。
這一切的根源直指一個人:時任少林寺方丈釋永信,他大手一揮將“少林”二字注冊成了商標,從那一刻起,這個飽經(jīng)風霜的佛教符號便成了他收取過路費、構建“商業(yè)帝國”的奠基石。
那么“少林”二字為何一夜之間金貴至此,引得無數(shù)人趨之若鶩,乃至被拿來高價叫賣?
當年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在那個票價只有一毛錢的年代,這部電影狂攬了上億的票房,幾乎讓中國大地上家家戶戶都見識了少林僧人的俠義和武功。
熒幕上他們吃齋念佛、苦練武功、行俠仗義,在觀眾心里刻下了一個深刻印記,鑄就了少林寺“武術圣地”的神話。
然而這份深入人心的神話,卻帶著濃濃的“藝術濾鏡”,多年后李連杰坦言,當年劇組第一次去少林寺時,眼前只是一座年久失修的小廟,寺里僧人寥寥無幾,更別提有什么武術功底。
那些熒幕上出神入化的功夫,全是編劇的妙筆生花,這部電影硬生生地把一座寂寥的小廟,一夜之間推上了神壇。
電影影響力巨大,卻也帶來了意外的社會后果:多少熱血少年被電影刺激得熱血沸騰,毅然放棄學業(yè),懷揣著武俠夢奔向少林。
李連杰曾因此深感自責,認為電影無意中引導了一股不利于青少年成長的社會風氣,誰能想到這份由虛構堆砌的熱潮,竟為后來少林寺的商業(yè)化,鋪就了一條康莊大道?
方丈的“商業(yè)帝國”
正是在《少林寺》電影掀起的滔天巨浪之后,釋永信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坐上了少林寺方丈的位子。
他動作迅速而堅定,拉開了少林寺商業(yè)化轉型的序幕,最關鍵的一步就是把“少林”商標牢牢攥在手里,為日后的財源廣進鋪平道路,在他手中這份無形資產(chǎn)搖身一變成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一個龐大的“少林商業(yè)帝國”就這樣應運而生,他成立了少林武僧團,這支隊伍打著少林寺的旗號在全球各地巡演,不僅賺得盆滿缽滿,更讓少林寺的國際聲譽水漲船高。
少林寺還積極與各種企業(yè)合作,寺廟的管理模式,活脫脫就是一家現(xiàn)代商業(yè)公司,即便在佛門清凈地內部,金錢的氣息也無孔不入。
功德箱旁邊赫然貼著付款二維碼,而那些寄托著信眾心愿的祈福項目,更是明碼標價,像“1899元全家平安”的廣播不時在寺內回蕩。
更讓人咋舌的是少林寺還曾推出面向青少年,價格不菲的“禪修”游學活動,為期六天五晚,定價高達7980元,還不含往返交通費。
面對公眾對高價的質疑,竟有少林武僧振振有詞:“你們想要學東西就要付出,吃飯和住宿難道不需要費用嗎?”
這種把文化、信仰與高價服務打包銷售的模式,讓不少網(wǎng)友戲稱少林寺為“佛教界的麥當勞”。
而釋永信本人對于外界傳聞其私生活奢華、住別墅開豪車的指責,以及過度商業(yè)化的批評,總是輕描淡寫地表示一切都是為了少林寺發(fā)展,那副“偉光正”的面目一度無人敢拆穿。
佛門神話的轟然倒塌
然而任何建立在逐利之上的“帝國”終究會有被揭穿的一天,不久前少林寺官方的一紙通報,猶如晴天霹靂,將一切遮羞布徹底撕下。
方丈釋永信因涉嫌挪用寺廟公款,并長期與多名女子保持不正當關系,嚴重違反佛教戒律,已被相關部門帶走調查。
這一消息徹底震碎了人們對“得道高僧”的幻想,一個曾經(jīng)被刻意維護的時代舊幕轟然落下。
隨著釋永信的倒臺,少林寺的管理層也隨之調整,新的主持已然走馬上任,這位新主持的理念與前任方丈截然不同。
他不僅開始著手清理寺內的各項商業(yè)化項目,甚至曾公開建議,應該杜絕佛教名稱被注冊為商標的現(xiàn)象,以避免類似的商業(yè)糾紛再度出現(xiàn),讓佛門清凈地不再被俗世金錢所困擾。
少林寺這個原本可能只是中國大地上無數(shù)清冷寺廟之一,卻因一部電影而一夜成名,繼而又被商業(yè)化的巨浪裹挾。
如今在經(jīng)歷了一場人事的劇烈震蕩之后,它仿佛站在一個十字路口:是繼續(xù)沿著那條逐利的舊路滑行,讓信仰蒙上銅臭。
還是剝離掉那些喧囂與浮躁,回歸其作為清凈佛門、文化傳承本源的身份?那些曾經(jīng)因過度商業(yè)化而轟然倒塌的所謂榮耀,又能否在新的領導下,尋回真正屬于它的那份寧靜與莊嚴?
結語
如少林寺已經(jīng)換了新的主持,少林寺的商業(yè)項目也在慢慢清除,少林寺是否能夠越來越好重新回歸以往那片佛門清凈之地,讓我們拭目以待。
大家對這件事怎么看呢?歡迎前來一起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