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靖童這回在新劇里被罵到熱搜,說到底是戳到了普通觀眾的肺管子。
星二代生下來就躺贏的資源包,和作品質量不匹配造成的落差感,才是大家最膈應的地方。
她主演的《她的生存之道》剛開播就被吐槽演技差,劇情懸浮到能上天,連帶著觀眾對娛樂圈資源咖的容忍度直接清零。
這事兒本質上不是竇靖童一個人的問題,是整個行業(yè)把“強推之恥”當常態(tài)的惡果。
仔細看劇就知道,竇靖童的演技其實卡在尷尬區(qū)。
她碰上需要層次感的情緒戲就露怯,比如發(fā)現(xiàn)被親弟騙錢那段,該有震驚-憤怒-崩潰的遞進,結果全演成表情管理失敗現(xiàn)場。
這水平放在中戲北電學生身上,連期末匯報演出都夠不上。
但制作方還是敢讓她挑大梁,說到底還是看中“王菲女兒”這個行走的熱搜詞條。
就像早些年景甜被強捧成“資源咖”代名詞,現(xiàn)在觀眾可沒那么好糊弄了。
更惡心人的是現(xiàn)在影視圈的造星機制。
真正的草根演員可能熬十年都摸不到女主的邊,星二代們卻能輕松拿到s+項目。
這背后是資本在玩安全牌,寧愿砸錢給自帶流量的星二代,也不想冒險培養(yǎng)新人。
看看這幾年撲街的星二代劇單,陳飛宇《皓衣行》被魔改到媽不認,木村光希頂著“日娛最強資源咖”稱號硬闖好萊塢,哪個不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
可資本照樣前赴后繼,畢竟比起作品質量,他們更在乎開機前的招商熱度。
要說破局也不是沒辦法。
好萊塢星二代科班訓練起碼三年起步,像麥考利·卡爾金這種童星出身的,轉型時都要專門找表演教練重塑基本功。
國內(nèi)制作方真要想捧人,好歹先安排他們?nèi)パ菪〕杀揪W(wǎng)劇磨煉,而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硬塞進大制作當花瓶。
觀眾反感的從來不是星二代身份,而是德不配位的傲慢。
當年謝霆鋒頂著“星二代”標簽出道,不也是靠不要命拍動作戲才撕掉標簽?
說白了,娛樂圈這個名利場,要么憑本事逆天改命,要么就等著被觀眾的唾沫星子淹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