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美國的年輕人也開始集體躺平了。
最近我看到一個魔幻的消息,由于躺平風潮大面積蔓延,美國老板開始集體抱怨——現(xiàn)在的小年輕,真是一點都不上進。
因為現(xiàn)在的美國,一種躺平風潮正在大面積流行,年輕人的圈子里出現(xiàn)了很多非常魔幻的詞,比如說“安靜辭職”、“最低限度星期一”、“舒活”等等。
那這些詞是什么意思呢?我簡單做一個解釋。
所謂安靜辭職,其實不是真正的辭職,而是只做自己分內(nèi)的事,只拿自己分內(nèi)該拿的錢,拒絕老板任何形式的pua和畫大餅,并且堅決抵制加班。
而最低限度星期一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在每周上班的第一天就開啟節(jié)能模式,能不干活就不干活,能找機會摸魚就找機會摸魚,通過這種休養(yǎng)生息的方式去避免自己的精力在周三就消耗殫盡。
至于舒活就更加有意思了,大概意思是完全抵制內(nèi)卷,徹底抗拒過度競爭,明確自己上班的目的只是為了養(yǎng)活自己和自己的寵物,拒絕其他人給自己上任何其他的人生價值。
總而言之,現(xiàn)在的美國年輕人那就是油鹽不進,畫大餅畫不動,勸導也沒作用,他們就是鐵了心的要過上躺平的生活,甚至有的美國00后為了讓自己有更多時間回去玩游戲,主動放棄了薪酬更高的工作,而選擇一個薪酬偏低的工作崗位,之所以這樣做,唯一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個低薪崗位每天5點就可以按時下班。
看到這種場景,美國的老人們痛心疾首,他們在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上怒斥這些年輕人沒有夢想,沒有追求,就是一條咸魚,說這批00后是美國垮掉的一代人。
他們之所以這么憤怒,是因為他們年輕的時候,精氣神可完全不是現(xiàn)在這副樣子。
現(xiàn)在在網(wǎng)上大面積批評美國躺平風潮的老人,他們大多出生于1946-1970年之間,也就是二戰(zhàn)之后的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比如說特朗普,就是那批人的代表人物,他們活到老干到老,努力和奮斗貫徹著他們的一生,從來就沒有想過躺平的事情。
之所以會形成這樣的認知,是因為他們成長的那個年代,在美國努力是真的有回報的,只要你敢闖敢拼,社會絕對不辜負你。
不信我們一起看看那個年代的美國到底是什么樣子?
上世紀30年代末期的時候,由于發(fā)生了經(jīng)濟大蕭條,美國的羅斯??偨y(tǒng)簽署一個著名的文件,名叫全國勞資關(guān)系法,這部法律的出臺,讓美國的打工人可以合法的和美國的公司談判,甚至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工資和休息時間,還可以用罷工游行的方式來抗議,這些事情,美國法律完全支持你。
在二戰(zhàn)期間,為了保證底層人民的生活水平,羅斯福更是大幅提高對資本家的稅率,巔峰時期美國的資本家每賺100塊錢,有90塊都要上交國家財政,然后再進行二次分配,正是因為這樣的政策,讓那個年代的美國人都能找到薪酬更高、工作時間更舒適的工作,人人都知道努力是有回報的,所以充滿了干勁。
甚至當時美國還明確推出了一個公平勞動標準法,大概意思是每周工作不能超過44個小時,一旦超過就必須強制支付加班費,不允許任何形式的免費加班行為,消息傳出,美國的打工人那是一片歡騰。
更重要的是,美國人還推出了社會福利金,這個東西有什么作用?我就這樣說吧,很多人不是總喜歡說國家富強和我月薪3000有什么關(guān)系嗎?這個社會福利金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以后遇到經(jīng)濟危機,風險不會由你一個人承擔,而是整個國家對你進行兜底,當然,如果國家經(jīng)濟欣欣向榮,那你也能從做大的蛋糕中分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塊食物,反正就是你和國家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徹底成了利益共同體。
為什么美國夢會在那個年代大流行?
因為那個時代的美國人是真的認為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國家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好,大家都是一副社會主人公的心態(tài)。
不信你去看一看網(wǎng)上的評論,任何一個時代的美國都有大量的人在批評,但是二戰(zhàn)之后接近二十年的時間,美國的繁榮是世界公認的,現(xiàn)在的美國紅脖子懷念的就是那個時代。
因為那個時代實在是太美好了,一個美國男人隨便找一份工作,就能輕松養(yǎng)活妻子、三個孩子、兩條狗,住大房子,還能一年進行兩次全球旅行。
就這樣的美好生活,別說現(xiàn)在的美國人羨慕和懷念了,難道你不羨慕嗎?
當然,也正是因為當時吃的太飽,過得太好,所以在那段時間,美國才出現(xiàn)了大量新的意識形態(tài),比如說美國的女權(quán)運動,美國的同性戀合法化運動,都是那個時代開始大流行的,因為物質(zhì)生活過于豐盛,所以就只能去追求其他的權(quán)益。
直到上世紀70年代,由于經(jīng)濟不景氣,美國政府開始進行甩鍋運動了,他們認為,不應(yīng)該由國家對個人生活進行兜底,每個人都應(yīng)該為自己的人生負責,資本主義社會不養(yǎng)懶漢,所以從8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開始大量取消一些社會福利,并大幅給資本家減稅,1982年,美國總統(tǒng)里根進行稅制改革,將資本家的稅從46%直接降到了33%,因為他認為這種“劫富濟貧”的制度是不合理的,是影響經(jīng)濟活力的,而那些拿失業(yè)救濟金的窮人,都是福利女王,是美國的蛀蟲。
當對資本的限制開始松綁,當對底層的支持開始減弱。
美國的貧富差距也開始一路飆升,進入90年代之后,美國最有錢的那批人擁有的財富總量大幅提升,美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也開始大量涌現(xiàn)。
甚至美國高層和大資本家還抨擊美國的退休金制度,想要徹底甩掉對底層的責任,根據(jù)我查到的數(shù)據(jù),1980年之前,美國有46%的打工人能夠得到完善的退休保障,可是到了2020年的時候,這個數(shù)字就直接降到了15%。
最魔幻的是,大資本家也在拼命甩掉自己身上的責任,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個員工進入公司,他所有的技能培訓和學習計劃,都是公司負責的,員工自己不用出一分錢,因為當時的企業(yè)家認為,員工學習的技能是為了幫公司創(chuàng)造利潤,所以這份錢公司應(yīng)該出,而且過去美國很多公司是會給員工提供住宅的,所以美國有很多公司鎮(zhèn),都是由一家公司的員工聚集而成。
可是現(xiàn)在的美國是什么場景?不管你考任何證,培訓任何技能,都需要你自己去獨立完成,只有你掌握了這份技能,你才有資格進入公司,甚至很多美國大學生為了獲得進入企業(yè)的基本資格,需要貸款去讀大學,然后用自己未來5-10年的收入去償還貸款,這本質(zhì)上就是把就業(yè)之前的技能和知識培訓,全部甩給了美國人自己。
還有住房的問題,現(xiàn)在幾乎沒有任何美國公司會給員工提供房子,他們只會要求員工趕緊去貸款,去背負巨額債務(wù)。
一方面是社會福利大幅削減,另一方面是企業(yè)急迫的甩掉自己的責任,這就相當于社會與企業(yè)和員工個體進行了深度的利益切割,三方從以前的利益共同體變成了如今的各顧各的。
所以21世紀出生的美國人,他們不認為國家整體的興衰和自己有什么關(guān)系,你跟他們說,為了美國再次偉大,我們一定要更加努力,他們只會冷漠的告訴你:和我月薪3000有什么關(guān)系?
畢竟農(nóng)場主的牛奶賣得再好,也不會給農(nóng)場的牛馬改善居住環(huán)境,既然如此,那還不如守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行。
所以進入21世紀之后,尤其是2008年之后,當社會逆襲的機會越來越少,當美國的房價高不可攀,美國的年輕人就開始醒悟了。
他們終于看清楚,上大學需要自己貸款去支付高昂的學費,畢業(yè)之后又要自己貸款去買房子,結(jié)婚之后還要增加大量的育兒支出,這一層層傳遞下來,承擔壓力的只有自己,而受益的則是那些賺得盆滿缽滿的資本家們,既然如此,他們就發(fā)起了無聲的抗議,于是不買房、不買車、不結(jié)婚就成了當代美國年輕人的三大標準特征,美國之所以還能維持不錯的生育率,完全是因為移民的大量涌入而已。
所以不要一直說日韓這些國家的年輕人躺平,那不是東亞國家的專利,就算是美國這樣的發(fā)達國家,一旦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壓力和責任超出了一個邊界線,他們的年輕人也會自動做出自己的決定,你可以認為這是社會的調(diào)節(jié)機制,也可以認為這是生物的生存本能,都可以,總而言之,你一定要記住,在躺平這件事上,美國人是真的遙遙領(lǐng)先于世界好幾個版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