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中醫(yī):反酸、燒心?胃食管反流可沒這么簡單!
李俊 廣州宏韻中醫(yī)互聯(lián)網(wǎng)醫(yī)院 主任醫(yī)師,擅長:各種急慢性腎臟病、血尿、蛋白尿、結(jié)石;肝炎、肝硬化;脾胃病、糖尿病;風(fēng)濕性疾病;呼吸性疾病;心血管疾病;中風(fēng)后遺癥;血液病、貧血、再障貧血;婦科病、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兒消化不良、營養(yǎng)不良;陽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礙、男性不育、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遺精等男科疾病;皮膚瘙癢;心悸、失眠、入睡困難、易醒、偏頭痛等疑難雜癥。
閥門失靈,酸水逆行——中醫(yī)叫“胃氣上逆”
酒足飯飽后,您剛想癱在沙發(fā)上刷手機,胸口突然涌上一股灼熱的酸水
——西醫(yī)說這是食管下括約肌松弛,中醫(yī)稱之為“胃氣上逆”。胃本主降,若降不下,酸水就像失控的浪花,一路沖到咽喉、氣道,甚至鼻腔。反酸每周≥2次,就說明“閥門”已明顯失職。
胃氣逆行到哪里,哪里就遭殃
酸水若沖到咽喉:咽干、異物感、聲嘶、久咳。
酸水若誤入氣道:嗆咳、哮喘樣發(fā)作,夜不能寐。
酸水若長期潛伏:食管“珊瑚樣”橘紅變——巴雷特化生,癌變風(fēng)險陡升。
70多種癥狀中,30%首發(fā)在消化外,極易誤診。
最容易“逆流”的六類人
50-70歲:閥門退化,高發(fā)年齡段。
肥胖:腹壓高,把胃酸“頂”上去。
無辣不歡、愛冰啤:辛熱助火,冰飲傷陽,升降失衡。
嗜甜、嗜油:延緩胃排空,酸水上泛。
食管裂孔疝:天生“門框”松,更易漏酸。
情緒緊繃:怒則氣上,肝木橫逆犯胃。
出現(xiàn)“橘紅食管”別大意
胃鏡下正常食管是淡粉光滑的“天鵝絨”,若齒狀線以上出現(xiàn)“舌形、島形”橘紅黏膜,即為巴雷特食管。龍華醫(yī)院內(nèi)鏡中心提示:發(fā)現(xiàn)橘紅,取活檢,定期追蹤,可提前阻斷癌變鏈。
三招揪出“隱形反流”
① 胃鏡:看黏膜、看裂孔疝、取活檢。
② 24小時食管pH-阻抗:分辨酸/非酸反流。
③ 食管測壓:測閥門壓力、看蠕動清酸能力。
調(diào)胃先調(diào)生活:七條鐵律
七八分飽:胃留三分空,酸不上涌。
睡前3小時禁食,床頭墊高15-20 cm。
忌咖啡、濃茶、碳酸飲料、巧克力、薄荷糖——都是“松弛閥門”高手。
少油炸、少肥肉,加速胃排空。
甜不過荔枝,辣不過微椒。
腰帶松一扣,腹壓少一分。
體重每減1 kg,反流癥狀可降3%。
抑酸≠治根:三步中醫(yī)方案
第一步 降逆和胃——旋覆代赭湯加減
旋覆花、代赭石重鎮(zhèn)降逆,半夏、生姜和胃止嘔,7日為1小療程。
第二步 疏肝瀉火——化裁四逆散
柴胡、白芍疏肝柔肝,左金丸(黃連、吳茱萸)瀉肝火、止酸水。
第三步 健脾固本——香砂六君子善后
黨參、白術(shù)、茯苓、陳皮健脾助運,木香、砂仁醒胃調(diào)氣,減少復(fù)發(fā)。
傳統(tǒng)
日常三穴按壓,隨身“護閥神器”
中脘:肚臍上4寸,飯后半小時,掌揉100次。
足三里:小腿前外側(cè),髕骨下四橫指,拇指按壓1分鐘。
內(nèi)關(guān):腕橫紋上2寸,止嘔降逆即刻見效。
每日3輪,堅持28天,可顯著減少夜間反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