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上午,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 80 周年,“烽煙?風骨 —— 抗戰(zhàn)時期的梅蘭芳與上?!?學術沙龍在黃浦思南文學之家舉辦。這場由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與中共上海市黃浦區(qū)委宣傳部聯(lián)合主辦的活動,不僅聚焦梅蘭芳先生與黃浦的深厚淵源,更正式拉開了黃浦區(qū)系列紀念活動的序幕。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會長劉禎,黃浦區(qū)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鐘璟等嘉賓出席并致辭,20余位來自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圍繞梅蘭芳的愛國精神、與海派文化的交融等話題深入研討。
作為一代京劇大師,梅蘭芳的藝術生命與黃浦緊密相連,留下了諸多熠熠生輝的印記。19歲時,梅蘭芳首次在上海丹桂第一臺登臺,便以精湛技藝一炮而紅,開啟了與這座城市的藝術緣分。遷居思南路87號(今思南公館地塊)后,他沉浸于海派文化的滋養(yǎng),創(chuàng)新京劇的服飾、妝面與舞臺表演,讓傳統(tǒng)藝術煥發(fā)新生??箲?zhàn)時期,他在黃浦的上海天蟾舞臺首演《抗金兵》《生死恨》,以戲為刃,用強烈的民族意識喚醒民眾斗志;同時在思南公館收徒傳藝,堅守藝術陣地直至1945年抗戰(zhàn)勝利。上海解放后,梅蘭芳劇團又在南京大戲院(今上海音樂廳)連演三日慰問解放軍,將藝術奉獻給人民。這些足跡,已成為黃浦珍貴的文化記憶。
活動現(xiàn)場,依托上海廣播電視臺真實傳媒的豐富資料,梅蘭芳生前演出《抗金兵》的片段得以重現(xiàn),讓觀眾近距離感受大師風采。據(jù)悉,真實傳媒出品的紀錄片《梅蘭芳在上?!穼⒂诮衲甑顷憱|方衛(wèi)視,以其在上海的藝術與生活軌跡為核心,解碼海派文化魅力與上海的城市精神。
活動中,黃浦區(qū)正式發(fā)布 “抗戰(zhàn)時期的梅蘭芳與上海(黃浦區(qū))” 主題線路,兩條線路分別圍繞梅蘭芳在上海的戲曲演出和日常生活,涉及的點位既有演出場館,也有老字號品牌店。兩條路線既是了解文化抗戰(zhàn)歷史的時空隧道、學習紅色文化的精神課堂,也是對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文化建設 “堅持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要求的生動詮釋?,F(xiàn)場還發(fā)布了由上海廣播電視臺真實傳媒精心制作的 “抗戰(zhàn)時期的梅蘭芳與上海(黃浦區(qū))” 主題線路導覽視頻,游客可以通過對這些文物點的打卡,深刻理解梅蘭芳的藝術人生與上海這座國際都會難分難解的淵源。
黃浦區(qū)將于8月起陸續(xù)推出以“五個一”活動為核心,覆蓋多樣化載體、面向全社會參與的系列主題紀念活動,從一場專業(yè)學術探討開始,到一場群眾文化活動收尾,由點及面,由深至廣,逐步推高紀念活動的氛圍。“五個一” 系列活動包括:一次學術沙龍:“烽煙?風骨 —— 抗戰(zhàn)時期的梅蘭芳與上海” 沙龍活動;一場 “銘記歷史 珍愛和平” 主題展,回溯崢嶸歲月;一部實景光影多媒體廣播劇《福興布莊》,用沉浸式體驗重現(xiàn)歷史;一個 “紅色露天博物館” 綜合服務窗口,為公眾提供紅色文化體驗平臺;一場 “紅色露天博物館 紅色故事用心說” 決賽展示活動,以故事傳遞精神力量。此外,上海昆劇團將攜抗戰(zhàn)主題現(xiàn)代昆曲《自有后來人》選段,亮相上海書展黃浦分會場及2025昆曲雅音會,以戲曲藝術謳歌抗戰(zhàn)精神。從專業(yè)研討到群眾參與,黃浦區(qū)的系列活動由點及面,讓 “銘記歷史、珍愛和平” 的理念深入人心,更以紅色文藝為筆,續(xù)寫著黃浦與民族精神同頻共振的時代篇章。
記者 / 盛寅敏
編輯 / 黃騫文
圖片 / 盛寅敏
視頻 / 盛寅敏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
黃/浦/進/行/時
1.
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