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4日,邵華因乳腺癌擴散,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享年69歲。一年前,她的丈夫毛岸青剛剛離去,如今,她也追隨愛人的腳步,去往了另一個世界。
在臨終前,邵華對毛新宇說道:
“新宇啊,我這一輩子,最敬重的就是你奶奶楊開慧。我走之后,就想和你奶奶葬在一起,像你爸爸之前說的那樣,我們都想陪著她?!?br/>
毛新宇哽咽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只是用力地點點頭。要知道,邵華都沒有見過楊開慧,為什么她在臨終前卻想與楊開慧葬在一起呢?
毛岸青和邵華去韶山祭拜母親
1960年,大連賓館會客廳被布置得溫馨又喜慶,歡聲笑語不斷,毛岸青與邵華的婚禮在此舉行。當時國內(nèi)局勢緊張,毛主席沒能親臨現(xiàn)場,但他滿心都是對兒子兒媳的關切。于是,他決定送一份特別的禮物給兒媳邵華——一塊手表和一臺收音機。
當禮物送到邵華手中時,邵華小心翼翼地打開包裝,看到里面的手表和收音機,眼眶瞬間濕潤了。
1962年,毛岸青與邵華回到北京后,迫不及待地前往中南海,去見毛主席。一見到兩人,毛主席便笑容滿面地迎了上來,風趣地說道:“新媳婦總該去認認家門,讓外婆和親友們都看看嘛!”
稍作停頓,毛主席又囑咐毛岸青和邵華:“你們回湖南,一定要去給開慧掃掃墓,告訴她,我們都記著她呢。”
不久后,毛岸青與邵華便踏上了前往長沙的行程。到達長沙板倉后,他們懷著無比崇敬與思念的心情,來到楊開慧的墓前。毛岸青和邵華輕輕放下手中的鮮花,深深地鞠了三個躬。
離開墓地后,他們又去看望90歲高齡的外婆向振熙老人。老人雖已滿頭銀發(fā),但精神矍鑠。見到毛岸青和邵華,老人激動地拉著他們的手,久久不愿松開。邵華貼心地坐在老人身旁,陪她嘮著家常,告訴她北京的生活瑣事,逗得老人不時露出笑容。
但日子久了,生活中的小摩擦逐漸出現(xiàn)。兩人你一言我一語,氣氛越來越緊張。突然,毛岸青感到一陣頭疼,他痛苦地捂住腦袋,臉色蒼白。邵華見狀,心中的怒氣瞬間轉(zhuǎn)為擔憂和愧疚,她趕緊扶著毛岸青坐下,給他倒了杯水,輕聲安慰。
可類似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毛主席察覺到了小兩口的異樣,他提筆給兩人寫了封信:
“岸青、邵華,夫妻間難免有磕磕絆絆,相互理解包容才是長久之道?!?br/>
收到信后,毛岸青和邵華面對面坐下,毛岸青一臉誠懇:“邵華,是我不好,沒考慮你的感受,以后我一定注意。”邵華也紅著眼眶說:“我也不該總發(fā)脾氣,以后有什么事,咱們好好說?!?/p>
自那之后,兩人更加珍惜彼此,感情愈發(fā)深厚,再也沒有紅過臉。
父親去世,毛岸青悲痛欲絕
1970年1月17日,邵華躺在產(chǎn)房里,臉色因痛苦而愈發(fā)蒼白,每一次疼痛都像是在生死邊緣掙扎,生命體征也開始變得不穩(wěn)定。消息很快傳到了毛主席那里,他放下手中的工作,立刻下達指示:“想盡一切辦法,務必讓母子平安!”
負責救治的醫(yī)生們接到指令后,迅速行動起來。經(jīng)過漫長而艱難的剖腹產(chǎn)手術,終于,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打破了緊張的氛圍。醫(yī)生走出手術室,滿臉疲憊卻帶著欣慰:“恭喜,是個男孩,母子平安!”
毛主席得知喜訊后,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思索片刻后,為這個新生的小生命取名為“新宇”。在邵華住院的這段時間,毛岸青向組織請了長假,每天都往返于家和醫(yī)院之間。在毛岸青的悉心照料下,邵華的身體漸漸康復,一家人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這份喜悅沒持續(xù)多久,毛主席的身體越來越差,連起身走動都變得艱難。但他只要精神稍好一些,就會詢問毛新宇的情況,想著等孩子長大,看他成家立業(yè),可命運卻沒給他這個機會。
1976年噩耗傳來,毛岸青呆立原地,手中的書“啪”地掉落在地,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這一切。邵華聽到聲響趕來,只見毛岸青眼眶泛紅,淚水奪眶而出,聲音顫抖地說:“父親他……走了?!?/p>
此后,毛岸青身體原本就不太好,如今愈發(fā)虛弱。邵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為她很清楚丈夫成長過程中究竟吃了多少苦。
年幼的毛岸青眼睜睜看著母親楊開慧被敵人殘忍地折磨,卻無能為力。楊開慧英勇就義后,毛岸青開始了漫長又艱難的輾轉(zhuǎn)生活。歷經(jīng)千辛萬苦,他回到了父親身旁,以為苦難就此結束,生活迎來曙光。
1950年,他得知一直保護自己的哥哥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戰(zhàn)場上意外犧牲。那一刻,毛岸青僵在原地,眼神空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巨大的悲痛讓他幾乎昏迷,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吃不喝,沉浸在失去哥哥的痛苦中無法自拔。
1976年,毛主席的逝世再次給毛岸青帶來沉重打擊。這接二連三的事件,讓毛岸青的精神瀕臨崩潰。
邵華臨終前囑咐毛新宇:我要和婆婆楊開慧葬在一起
自毛主席離世后,毛岸青都像變了個人似的。他總是沉默寡言,眼神里時常透著深深的落寞,往日的活力消失不見。
1990年,一家人再次踏上湖南長沙的土地。邵華陪著毛岸青來到婆婆楊開慧的墳前,毛岸青的腳步沉重而緩慢,每一步都飽含著對母親的思念。站在墓碑前,毛岸青的雙手微微顫抖。
回去的路上,邵華看著依舊沉浸在悲傷中的毛岸青:
“岸青,我知道你一直很想念媽媽,要不咱們給媽媽打造一個雕像吧,這樣以后咱們想她的時候,就能隨時看到她了?!?br/>
“好,這個主意好,我太想媽媽了?!?/p>
邵華原以為完成這個心愿會困難重重,沒想到,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大家時,廣大人民群眾紛紛響應。有的人慷慨解囊,為雕像的建造捐款;有的人則憑借自己的專業(yè)技能,主動參與到設計和建造工作中。
前后不過八個月的時間,大家就將楊開慧的雕塑做了出來。此時此刻,他已經(jīng)打定主意,等自己去世就來陪著母親,這樣她不會孤單,自己也不會孤單。
2007年3月23日,毛岸青在病痛的折磨下,緩緩閉上了雙眼,離開了這個世界。此后,邵華沉浸在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中,生活的瑣碎與內(nèi)心的哀傷讓她疲憊不堪。
漸漸地,邵華察覺到胸部傳來隱隱疼痛,一開始她只當是這段時間太過操勞,沒放在心上??商弁从l(fā)強烈,到后來,連日常行動都變得艱難,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刺痛,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她這才在家人的催促下,前往醫(yī)院檢查。
檢查結束后,醫(yī)生拿著報告把毛新宇叫到一旁,低聲說著什么。毛新宇身體晃了晃,險些站立不穩(wěn),他不敢相信地看向醫(yī)生:“您說什么?乳腺癌?怎么會……”
邵華看到兒子失魂落魄地走回來,心中已然猜到幾分。面對自己嚴重的病情,邵華出奇地平靜:
“新宇,別慌。媽媽這輩子最幸運的就是能嫁給你爸爸,成為這個家的一員。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和你奶奶埋在一起,我想陪著她,也想讓爸爸知道,我們都在,一家人永遠不分開?!?br/>
雖然邵華從未與楊開慧謀面,可那些從丈夫毛岸青口中娓娓道來的故事,卻讓楊開慧的形象在她心中鮮活又深刻。
2008年,邵華追隨丈夫而去,毛新宇捧著母親的骨灰,來到楊開慧墓前。安葬好父母后,毛新宇久久不愿離去:“爸爸媽媽,一家人終于可以團圓,永遠在一起,再也不分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