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如今的美國政壇,就跟綜藝節(jié)目一樣,而特朗普無疑是最成功的“脫口秀演員”,他和馬斯克展開的罵戰(zhàn),也讓全世界看了一場好戲。
但因為最近美國發(fā)生的一樁丑聞,讓兩人站在了一條戰(zhàn)線,甚至驚動了聯(lián)邦執(zhí)法隊,到底是為何呢?
路見不平
事情發(fā)生在2025年8月3日凌晨,19歲的愛德華·科里斯汀,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本以為這會是一個普通的夜晚,卻沒想到即將遭遇一場噩夢。
路上,他看到十幾名年齡在14到16歲的青少年,正瘋狂地圍毆一名坐在車里的婦女,這些青少年滿臉猙獰,對那名婦女拳打腳踢。
愛德華·科里斯汀
愛德華見狀沒有絲毫猶豫,他不顧一切地沖了上去,試圖保護這位素不相識的女性,可他沒想到,自己卻陷入了危險。
這些青少年見有人敢壞他們的“好事”,立刻將目標轉向了愛德華,他們像一群惡狼,將愛德華團團圍住,接著便是一頓瘋狂的暴打。
拳頭如雨點般落在愛德華的頭上、背上,每一下都帶著惡意,愛德華拼命反抗,但寡不敵眾,很快就被按倒在地上,他只能用手臂護住頭部,承受著一波又一波的攻擊,臉上、身上布滿了傷痕,鮮血慢慢滲出。
幸運的是一輛巡邏警車恰好經過,警笛聲響起,這些施暴者才像受驚的老鼠,四散逃竄,愛德華被緊急送往醫(yī)院,醫(yī)生對他進行了全面檢查,診斷結果為腦震蕩。
被圍毆的愛德華
他的臉上血跡斑斑,身上也是傷痕累累,雖然幸運地沒有骨折或內臟損傷,但渾身多處軟組織挫傷,整個人看起來十分虛弱。
要是放在平常,這樣的青少年打人事件,在美國這個槍擊天天有的國家,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新聞,畢竟,美國的治安狀況一直以來都讓人詬病,暴力犯罪似乎成了這個國家甩不掉的標簽。
但這一次,事情卻迅速發(fā)酵,登上了美國熱搜,甚至驚動了特朗普和馬斯克這兩位在美國極具影響力的人物。
原因很簡單,受害者愛德華的身份可不一般。
誤拍“老虎屁股”的美國青少年
愛德華是馬斯克親自挑選的技術天才,19歲就進入了政府效率部工作。
說起這個部門可能大家都略有耳聞,那就是馬斯克和特朗普“蜜月期”時,為幫美國政府削減開支而建設的部門,在政府內部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后來馬斯克離職,該部門移交給了特朗普團隊管理,而愛德華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繼續(xù)留任,他工作起來雷厲風行,曾經一對一約談資深官員推動改革,在政界嶄露頭角,同事們都對他的勇氣和能力贊賞有加,還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大球”,寓意他有膽量、有魄力。
事件發(fā)生后,華盛頓警方不敢有絲毫懈怠,迅速展開調查,他們在現(xiàn)場仔細搜尋線索,查看監(jiān)控錄像,很快就鎖定了兩名15歲的馬里蘭州少年并將其逮捕,對于其他參與施暴的青少年,警方也發(fā)布了通緝令,全力追捕。
警方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這群青少年打人時曾大喊“把車交出來”,于是初步以“企圖搶劫車輛”的罪名立案,但這個罪名其實有點站不住腳,畢竟車最終并沒有被搶走,這也為后續(xù)案件的處理埋下了隱患。
8月5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這一事件的報道,頓時怒不可遏。
他接連發(fā)布三條消息,還配上了愛德華滿臉是血的照片,照片中的愛德華眼神充滿痛苦和無助,特朗普在推文中憤怒地寫道:
“華盛頓的犯罪完全失控了!這些14歲的‘孩子’打完人就跑,因為他們知道法律拿他們沒辦法。特區(qū)法律必須修改:滿14歲犯罪就按成年人判刑!”
而特朗普推文剛發(fā)出不久,馬斯克就緊隨其后轉發(fā)了這條消息:
“我們的前員工為保護陌生女性被打成腦震蕩。支持聯(lián)邦接管這座城市?!?/p>
要知道,就在前段時間,特朗普和馬斯克還因為政策分歧在公眾面前公開對罵,鬧得不可開交,馬斯克甚至一氣之下成立了新政黨“美國黨”。
可這一次,面對這起令人發(fā)指的暴力事件,兩人卻罕見地站在了同一戰(zhàn)線,立場完全一致,可見事件的惡劣程度已經引起了他們極大的憤怒。
為什么特朗普和馬斯克會如此重視這件事呢?除了愛德華曾是政府效率部的重要成員,更重要的是案件背后凸顯出美國的法律困境。
美國的法律困境
在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法律對于未成年人犯罪有著特殊的規(guī)定,按照當?shù)胤?,愛德華所受的腦震蕩,若被認定為“短暫意識障礙”,也就是沒有留下后遺癥,那就只能算輕微傷。
而且涉案者都是14-16歲的未成年人,除非犯下謀殺等重罪,否則不會按照成人標準進行審判。
就算“企圖劫車”的罪名最終成立,這些未成年人最高刑期也不超過兩年,實際操作中,可能只是做做社區(qū)服務就了事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外界強大的輿論壓力,這十幾名打人的青少年很可能只是被警察批評教育一番,然后就大搖大擺地回家了,根本不會受到實質性的懲罰,這種法律現(xiàn)狀讓特朗普和馬斯克深感不滿,他們認為必須采取行動,改變這種縱容犯罪的局面。
這起事件其實只是美國長期積壓的社會問題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美國青少年犯罪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持械搶劫案數(shù)量急劇增長,據(jù)統(tǒng)計2024年美國青少年持械搶劫案增長了43%,其中80%都發(fā)生在市中心地區(qū)。
警察在執(zhí)法過程中發(fā)現(xiàn),許多14歲左右的少年作案時手段殘忍,比成年慣犯還要猖狂。
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是全美少數(shù)仍將16歲以下視為“完全未成年人”的地區(qū)之一,在華盛頓的法律體系下,未成年人犯罪,只要不是情節(jié)特別惡劣,通常都是以批評教育為主,懲罰力度極其輕微。
8月6日,特朗普在記者會上鄭重宣布:“我們正在認真考慮接管華盛頓特區(qū)警局,可能很快就會調動國民警衛(wèi)隊?!?/p>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強硬的態(tài)度,讓人感受到他對解決華盛頓治安問題的決心。
而僅僅過了一天,美國白宮就迅速采取行動,他們派遣聯(lián)邦執(zhí)法人員進駐華盛頓,由美國公園警察帶隊,在游客密集區(qū)加強巡邏。
這一次因為愛德華特殊的身份,特朗普和馬斯克的聯(lián)手施壓,或許能夠迫使華盛頓修改相關法律條款,暫時為愛德華討回一個公道。
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這起案件中受傷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美國民眾,沒有任何背景和影響力,特朗普還會如此憤怒地發(fā)聲嗎?馬斯克還會積極介入嗎?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愛德華的遭遇就像一面鏡子,清晰地映照出美國司法系統(tǒng)的困境,只能說在美國生活的人,“自由”的同時,也要面臨很大的代價。
信息來源:
1.紅星行動2025.08.07《美國政府效率部前19歲職員被多名劫車少年群毆,其曾一對一約談資深聯(lián)邦雇員引發(fā)震動》
2.杭州日報2025.06.26《馬斯克離開政府效率部一個月后,19歲的核心成員愛德華·科里斯汀被曝已辭職:曾幫特朗普賣“金卡”》
3.環(huán)球網2025.08.06《美政府效率部前雇員遇襲,特朗普:華盛頓犯罪形勢“完全失控”,應由聯(lián)邦接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