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全球聚焦即將到來的九三閱兵,中俄關系因高層互動持續(xù)升溫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政治風暴從大洋彼岸吹來——美國參議員接連提交三份涉華法案,一封接一封,宛如三道“戰(zhàn)書”,直指中國。
這些法案不僅內容嚴厲,更在時間節(jié)點上顯得意味深長。普京尚未抵達北京,特朗普卻已經在華盛頓掀起了外交風浪。
這場風暴的焦點,是一項被稱為“全方位反華”的法案。它的核心內容是要求美國總統特朗普在法案生效后180天內提交一份調查報告,確認中國是否支持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行動。
如果結論指向“支持”,那么中國的銀行、企業(yè)乃至個人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懲罰:禁止進入美國金融體系、全面禁止技術出口、凍結在美資產等三項嚴厲制裁將同時落地。
法案的提出引發(fā)國際震動,也讓人不禁聯想到,這是否是特朗普為了即將開啟的訪華之行,提前布局的一場“心理戰(zhàn)”?
中資銀行被列為重點“打擊對象”,這一舉動極具挑釁意味。美國政界某些強硬派議員聲稱,中國的金融機構可能“間接協助”俄羅斯規(guī)避制裁,這一說法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卻成為這些人推動制裁法案的借口。
他們甚至揚言,一旦特朗普認定中國“援助”俄羅斯屬實,中資銀行將被“踢出SWIFT”,中國的金融體系將遭遇“前所未有的打擊”。
這不是危言聳聽。歐盟和美國在俄烏戰(zhàn)爭初期就曾迅速凍結了俄羅斯約3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他們行動迅猛,毫不猶豫。
短短幾天內,這些資金就被凍結在了歐洲與北美各大銀行。而現在,美國政客竟試圖復制這一“速凍模式”對付中國。然而,這一次他們低估了中國的準備,更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法案提出的流程之冗長,簡直讓人懷疑其本質是否真的是為了“制裁”,而不是僅僅為了制造聲勢。提交議案、等待國會審議、再有180天的調查期——這么一來二去,中國早已察覺風聲。
中國的資產又豈會束手就擒?熟悉國際金融運作的人都清楚,凍結資產的關鍵在于“突然襲擊”。俄羅斯在戰(zhàn)爭爆發(fā)前一無所知,才會讓3000億美元被一鍋端。
而美國此番行動,反而像是一場“堂而皇之”的通風報信。中國的金融機構和企業(yè)早已心中有數,開始有條不紊地調整全球資產配置。
這一切,本質上是特朗普政府“虛空造牌”的老套路。他們深知,中國并未違反國際法,中俄之間的貿易往來完全符合多邊貿易規(guī)則。
即便是在俄烏沖突最激烈的時刻,中國依舊秉持中立,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的原則。美方口口聲聲指責中國,卻拿不出一丁點兒實質證據。
就在這場“制裁陰云”愈演愈烈之時,特朗普本人也頻頻放出“狠話”。他公開表示,如果中國不停止從俄羅斯購買石油,美國將施加高達500%的“二級關稅”。這一看似強硬的表態(tài),其實早已有過先例。
就在今年四月,美國對華加征關稅一度達到145%。中國隨即展開堅決反制,最終迫使美方妥協,將關稅調降。實戰(zhàn)之中,中國展現出極強的戰(zhàn)略韌性和應對能力。
更令人玩味的是,提出這些法案的議員們與特朗普私人關系密切。例如林賽·格雷厄姆,這位以“挺烏”著稱的參議員,在多個場合與特朗普一同現身高爾夫球場。
他曾在媒體訪談中直言不諱:他們的任務是“給總統提供工具”,至于是否使用,那是總統的事。這番話道破天機——這一系列法案,其實是特朗普訪華前的“籌碼游戲”。
這場游戲的關鍵,在于特朗普迫切需要成就感。他的外交野心從未改變,那就是重塑中美貿易格局,削弱中俄戰(zhàn)略聯系,實現“聯俄制華”的舊夢。
然而現實卻是,中俄關系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雙邊貿易額屢創(chuàng)新高,能源合作日益深化,軍事演習頻繁互動。普京尚未抵京,特朗普的算盤卻已打響。
中國并不懼怕這些威脅,但也不會掉以輕心。在外交部發(fā)言人劉鵬宇的回應中,中國立場堅定有力——中俄之間的合作不容外部干擾。中國的底氣,既來自于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也來自于堅定不移的戰(zhàn)略自信。
事實上,美國的制裁威脅已漸漸失去以往的“殺傷力”。特朗普想借凍結資產的手段,逼迫中國在俄烏沖突中“選邊站隊”,但他忘了一個根本事實:中國不做任何國家的附庸。中國始終主張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全球穩(wěn)定秩序。而這一立場,不會因某些法案的“雷聲大”而動搖。
與此同時,中國的反制手段也絕非紙上談兵。若美方片面凍結中國在美資產,中國完全可以采取對等措施。
美企在華年銷售額超過5000億美元,外資在華直接投資高達1.9萬億美元,投資權益達到驚人的5.8萬億美元。一旦中國啟動反制,美方將遭受巨大沖擊,美元地位也將動搖。
在這場博弈中,真正沒有籌碼的,其實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寄希望于通過政治操弄重塑中美關系,卻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現實——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幾十年前那個易于脅迫的國家。每一次威脅與打壓,都會激起中國更強烈的自主意識與戰(zhàn)略意志。
也許特朗普還沒意識到,他的連番“戰(zhàn)書”并沒有嚇到中國,反而使中俄關系更加緊密。中國已經看清,美國某些政客早已放棄了理性外交,轉而沉迷于“強權即正義”的迷思。而中國的回應,無需高聲爭辯,也無需激烈反擊,只需堅定前行,自信應對。
這一次,特朗普想用三封“戰(zhàn)書”打亂中國的節(jié)奏,卻沒想到,這三封信反而暴露了美國自身的焦慮與無力。
普京還未走上天安門城樓,但他的身影已經成為中美博弈中的關鍵一環(huán)。而中國,早已胸有成竹,靜待局勢變化。未來的博弈還將繼續(xù),但主動權,終將掌握在中國手中。
信息來源:
全方位反華?美國參議院提交法案,比關稅還要危險,中國被做局了
2025-08-06 13:21·大白話瞰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