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近日,廣州醫(yī)科大學藥學院邵攀霖教授團隊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趙宇教授團隊、南方科技大學張博研究員團隊在國際化學類頂級期刊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中科院一區(qū),影響因子:39)發(fā)表了題為“Recent advances in catalytic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vicinal amino alcohols”的長篇綜述論文,該綜述全面總結了近二十年來鄰氨基醇不對稱催化合成領域的最新進展,涵蓋了多種不對稱催化合成策略,并對未來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顏栩博士與馮偉博士為共同第一作者;新加坡國立大學趙宇教授、廣州醫(yī)科大學邵攀霖教授和南方科技大學張博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廣州醫(yī)科大學為論文第一完成單位。
手性鄰氨基醇及其衍生物是一類重要的多功能手性砌塊,廣泛存在于天然產物、藥物分子及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同時在功能材料領域也展現(xiàn)出重要應用價值。超過30萬種有機化合物含有此類結構,其中超過9000種是天然產物,如奎寧、紫杉醇、巴蘭醇等;此外,超過110種是已批準的藥物,如腎上腺素、多巴胺、奧達特羅、奧司他韋等。同時,作為優(yōu)勢手性配體和有機催化劑,在不對稱催化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隨著不對稱合成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種新穎高效的手性鄰氨基醇合成策略相繼開發(fā)出來。該論文系統(tǒng)梳理了該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重點對各類不對稱合成方法的反應機理、立體選擇性控制因素以及應用范圍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總結。
該論文由廣州醫(yī)科大學、天水師范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方科技大學等多家單位合作完成,得到了深圳市醫(yī)學研究專項資金(B2402042)、深圳市基礎研究面上項目(JCYJ20210324104007020和JCYJ2024081309450400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274069和22304070)、甘肅省科技計劃青年項目(22JR5RE201)、甘肅省高校教師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2022A-106)、新加坡教育部項目(A-8001893-00-00和A-8000055-00-00)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項目(A-8001040-00-00)的支持。
來源:廣州醫(yī)科大學藥學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