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傳遞養(yǎng)分,品讀天下好書,你好,這里是自在飛花輕似煙。今天要給你解讀的,是中國駐外記者劉驍騫寫的《美國路人》。
2020到2024年美國疫情正嚴重的時候,劉驍騫開始了走遍美國的旅程。那會兒疫情肆虐,大選鬧得不可開交,種族矛盾也越來越激烈,但他還是深入到美國各地,跑了將近五十個州,就為了記錄下那片土地上正在發(fā)生的事兒,還有不同種族、不同立場的人們說的心里話。
拉什莫爾山在美國南達科他州,因為山上刻著四位著名總統(tǒng)的頭像,大家也叫它總統(tǒng)山。美國人常把南達科他州這樣的地方叫作“飛越之地”。和美國那些繁華的大都市比起來,“飛越之地”其實就是些偏遠落后、帶著鄉(xiāng)土氣的地方。到了大選年,真正能影響總統(tǒng)選舉結(jié)果的,往往就是這些搖擺州,這些“飛越之地”。
美國的種族矛盾早就有了,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鬧出不少暴力事件。就在拉什莫爾山集會的兩個月前,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尼阿波利斯發(fā)生了警察暴力執(zhí)法的“弗洛伊德事件”。這事引發(fā)的抗議,是美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弗洛伊德的死,把那些虛假的和諧徹底打破了,種族矛盾再次成了大家關(guān)注的焦點。而且,抗議的人們不光為弗洛伊德的死生氣,還呼吁政府徹底廢除警察制度。
作者還去了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亞拉巴馬州這些地方采訪,深挖美國的私刑歷史。塔斯基吉大學保存著美國現(xiàn)存最完整、最詳細的私刑檔案。在以前的私刑歷史里,施暴的人就愛看受害者受折磨、最后死去的樣子,還覺得很得意。他們會招呼男女老少都來看私刑,甚至把拍下來的私刑照片做成明信片寄給家人。1910年前后,拍私刑照片這事還成了挺搶手的生意。
在駐美那段時間,作者還關(guān)注了美國原住民寄宿學校的歷史和墓地遺址這些事。2021年5月,加拿大中西部的德甘柳斯特塞克韋佩姆克部落用探地雷達,在一所原住民寄宿學校的遺址上發(fā)現(xiàn)了好多印第安孩童的遺骸。
原住民寄宿政策是從一場個人實驗來的。理查德?亨利?普拉特試著讓一些印第安人學英語和手工藝,這實驗后來受到了不少關(guān)注。不管是美國聯(lián)邦政府還是加拿大,都想通過辦寄宿學校來“馴化”印第安人,讓他們?nèi)谌氚兹松鐣?/p>
辦寄宿學校就是想切斷部落和家庭對這些孩子的影響。學校教的也不是真為了提高孩子們的學識,女孩就得學做飯、縫衣服,男孩就去學做鐵匠、木工、油漆工這些活。他們還常常得無償給學校和鎮(zhèn)上的人干活,跟“勞動奴隸”差不多。
這樣的寄宿學校經(jīng)歷,常常會影響印第安孩子對自己身份的認同。從小缺了父母的關(guān)愛,他們長大后也不太會好好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寄宿學校帶來的傷痛,就這么悄悄地藏在一代又一代的關(guān)系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