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石城安順
作為西南大后方
雖未經(jīng)歷硝煙彌漫、戰(zhàn)火紛飛
卻也開啟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宣傳活動
各族各界的抗日救亡熱情空前高漲
那時的安順城
畫漫畫、貼標語、辦刊物、募集捐款……
都成為抗戰(zhàn)的“武器”
而話劇、歌詠、演講……
則成為宣傳抗日中
最常見、最有聲色、最具規(guī)模
持續(xù)時間最長、影響最大的文藝宣傳活動
01.
安順城
最早的抗日救亡群眾組織
從“安順抗日救國會”到“安順各界抗敵后援會”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
安順的抗日宣傳活動
在“九·一八事變”之后便已開啟
1931年底安順與相鄰各縣
先后成立了“安順抗日救國會”
并舉行了一系列的抗議活動
淞滬抗戰(zhàn)(一·二八事變)后
“安順抗日救國會”還組織了募捐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
“安順抗日救國會”
便改為“安順各界抗敵后援會”
02.
安順的抗日刊物
《曉雞聲半月刊》
《安順三日刊》
《三乙周刊》
《炸彈》
《烽火》
01
《曉雞聲半月刊》
1933年以后
中共安順縣地下黨支部的首任書記謝速航
與幾十個青年文藝愛好者
創(chuàng)辦了“曉雞聲文藝社”
并出版《曉雞聲半月刊》
寓意“雄雞一叫天下白”
▲上圖來源@文化安順
為《曉雞聲》殘篇
02
《安順三日刊》
由駐安黔軍第一師秘書處胡促庵
于1933年創(chuàng)辦的報紙
設有《新芽》副刊
03
《三乙周刊》
1934年11月
地下黨員王蕓生、繆正元
與安順一中初三級乙班
(即“三乙班”)的進步青年
李運亨、陳漢民、傅文華等
建立了“三乙讀書會”
進而創(chuàng)辦了《三乙周刊》
04
《炸彈》
由“安順各界抗敵后援會”的成員
李思齊、梁彥威任主編
韓文華、蔣旭英等撰稿
主要刊載時事和抗日英雄事跡
05
《烽火》
1938年
中共安順縣工委創(chuàng)辦的刊物《烽火》面世
李運亨任主編
以“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從抗日”為口號
03.
安順城的抗日宣傳點
老大十字鐘鼓樓
▲上圖來源@文化安順
攝于1951年,為老大十字曾經(jīng)的鐘鼓樓,現(xiàn)已被拆除
01
1938年
“安順婦女抗日會”的女老師
組織了抗日宣傳隊
當時老大十字鐘鼓樓的四個城門口
都有宣傳隊宣傳抗日
遇到趕場天
還組織學生到場壩上搭臺宣傳
02
1939年
安順在老大十字鐘鼓樓
舉行抗戰(zhàn)二周年
安順縣“七七”獻金活動
當天捐款捐物中
值得一提的有帥燦章、
戴子儒、丁純武等安順商人
及各大商號所捐銀元
李克誠、徐靜淑夫婦
所捐的金手鐲、金耳環(huán)
還有肖同生湯惠良將結婚
所收的260塊銀元全部捐出
李堯誠做“燙面餃”義賣所得的
100多塊銀元也全部捐出
03
此外老大十字鐘鼓樓
還是為民服務的“宣傳欄”
這里有蔣旭英繪制的抗日宣傳漫畫
還經(jīng)常舉行各種抗日演講
歌詠等文藝宣傳活動
▲上圖來源網(wǎng)絡
為蔣旭英老師
04.
珠江音樂社
從“抗戰(zhàn)戲劇歌詠團”到“珠江音樂社”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前
蔣旭英便組織成立了“血花話劇團”
其名源自“先烈之血,主義之花”的題詞
這里需要特別提到
在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的兩天后
安順武廟內(nèi)便立起了兩根石柱
一根鐫刻的文字便是“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另一根鐫刻的文字為“血花園”
目的是為提醒安順人民群眾時刻不忘國恥
齊心抗日救亡
▲以上兩圖@李航 攝
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后
“血花話劇團”便更名為“抗戰(zhàn)戲劇歌詠團”
以抗戰(zhàn)歌曲、小劇、小戲等
各種文藝形式宣傳抗日
1944年3月
珠江音樂社在安順成立
“抗戰(zhàn)戲劇歌詠團”的成員便轉入珠江音樂社
珠江音樂社下設
聲樂、器樂、舞蹈、歌劇和創(chuàng)作組
并編印社刊——《珠江歌曲集》
(以刊載抗日歌曲、歌劇為主)
▲上圖由@蔣曉昀 提供
為珠江音樂社演出劇照
除一些臨時安排的小型演出外
珠江音樂社在安順曾舉行過兩次大型公演
一次是1945年夏
與盲人音樂家鄭隱飛
聯(lián)合舉行《黃河大合唱》演唱會
▲以上兩圖由@蔣曉昀 提供
為珠江音樂社演出劇照
另一次是1946年5月舉行的“仲夏音樂會”
可以說這場音樂會
是陸軍軍醫(yī)學校在遷往上海前的告別演出
陸軍軍醫(yī)學校的國風劇社、之風劇社
和陸軍獸醫(yī)學校的草原音樂會
共同參與了這場演出
05.
劇宣四隊
從“抗敵演劇隊”到“劇宣四隊”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
有一個特別的抗日宣傳文藝團體
是由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
并以演劇方式來進行抗日宣傳的
它于1938年8月
由周恩來和郭沫若在武昌組建
被稱為“抗敵演劇隊”
此時成立的有10個抗敵演劇隊
4個抗敵宣傳隊和1個孩子劇團
1941年原抗敵演劇隊與抗敵宣傳隊合并
改稱為“抗敵演劇宣傳隊”
番號按配屬的戰(zhàn)區(qū)序號排列
一隊配屬第四戰(zhàn)區(qū)
便改稱為“劇宣四隊”
1944年日軍發(fā)起豫湘桂戰(zhàn)役
中國守軍敗退
“劇宣四隊”隊長魏曼青
隊副兼黨支部書記舒模率全隊42人
經(jīng)過艱苦跋涉在同年年底來到安順
▲上圖來源網(wǎng)絡
為宋揚老師
1945年的元旦
“劇宣四隊”在安順進行了首場公演
春節(jié)期間
又與新中國劇社合作演出話劇《國家至上》
“劇宣四隊”成員宋揚
則在安順創(chuàng)作出了燴炙人口的歌曲《讀書郎》
06.
安順城
最早的集會
最早的游行
1937年9月18日
安順社會各界在大府公園
舉行紀念“九·一八事變”六周年的集會
1938年安順社會各界高舉火炬
手提燈籠、馬燈
從北教場出發(fā)
一直游行到東教場
聲明
編輯、排版、撰寫@李航
【未經(jīng)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