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國際局勢變得比翻書還快,前陣子還看似平穩(wěn)的大國博弈,短短兩天就掀起了驚濤駭浪。俄羅斯那邊放了句狠話,美國就把核潛艇派了出去;印度買了點石油,關稅直接飆到50%;連美國防長的位置都坐不穩(wěn)了,傳言要跑去競選州長。這一連串的操作看得人眼花繚亂,到底這四個國家之間發(fā)生了什么?
先說說美國防長那點事兒。最近有媒體扒出來,現(xiàn)任防長赫格塞思正琢磨著辭職,打算回老家田納西州競選州長。消息說這可不是隨口聊聊,已經跟身邊人進行了"非常認真"的討論。要知道2026年田納西州現(xiàn)任州長任期就滿了,這會兒提前布局倒也說得過去,但問題是美國規(guī)定政府官員不能同時搞競選,真要參選就得先辭了防長的職。
這事兒一出來,五角大樓立馬跳出來否認,說這是媒體瞎編的"假新聞",還吐槽人家為了博眼球不擇手段。不過熟悉這位防長的人都知道,他自從上任就沒少惹麻煩。之前有次加密群聊,他居然把空襲也門的軍事行動細節(jié)給泄露了,當時就鬧得沸沸揚揚。現(xiàn)在又傳出要離職的消息,不管真假,都讓人覺得美國國防部這攤子事兒怕是不太平。
皮特·赫格塞思(資料圖)
讓局勢徹底變天的,還得從俄羅斯前總統(tǒng)梅德韋杰夫那句狠話說起。他在社交媒體上懟了特朗普一番,說俄羅斯手里的核家伙事兒還跟蘇聯(lián)時期一樣厲害,別以為能輕松拿捏。這話可把特朗普惹毛了,直接下令派了兩艘核潛艇過去,這還是他頭一回對核大國動真格的軍事威脅,以前頂多是加加關稅啥的。
有人說特朗普這是被羞辱急了,但更深層的原因,恐怕還是俄烏沖突遲遲沒個了局。梅德韋杰夫這兩年就專干放狠話的活兒,對拜登、馬克龍這些人都沒客氣過,這次算是直接把火引到了特朗普身上。不過話說回來,老是把核武器掛在嘴邊也不是辦法,真到了撕破臉的時候,這東西到底能不能用還是個未知數(shù)。
美國這邊一緊張,對另外兩個大國的態(tài)度也跟著變了。先是對中國放軟了身段,財長貝森特公開說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還透露中美很快要達成協(xié)議。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想拉著中國一起對付俄羅斯,好集中精力解決歐洲那邊的麻煩。
梅德韋杰夫(資料圖)
但對印度,美國可就沒那么客氣了。特朗普先是給印度加了25%的關稅,沒過幾天又追加25%,加起來直接到50%。理由說得很直白:誰讓你們買俄羅斯的石油呢?這一下可把印度惹火了,外交部連聲說這不公平、不合理,還說自己買石油純粹是為了能源安全,市場行為而已。
更有意思的是,印度一邊跟美國叫板,說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反擊,一邊又悄悄派了個代表團去莫斯科。帶隊的是莫迪的親信多瓦爾,說是去催俄羅斯趕緊交S-400防空導彈。當初印度花了54億買了5套,到現(xiàn)在才收到3套。這次去不僅催貨,還放話說要是俄羅斯再不靠譜,就轉頭買美國的武器。
這一招可把普京架在火上烤了。更麻煩的是,印度最近在南海和中印邊境小動作不斷,這時候給它送武器,難免不讓中國這邊有想法。
莫迪、特朗普(資料圖)
現(xiàn)在的情況是,特朗普想集中火力對付俄羅斯,所以對中國示好、對印度施壓;印度不想放棄俄羅斯的便宜石油,又不想真跟美國鬧翻,只能在中間左右搖擺;俄羅斯一邊要應對俄烏沖突,一邊還得提防著美國的核潛艇,同時還要處理跟印度這檔子麻煩事;而中國這邊,經濟穩(wěn)中有進,上半年GDP增長5.3%,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中保持著自己的節(jié)奏。
48小時之內,四個大國的關系就變得這么錯綜復雜。特朗普大概沒料到,對印度加征關稅不僅沒起到效果,反而可能把印度推得更遠;而赫格塞思的辭職傳聞,不管真假,都讓美國政府的公信力打了折扣。接下來的局勢會怎么走,誰也說不準,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國之間的博弈還會繼續(xù),而每一個小的決策,都可能引發(fā)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反應。
說到底,在這個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對抗從來不是最好的選擇。就像有人說的,記住過去的沖突是為了守護現(xiàn)在的和平。不管是核威懾還是貿易戰(zhàn),最終傷害的都是普通老百姓的利益。希望這些大國能早日明白,合作共贏才是唯一的出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