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中美談判結束不久,日本漁船就強闖釣魚島,它背后釋放了什么樣的信號?在這個時候,日本首相石破茂要保持沉默,究竟是為什么呢?
在美日關稅戰(zhàn)中,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開始石破茂表現(xiàn)得非常強硬,但是最后石破茂還是屈服了,跟美國達成了相關貿易協(xié)議。
在近日,釣魚島爆發(fā)對峙了。本月1號到4號,日本“三加丸” 號漁船非法進入咱們釣魚島領海,中方海警對其進行警告驅離。在中美貿易第三輪談判結束不久這個時間點上,日本這個做法很明顯有兩個用意。
8月1日至4日,日本“三加丸”號漁船未經許可闖入釣魚島附近海域,這一事件的時間節(jié)點暗藏玄機。此前中美剛結束新一輪貿易談判,兩國在關稅、技術出口等核心議題上仍存尖銳分歧,美國對華戰(zhàn)略遏制態(tài)勢未見緩和。
中俄海軍于同期在東海啟動“海上聯(lián)合-2025”演習,紹興艦、烏魯木齊艦等主力艦艇組成的編隊在日本海展開防空反導、反潛作戰(zhàn)等科目演練,直接對日本形成戰(zhàn)略威懾。
在驅離“三加丸”號漁船時,我方立即投入了由四艘海警艦艇組成的編隊,其中包括先進的2501艦,以及2305、2302和2301艦。
這些鋼鐵巨艦,部分已搭載了火力武器,是一場名副其實的“立體交叉式包夾”:中國海警艦艇迅速從多個方向形成合圍態(tài)勢,對“三加丸”號展開了持續(xù)的尾隨和封堵。
最終,這場耗時92小時的拉鋸戰(zhàn)以“三加丸”號在中國海警的“押解”下,被迫駛離12海里領海范圍并轉向日本方向告終,至始至終我方牢牢掌握著現(xiàn)場的控制權。
2025年是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敗80周年。按照慣例,日本歷屆首相都會在8月15日(終戰(zhàn)日)或9月2日(簽署投降書日)發(fā)表公開講話,對戰(zhàn)爭歷史做出反思,并表達和平承諾。無論是小泉純一郎還是安倍晉三,都未曾打破這一傳統(tǒng)。
但今年不同。日媒報道稱,石破茂可能在這兩個敏感節(jié)點選擇不發(fā)聲。對于曾經在中日關系中展現(xiàn)理性形象的石破茂而言,這種主動緘默無疑是一種態(tài)度上的倒退。
這種做法的代價,是日本在國際社會中失去了一個展示反省與和平立場的重要機會。
回想石破茂剛上任時,還曾努力對中國釋放過一些緩和信號。他派外相巖屋毅訪問中國,甚至親自給中方寫信,擺出一副愿意改善關系的姿態(tài)。
但現(xiàn)在回頭看,那些姿態(tài)恐怕更多是政治上的虛晃一槍,是典型的陽奉陰違。
在國際上,石破茂同樣面臨巨大壓力。中美博弈日益激烈,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關鍵棋子,日本必須拿出實際行動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在釣魚島問題上搞點摩擦,就是遞給美國的一份“投名狀”,表明自己會緊跟美國的步伐。
一連四天,8月1日至4日,這艘日本漁船反復闖入釣魚島附近的敏感海域。它航跡忽左忽右,速度卻異常飛快,船上甚至安裝了軍用級導航設備,船員們清一色著裝,絲毫沒有普通漁民那種松散隨意。
這哪是什么漁船?分明就是一艘披著民用外衣的偵察船,甚至是一枚探測器!中國海警反應迅速,全程貼身尾隨、緊逼航線,甚至用強光照射,最終將其逼離。整個過程中,日本官方艦艇沒有提供任何支援,“三加丸”號最終也只能悄無聲息地遁走。
面對美國特朗普政府突然揮舞的25%關稅大棒,石破茂初期姿態(tài)強硬,一度走上街頭,聲稱“日本絕不能被小看”,還被國內媒體吹捧為“抗美英雄”。
然而不到一個月,這位“硬漢”就迅速變臉,不僅全盤接受了美國的關稅要求,還倒貼了高達5500億美元的巨額資金,投入到美國半導體、汽車、船舶等產業(yè),其中大部分利潤注定流入美國口袋。
石破茂從“捍衛(wèi)者”瞬間淪為“妥協(xié)派”,形象跌入谷底。在如此外交失分后,東京迫切需要在其他方面證明自己作為美國在亞太“可靠盟友”的價值。
釣魚島,這個充滿爭議的敏感地帶,便成了日本向華盛頓表忠心的最佳舞臺。當中美新一輪談判剛剛落幕,美國又開始對華釋放威脅信號,日本及時在此“制造麻煩”,無疑是在向美國宣示:無論美日貿易摩擦再多,在遏制中國的戰(zhàn)略大方向上,日本絕不含糊,永遠與美國站在一起。
棋盤上的玩家不止美國。就在“三加丸”號出海挑釁前不久,中俄兩國海軍剛剛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日本海之畔,舉行了一場代號為“海上聯(lián)合-2025”的高強度聯(lián)合演習。這場演習,部分科目甚至緊貼日本防空識別區(qū)邊緣展開,參演艦艇皆為雙方主力。
盡管中俄宣稱“不針對第三方”,日本卻不可能置若罔聞。它與中國在釣魚島有主權爭議,與俄羅斯則在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問題上針鋒相對。中俄的深海協(xié)作,無疑觸動了東京那根繃緊的神經。演習期間,日本防衛(wèi)省多次派出偵察機抵近,均被中方軍機識別驅離。
在此背景下,派出“三加丸”號在釣魚島“撒野”,旨在向中俄傳遞日本“不會妥協(xié)”的信號。只可惜,無論釣魚島還是北方四島,主動權早已不在日本手中,這種象征性的“抗議”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石破茂的困境遠不止外部施壓。不久前的參議院選舉,執(zhí)政的自民黨遭遇重挫,首相的政治根基搖搖欲墜。而即將到來的2025年,恰逢日本二戰(zhàn)戰(zhàn)敗80周年,這個時間點尤為敏感。
據(jù)多家日媒披露,石破茂極有可能打破一項戰(zhàn)后近乎慣例的首相表態(tài):他或許不會在8月15日這一天,就戰(zhàn)爭歷史公開發(fā)表反思講話。要知道,從村山富市、小泉純一郎到安倍晉三,歷任首相都在這個特殊日子表態(tài)。石破茂一旦選擇沉默,無疑向世界釋放了一個危險信號:日本不愿正視和反省侵略歷史。
石破茂上任伊始,也曾向中國釋放過積極信號,派遣外相訪華,甚至遞交親筆信,一度讓外界對中日關系改善抱有期待。他如今所作所為,從對美屈膝,到在釣魚島挑釁,再到可能在歷史問題上噤聲,無一不暴露出其對華政策的“陽奉陰違”
如今的日本試圖在依附美國、強硬對抗鄰國與安撫國內右翼之間尋找平衡,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石破茂政府在外交上玩弄模糊路線:嘴上說著改善中日關系,行動上卻步步緊跟美國,對中國持續(xù)施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