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網(wǎng)上幾張模糊的飛機照片,又讓軍事愛好者們興奮起來了。照片里是一架正在飛行的飛機,樣子很特別。它沒有我們常見的垂直尾翼,整個飛機就像一片扁平的、帶棱角的飛鏢。機翼的后緣不是直的,而是帶點“鋸齒”狀,還有個三角形的小凸起,組合起來像個“W”形。機頭前面還伸出一根空速管,說明這架飛機還在早期的測試階段,離真正造好還早著呢。
這架飛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它的起落架。尤其是前面的前起落架,看起來特別粗壯,而且很像是兩個輪子并排的。懂飛機設計的人一看就明白:這種雙輪設計,要么說明這飛機本身很重,要么就是準備讓它能上航空母艦的。因為航母降落沖擊力大,雙輪設計更穩(wěn)當。再加上它裝了兩臺發(fā)動機,機身看起來也比較寬大,肚子里應該能裝不少油和武器。所以,大家就開始猜了,這新飛機到底是干嘛用的?
第一種猜想:給航母準備的?這個雙輪前起落架,一下子讓人想起了幾年前西北工業(yè)大學申請過的一個設計專利。專利里畫的,就是一種能在航母上起飛降落,并且翅膀角度還能變化的艦載戰(zhàn)斗機。現(xiàn)在照片里這架飛機,跟那個專利圖上的樣子,看著很像!西工大和成飛合作搞六代機研究是公開的秘密,據(jù)說提了八種方案,有四種都做過低空飛行測試了。如果這個猜想是對的,那這架新飛機,可能就是中國未來航空母艦上的新一代主力戰(zhàn)斗機。它可能和之前亮相的、主要負責空戰(zhàn)和對地攻擊的“殲-50”,還有那個體型更大、像“空中武器庫”的“殲-36”一起,組成中國未來航母戰(zhàn)斗群的空中力量。
第二種猜想:給“老大”當幫手的?美國那邊不是一直在搞“協(xié)同作戰(zhàn)飛機”計劃嗎?就是想造一些厲害的無人機,給他們的下一代主力戰(zhàn)斗機當“跟班”。這些無人機可以幫主力戰(zhàn)機干很多危險或者累活兒。咱們中國這架新飛機,沒尾巴、雙發(fā)、機身寬大,這些特點,也特別適合當高級無人機或者“跟班”。它自己可能本事就很大,能單獨去執(zhí)行深入敵人后方搞破壞、搞電子干擾這種高風險任務。更主要的是,它可以配合有人駕駛的飛機,比如已經(jīng)能指揮無人機的雙座版殲-20S,或者前面說的殲-36,甚至未來的轟-20轟炸機。當有人駕駛的飛機在后方指揮時,這些“跟班”無人機就可以沖在前面,替“老大”去冒險、去偵察、去打架。這樣一來,整個機群的戰(zhàn)斗力就強了很多。而且咱們中國在搞這種無人機“跟班”方面,花樣更多,跑得好像比美國還快一點。
算上這次新曝光的,中國在短短幾個月里,已經(jīng)被大家看到三款樣子和定位都不太一樣的第六代戰(zhàn)斗機驗證機了。這架勢,有點像幾十年前美國搞的戰(zhàn)斗機計劃。那時候美國為了快速進步,同時搞了一大堆不同樣子的飛機來試驗,看哪種好,最后在突破音速、研究新外形方面收獲很大。
當中國這邊已經(jīng)有至少三款六代機驗證機飛上天做測試的時候,美國空軍那個號稱很厲害的NGAD項目,現(xiàn)在還主要停留在電腦圖紙和計劃書上。美國媒體在報道中國這第三款新飛機時,字里行間透著點懵:“這到底是個啥?是跟殲-50搶飯碗的新艦載機?還是個特別厲害的無人機‘跟班’?我們搞不清楚啊!” 這種搞不清楚,反而說明咱們中國的路子走得清楚,想得遠,布局更廣。
更讓美國人著急的是時間。就像一些專家說的,中國的六代機體系,最快在2027年左右就可能開始服役了。而美國那邊,他們的NGAD六代機,能不能在2030年之前真正飛起來,都還是個大問號。難怪美國媒體自己都感嘆,在六代機這個領域,中國可能已經(jīng)領先了美國十年。這話雖然聽著有點夸張,但確實反映了當前中美在爭奪未來天空控制權這場競賽中的態(tài)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