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正在全國熱映的電影《南京照相館》
其故事取材于
南京大屠殺期間日軍暴行的真實歷史影像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藏有多冊由
侵華日軍官兵拍攝的相冊
這些歷史影像
清晰記錄了
當年日軍在南京犯下的種種暴行
日軍航空兵伊藤兼男照片集
這是日軍航空兵伊藤兼男的照片集,其中貼有他1937年7月13日參加侵華戰(zhàn)爭到1938年1月7日到達南京,并在南京生活80天所見所聞的照片,包括許多記錄日軍在南京暴行的照片。每張照片都有伊藤本人手寫的日文說明,其中一頁有四張照片,皆是日軍屠殺后,在城墻外、護城河邊被遺棄的累累尸體的照片,在這頁的右上角,他還寫下了一個“慘”字。
這本照片集由史學家步平先生于2003年捐贈給紀念館,目前在該館史料陳列廳中展出。
照片集封面
日軍華中方面軍士兵堀越文夫相冊
這是日軍華中方面軍士兵堀越文夫保存的私人相冊。125張照片里有5張攝于南京,日軍士兵手持步槍、刺刀和日本旗,站在中國人的尸體旁炫耀“武威”;紫金山下被日軍屠殺的中國人尸體堆積如山;日軍在中華門懸掛“祝南京陷落”等大幅標語……
這本相冊由堀越文夫之子岡崎俊一于2008年捐贈給紀念館。岡崎俊一介紹說,父親原是一名銀行職員,1937年被征召入伍,編入第一〇一師團第一四九聯(lián)隊,當年9月登陸上海,參加了淞滬會戰(zhàn)。1938年8月20日,堀越文夫在江西患肺結(jié)核,1939年1月回到日本。當時日軍當局對回國官兵實施檢查制度,不允許官兵私帶戰(zhàn)場照片等物品回國。岡崎俊一表示,或許是因為那時父親生病住院,躲過了軍方的檢查,從而保存了這本相冊。
該相冊作為代表性文物之一,在紀念館于2022年12月13日開幕的臨時展覽《為了共同的記憶——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海外征集藏品展》中展出。
“京字第一號”證據(jù)
這是南京市民羅瑾、吳旋保存的16張日軍拍攝的照片。1938年1月,15歲的照相館學徒羅瑾在為日軍軍官沖洗膠卷時,冒著生命危險加洗了一套照片,30多張日軍拍攝的屠殺、侮辱和搶劫中國平民的暴行照片。他從中選出16張,裝訂成一本小相冊,并將剩余的照片銷毀。為了表達心中的憤恨,他在相冊封面上畫了兩顆滴著血的心和一把刺向心臟的匕首,旁邊寫了一個大大的“恥”字。
這本屠城血證的相冊,原件保存在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復制件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史料陳列廳向世人公開展出
為了保存照片,羅瑾提心吊膽,為了躲避搜查,他將相冊藏在南京毗盧寺廁所的墻洞內(nèi),后來被吳旋意外發(fā)現(xiàn)并保存下來。
1946年,這16張照片作為“京字第一號證據(jù)”在南京審判戰(zhàn)犯軍事法庭中出示,在審判南京大屠殺案主犯谷壽夫時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2015年10月,這16張由羅瑾、吳旋保存的照片作為“南京大屠殺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來源:“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