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攝影報道
“周義容自愿為國服務,已得家庭同意”“劉眉自愿參加遠征軍,祈臺賜準”……四川內(nèi)江市檔案館里,13張泛黃的手寫字據(jù),無聲地訴說著資中縣四維中學女五班13名女學生在家長的支持下,棄筆從戎,奔赴抗日戰(zhàn)場的英勇故事。
“女娃兵”周義容家長寫的字據(jù)
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80周年前夕,內(nèi)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聯(lián)合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封面新聞,正式發(fā)起“尋找13位資中抗戰(zhàn)‘女娃兵’及后人”行動,面向全國征集線索。她們分別是周義容、劉眉、張進維、楊俊明、盧崇階、曹達容、羅念倫、姚志純、李興彬、李興蕙、鐘開慧、姚仕竹、王志云。
8月7日,資中縣檔案館信息技術(shù)與編研股股長周莉找到了9個“女娃兵”的照片,激動得難以言喻。“如果還健在的‘女娃兵’或者親屬看到‘尋親’信息,希望你們回資中看看,家鄉(xiāng)人民很想念你們?!?/strong>對著鏡頭,她說出了資中兒女81載深深的牽掛!
革命精神薪火相傳
師生積極參與抗日救亡運動
8月7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驅(qū)車來到了資中縣羅泉鎮(zhèn)。這座千年古鎮(zhèn),因推動辛亥革命進程的“羅泉會議”而聞名,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在此代代相傳。13名“女娃兵”曾經(jīng)就讀的資中縣四維初級中學就是羅泉鎮(zhèn)中心學校的前身。
資中縣羅泉鎮(zhèn)航拍
70歲的肖映富是土生土長的羅泉鎮(zhèn)人,曾任羅泉鎮(zhèn)中心學校副校長。在他的帶領下,記者沿著上百級臺階,爬上了坐落在半山腰的羅泉鎮(zhèn)中心學校。學校四周樹木成林,郁郁蔥蔥,正值暑假,校園更顯寧靜。
校門正對著的一塊墻壁上刻著醒目的標語:“秉承四維精神 打造山中名?!?。什么是“四維精神”?肖映富解釋說,“四維”取自管仲的“禮義廉恥,國之四維”之意,教育學生弘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
在一排承載著校園記憶的文化展板間,記者找到了四維中學學子當年投身抗日洪流的英勇事跡。展板的內(nèi)容雖不同,但標題都是“中共資中特別支部抗日活動地——資中縣四維初級中學?!?。
肖映富指著學校展板上“女娃兵”從軍的故事
原來,從1937年開始,四維初級中學的共產(chǎn)黨員就積極帶領師生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時任校長鐘永和受革命思想的啟發(fā),思想進步。在學校任教的中共黨員劉成輝、韓仕中、謝樹基,在教學中向?qū)W生們宣傳中國共產(chǎn)黨的抗日主張,播撒革命的火種。1938年,劉成輝為學校寫了《校歌》和《校呼》,號召師生們積極行動起來,“獨立民族,復興中華”。
至今,羅泉鎮(zhèn)城隍廟門口仍然矗立著“抗戰(zhàn)陣亡將士碑”,成為了羅泉兒女愛國抗日的歷史見證。
13名女生棄筆從戎
家長寫下“請戰(zhàn)書”送女參軍
1944年,抗日戰(zhàn)爭到了關(guān)鍵時期,四維中學青年學生自愿投筆從戎,上陣殺敵。當年11月,該校女五班,一次便有13名學生自愿參軍,學生的家長紛紛立下字據(jù)支持女兒從軍。
“努力消滅倭寇!”少女們高喊著《校呼》,昂首挺胸,離開了故土。自此,音訊全無,只將無盡的牽掛,留給了望眼欲穿的家鄉(xiāng)父老。
如今,珍藏在內(nèi)江市檔案館的13張泛黃字據(jù),是無聲卻最有力的證言。家長們的字跡雖已斑駁,但力透紙背的誓言清晰可辨。
“茲有女五班學生楊俊明自愿為國服務,已得家長同意。此據(jù)。學生家長:楊厚之 條”“茲有第五班學生曹達容自愿從軍,以(已)得家長同意。此據(jù)為據(jù)。家長曹極高 條”“茲有貴校女五班學生鐘開慧自愿從軍,即希保證申送至為荷。學生家長:鐘義元 啟”……
“女娃兵”劉眉家長寫的字據(jù)
“女娃兵”楊俊明家長寫的字據(jù)
在內(nèi)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馮平看來,這些家長寫給四維中學校長的字據(jù),更像是“請戰(zhàn)書”,沒有華麗的辭藻,言簡意賅,表達出了“女娃兵”奔赴抗日戰(zhàn)場的決絕和保家衛(wèi)國的赤誠。
年齡最小僅13歲
有學生11個科目平均分超過90分
起初,史料記載中,只提到了11名女學生。今年7月,當?shù)匾馔獾匕l(fā)現(xiàn)了13條字據(jù),都是四維中學女五班的學生。由此猜測,或許參軍的女學生不止13個,還有更多。
8月7日,周莉在資中縣檔案館一沓沓厚厚的卷宗中,找到了“女娃兵”的學籍檔案?!皬倪@組檔案看出,這13個‘女娃兵’年齡從13歲到16歲不等,成績都還不錯?!?/p>
在檔案《資中縣四維中學第五班各學期學生考試成績冊及退學插班畢業(yè)證書等》的第一頁,記載了13個“女娃兵”中楊俊明、盧崇階、王志云三人的成績。以盧崇階為例,年僅13歲的她,國文98分、數(shù)學93分、化學98分……11個科目平均成績?yōu)?0.5分。
“女娃兵”盧崇階
在另一卷“相片粘存簿”上,記者看到了9名“女娃兵”的相片,照片背后清晰地寫著姓名、年齡、地址等信息。
“女娃兵”楊俊明
透過這些黑白寸照,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浮現(xiàn)眼前。姚志純嘟著小嘴,臉上帶著點嬰兒肥;盧崇階系著紅領巾,眉宇間是未脫的青澀;姚仕竹表情凝重,眼神流露出超乎年齡的堅毅。分明還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年紀,她們卻已奔赴烽火硝煙。
“女娃兵”姚志純
“女娃兵”姚仕竹
81年魂牽夢縈
家鄉(xiāng)人民呼喚“女娃兵”或親屬回家
“我們至今未能確知13位女學生是否凱旋,是否安度余生,血脈是否延續(xù)。但是我們有義務和責任,作事跡尋跡,作精神傳承,告慰先行者,激勵后來人?!瘪T平說,這份長達81年的牽掛始終縈繞在家鄉(xiāng)人民的心頭。
于是,內(nèi)江市委黨史地方志研究室聯(lián)合人民網(wǎng)四川頻道、封面新聞面向全國發(fā)起了“尋找13位資中抗戰(zhàn)‘女娃兵’及后人”行動。希望能找到 13名女壯士或者她們的親屬后輩,向其致以崇高敬意,給予關(guān)懷與榮譽。同時,宣傳她們的抗日事跡,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希望通過尋親,讓更多人知道‘女娃兵’的英勇事跡,不能讓她們‘沉睡’在檔案里?!痹谥芾蚩磥?,這是愛國主義教育生動的案例,即便找不到“女娃兵”的線索,“尋親”依然很有意義。
作為家鄉(xiāng)人,肖映富更希望“女娃兵”的親屬能夠看到“尋親”信息后回家看看,“羅泉人民對女子五班的學生很懷念,也很尊崇。”
“女娃兵”李興彬
“女娃兵”李興蕙
“女娃兵”鐘開慧
“女娃兵”周義容
“女娃兵”曹達容
若您知曉以上13位資中“女娃兵”或其親屬后人的任何線索,請通過郵箱dsyjk208@163.com反饋信息,一同為這場跨越81載風雨的團聚助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