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海鮮旺季撞上貝類毒素超標,這事兒得繃緊弦。多地預警部分貝類含麻痹性貝毒,半小時內可能讓人呼吸困難。
家長煮的花蛤粥、年輕人的扇貝大餐,現在都有潛在危險。官方多年強調食品安全,可毒貝仍上桌,問題出在監(jiān)管鏈條斷檔。
青島曾有赤潮期違規(guī)捕撈致中毒,今年福建藻類密度漲了四倍。近海養(yǎng)殖密度太大,過量飼料喂肥產毒藻類,赤潮爆發(fā)有了溫床。沿海城市怕影響產值,對赤潮預警拖拖拉拉,想等收成害苦百姓。
商家明知赤潮區(qū)貝類有毒,低價賣給大排檔,賺黑心錢太缺德。別信"煮熟就能吃"的糊涂話,福建實驗顯示高溫兩小時毒素仍超標。網紅餐廳推"深海直送貝類刺身",拿生食當噱頭簡直拿命冒險。
大連曾有日料店用近海貝冒充深海貨,結果吃倒十幾個白領。
現在流動攤販的貝類最讓人擔心,六成無溯源碼三成毒素超標。攤販收"僵尸貝"用雙氧水泡發(fā),普通百姓根本分不清好壞。
浙江試點漁船裝藻類監(jiān)測儀,超標就鎖出貨通道,這招該推廣。
山東企業(yè)研發(fā)快速檢測試紙,消費者自己能測毒素,早該普及了。買貝類別貪便宜,超市帶溯源的貴點,但能查到捕撈海域。加拿大發(fā)現毒素立即召回,咱們有些地方卻讓商家自行下架,差距不小。
沿海城市海鮮安全該納入官員考核,像防臺風那樣防赤潮才對。我個人認為,海鮮安全不能只靠事后查,源頭防控才是根本。
這段時間大家多吃淡水魚,嘴饞事小,保命事大,千萬別馬虎。發(fā)現問題貝類要留樣本,趕緊聯(lián)系市場監(jiān)管部門,別耽誤。記住,食品安全容不得半點僥幸,小心才能保平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