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于養(yǎng)生意識的崛起,保健品不再面向老人,相反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很多人都在食用。
不少人在購買時候會選擇“全球購”標簽下的商品,因為這些保健品是直接從保稅倉進行發(fā)貨,看上去非?!罢?guī)可靠”。
只是沒有想到,在今年的4月份,央視曝光了保健品的黑內幕,揭開了假進口的真面目,真是令人意外,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原裝進口,100%海外直采這些電商平臺上這類宣傳語,配合著醒目的全球購標識,著實令人心動。一款宣稱來自美國的LAXIN納豆激酶膠囊,銷量高達數(shù)萬件,評論區(qū)清一色好評。
記者根據(jù)線索順藤摸瓜,卻遭遇戲劇性反轉,在海外主流搜索平臺和商超網站,LAXIN品牌竟如人間蒸發(fā),查無此貨。
產地美國的進口保健品,在美國本土卻不見蹤影,這本身已足夠說明問題。
所謂的進口身份是如何炮制的?知情人士揭開了黑箱。江蘇某生物科技公司提供“一站式”服務,幫客戶注冊空殼境外公司、購買國外商標,再下單生產。
即便客戶毫無海外資源,他們也能全權代辦。產品打著跨境旗號,其實根本沒邁出國門一步。更有甚者,安徽一些藥企專程在香港注冊具備保健品生產資質的殼公司。
原來進口光環(huán)只是流程包裝出來的把戲,這些假洋牌產品穿上進口馬甲后,價格立刻翻上幾倍甚至十幾倍,豐厚利潤驅動下,造假鏈條自然環(huán)環(huán)相扣。
當進口淪為一種營銷道具,消費者口袋里的真金白銀便成了最大的犧牲品,這背后更是一個個看不見的產業(yè)鏈。
支撐起暴利的核心,是低到令人咋舌的成本。記者暗訪中,多家代工廠直言不諱地道出了省錢秘籍。首要手段就是成分虛標,比如某款宣稱高活性4000FU的納豆激酶產品,實際有效成分含量遠低于標識。
一位工作人員神秘透露。虛標含量是常規(guī)操作,能省一大筆原料錢,關鍵是質檢通常查不出來。而消費者花高價買的高含量,可能只是包裝上的數(shù)字游戲。
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上也出現(xiàn)了本土化的貍貓換太子,安徽某制藥公司展示其直播間熱銷產品,標稱產自澳大利亞的骨膠原氨糖、護肝片等,其實全部在安徽本地工廠生產。
更有甚者,安徽佰世達公司旗下的WEELX品牌,利用虛標成分含量,將成本壓縮到極致。
這些低成本產品披上進口外衣后,在電商平臺以5到10倍利潤出售,消費者花高價買到的,本質與普通國產無異。
所謂一分錢一分貨的樸素真理,在保健品黑幕里被徹底顛覆。當生產商在原料和工藝上極盡克扣之能時,消費者的健康保障又從何談起?
保健品本應承載健康承諾,如今卻淪為暴利游戲下的犧牲品。在一些宣傳之下,保健品的效果更加夸張。
除了身份造假和成本壓縮,成分標識上的貓膩同樣觸目驚心。前述納豆激酶產品宣稱含有“高活性4000FU”,實際含量卻嚴重注水。
廠家直言不諱表示,虛標含量是壓縮成本的常規(guī)操作,且質檢查不出來,監(jiān)管盲區(qū)成了虛假宣傳的護身符。更離譜的是產品功效的夸張宣傳。
一款普通維生素產品,在詳情頁竟宣稱能掃清血管脂質、降低血液黏稠度、恢復微循環(huán)、抑制堵塞物形成,這些描述已無限接近藥品療效。
當記者追問時,客服才含糊其辭地承認它只是保健品而非藥品。保健品不是藥,依法不能宣稱治療功效。
但商家利用消費者健康焦慮,大肆鼓吹療效,甚至暗示可替代藥物,這種行為不僅違規(guī),更是對消費者知情權與健康權的雙重踐踏。
當掃清血管垃圾等誘人話術充斥頁面,理性判斷往往讓位于對健康的迫切渴望。
成分虛標與功效夸大,共同構成保健品虛假宣傳的兩大毒瘤。它們合力制造出華麗的消費幻象,讓消費者在信息迷霧中付出超額代價。
健康不該是一場充滿欺詐的賭博,透明和真實才是行業(yè)立身之本。在了解了之后,老百姓購買保健品的時候又該怎樣分辨呢?
保健品成為很多消費者需要的商品,不過面對眾多的“陷阱”,在購買保健品時,第一道防線就是選對地方。
遠離那些神神秘秘的上門推銷、朋友圈里的“三無”微商,這些地方的產品往往來路不明,質量和安全都像在開盲盒。
靠譜的選擇是那些證件齊全、信譽良好的“正規(guī)軍”,比如大型連鎖超市、品牌藥房或者官方授權的線上旗艦店。
記住,保健食品的本質是食品的特殊類別,它的包裝上必須有個醒目的藍帽子標志,這是國家批準的保健食品專用標識,如同它的身份證。
最關鍵的一點要刻在腦子里,保健食品不是藥!它不能治??!而找到了靠譜的店鋪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得練就一雙識別產品真?zhèn)蔚幕鹧劢鹁Α?/p>
找到那個至關重要的藍帽子標志以及下面的注冊號或備案號。
這就好比產品的電子戶口,登錄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輸入號碼一查,就能知道這產品備案信息是否對得上號,功能宣稱是否被官方認可。
仔細研讀產品標簽,尤其是適宜人群和不適宜人群這兩欄。這可不是擺設!清楚了解自己或家人的身體狀況和需求,對號入座,避免病急亂投醫(yī)或盲目跟風網紅產品。
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保障產品新鮮有效的生命線。
快過期的、找不到生產日期的、或者連基本中文標簽都沒有的,堅決說不。對于進口保健品,還要留意是否有清晰標注的國內進口商名稱、地址和聯(lián)系方式。
檢查完這些身份證明,千萬別把購物小票、支付記錄或者發(fā)票隨手一扔!
這些不起眼的紙片或電子憑證,可是日后維權的重要依據(jù)。記得讓商家在憑證上寫清楚商品的具體名稱、規(guī)格、數(shù)量和價格。
萬一不幸買到了問題產品,或者發(fā)現(xiàn)實物與宣傳嚴重不符,這些憑證就是你和商家講道理的最有力證據(jù)。沒有憑證?口說無憑,維權之路會艱難許多。
在網購盛行的今天,線上買保健品更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確自己是否需要,別被限時搶購、網紅同款的營銷話術牽著鼻子走。尤其要注意通過跨境電商購買的境外保健品。這類商品通常僅限于個人自用,不能轉賣。
央視的曝光撕開了保健品跨境造假的華麗畫皮,也推動了監(jiān)管重拳出擊,近年國家已加大對跨境電商保健品規(guī)范力度,嚴打假保稅、真內銷等亂象;特殊食品信息查詢平臺上線,讓藍帽子真?zhèn)我徊楸阒?/strong>
健康值得投資,但不應成為欺詐的犧牲品。當消費者學會用知識和理性武裝自己,讓虛假宣傳無處遁形,才能真正構筑起堅實的健康防線。
而真正的健康永遠無法靠一瓶來路不明的進口神藥獲得,它源于科學認知、理性選擇和明辨真?zhèn)蔚闹腔邸?/stro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